词典 三峡 三峡的意思
sānxiá

三峡

简体三峡
繁体三峽
拼音sān xiá
注音ㄙㄢ ㄒㄧ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xiá,(1) 两山夹着的水道。【例句】:三门峡(中国黄河中游峡谷之一)。三峡(中国长江流经四川到湖北的交界一带所经过的三个峡谷,其中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海峡(两旁有陆地夹着的形状狭长的海,如“台湾峡峡”)。(2) 指两山之间。【例句】:峡谷(狭而深的谷地)。

基本含义

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三峡的意思

三峡 [sān xiá]

1. “长江三峡”的简称,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在长江上游,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与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之间,长193公里。

[the Three Gorges (Qutang Gorge, Wu Gorge and Xiling Gorge) of the Yangtze river;]

三峡 引证解释

⒈ 四川、湖北 两省境内, 长江 上游的 瞿塘峡、巫峡 和 西陵峡 的合称。

晋 左思 《蜀都赋》:“经 三峡 之峥嶸,躡 五屼 之蹇滻。”
宋 陆游 《登楼》诗:“歌声哀怨传 三峡,行色凄凉带百蛮。”
明 王廷相 《秋日巴中旅行》诗:“江险深 三峡,云寒暗 五溪。”
陈毅 《咏三峡》诗:“少小出 三峡,风物昼夜看,总嫌太狭窄, 吴 楚 天地宽。”

⒉ 广东省 北江 自 英德 至 清远 间的 中宿峡、大庙峡、浈阳峡 的合称。见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三峡》。


国语词典

三峡 [sān xiá]

⒈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合称。地当长江上游,介于四川、湖北两省之间,长七百里,两岸连山,绝无断处,滩多水急,舟行甚险。


三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峡释义:长江三峡的简称。
    • 2.
      三生石释义:传说 唐 李源 与僧 圆观 友善,同游 三峡,见妇人引汲,观 曰:“其中孕妇姓 王 者,是某託身之所。 ”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 杭州 天竺寺 外。是夕 观 果殁,而孕妇产。及期,源 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源 因知牧童即 圆观 之后身。见 唐 袁郊《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 杭州 天竺寺 后山的三生石,即 李源 和 圆观 相会之处。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唐 齐己《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三:“自抛 南岳 三生石,长傍西山
    • 3.
      并概释义:犹并比。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其下十餘里有 大巫山,非惟 三峡 所无,乃当抗峰 岷 峨,偕岭 衡 疑。其翼附羣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
    • 4.
      夔门释义:指 瞿塘峡。因地当 川 东门户,故称。为 长江 三峡之一。
    • 5.
      宜昌市释义:在湖北省西部、长江沿岸、西陵峡口,焦枝铁路有支线通此。 古称夷陵。1949年设市。人口566万(1995年)。为长江航运的重要中转站和湖北省西部的重要城市。建有葛洲坝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名胜古迹有三游洞、天然塔。
    • 6.
      小苏释义:⒈稍获苏息。宋 陆游《书喜》诗:“岁收俭薄虽中熟,民得蠲除已小苏。”⒉称 宋 苏辙。宋 苏洵 与其子 苏轼、苏辙 并有文名,世称 洵 为 老苏,轼 为 大苏,辙 为 小苏。明 袁宏道《由天池逾含嶓岭至三峡涧记》:“当余初趋 江州 时,謫仙 之飞瀑,小苏 之三峡涧,已奔注吾胸,如与阔友期将至。”郁达夫《寄曼陀、养吾市师》诗:“却缘家有 元方 在,赢得人间説 小苏。”
    • 7.
      峡云释义:⒈指三峡的云。⒉借指传说中的巫山神女。
    • 8.
      巫山释义:⒈中国名山。 位于重庆市和湖北省交界处。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1 500米。长江穿行其间,形成三峡,巫峡沿岸有巫山十二峰,以神女峰最为秀丽。⒉地名。在重庆东部。
    • 9.
      巫峡释义:长江三峡之一。西起重庆市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长约45千米。两岸峭壁高出江面约100米,山峰高出江面500—1 300米,著名的有巫山十二峰。
    • 10.
      巴峡释义:指 巴县 以东江面的 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即《华阳国志·巴志》所称的 巴郡 三峡。
    • 11.
      悬崖絶壁释义:同“懸崖峭壁”。方纪《三峡之秋》:“爬上悬崖绝壁,听着虎豹的叫声。”
    • 12.
      搆思释义:运用心思。 多指作文时的思考。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奇肱国》:“因风搆思,制为飞轮。”宋 沉作喆《寓简》卷五:“观其命句,可以见学植之深浅;即其搆思,可以见器业之大小。”《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东坡 ﹞想要做一篇《三峡赋》,结搆不就。因连日鞍马困倦,凭几搆思,不觉睡去。”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诗文自须学力,然用笔搆思,全凭天分。”
    • 13.
      文林释义:文士之林。 谓众多文人聚集之处。后泛指文坛、文学界。《后汉书·崔駰传论》:“崔氏 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晋书·应詹传》:“训导之风,宜慎所好,魏 正始 之间,蔚为文林。”明 陆采《怀香记·赴辟登程》:“文林夸腹稿,信词源 三峡 倒。”清 曹寅《送亮生游闽》诗:“横絶文林世不知,谁供五木解嘲诗。”鲁迅《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于是使文人学士大叹国学之衰落,青年之不行,好像惟有他们是文林中的硕果似的,像煞有介事了。”
    • 14.
      断肠猿释义: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桓公 入 蜀,至 三峡 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絶,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公闻之,怒,令黜其人。”后世用作因思念爱子而极度悲伤之典。
    • 15.
      早发白帝城释义:诗篇名。唐代李白作。写于作者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从四川前往江陵(今属湖北)时。全文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用轻快之笔写出船下三峡的快速,也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兴奋心情。气势豪迈,语言奔放,是千古传诵的名作。
    • 16.
      永安宫释义:⒈宫殿名。东汉 宫殿。早圮。《后汉书·献帝纪》:“﹝ 献帝 ﹞迁皇太后於 永安宫。”李贤 注引《洛阳宫殿名》:“永安宫 周迴六百九十八丈,故基在 洛阳 故城中。”⒉宫殿名。三国 时 刘备 所建,故址在今 四川省 奉节县 城内。公元222年,蜀汉 先主 刘备 伐 吴,在 猇亭 战败后,驻军 白帝城(即今 奉节城),建此宫,次年死于此。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 又东逕 南乡峡,东逕 永安宫 南,刘备 终於此,诸葛亮 受遗处也。”唐 杜甫《咏怀古迹》之四:“蜀主 窥 吴 幸 三峡,崩年亦在 永安宫
    • 17.
      直供释义:不经过中间环节而直接供应(原料、产品等):蔬菜直供基地。三峡电力直供上海。
    • 18.
      瞿塘峡释义:长江三峡之一。 在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和巫山县大溪镇之间。长8千米。峡口有夔门。
    • 19.
      瞿唐峡释义:亦作“瞿塘峡”。峡名。为 长江 三峡 之首。也称 夔峡。西起 四川省 奉节县 白帝城,东至 巫山 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 西蜀 门户。峡口有 夔门 和 滟滪堆。
    • 20.
      石砚释义:亦作“石研”。石制的砚台。南朝 梁 江淹《为建平王谢赐石砚等启》:“奉勅赐石砚及法书五卷,天旨又以臣书小进,更使勤习。”《南齐书·王慈传》:“年八岁,外祖 宋 太宰 江夏王 义恭 迎至内斋,施寳物恣听所取,慈 取素琴石研,义恭 善之。”唐 杜甫《石研》诗:“奉使 三峡 中,长啸得石研。”唐 刘禹锡《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端州 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

三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峡释义:长江三峡的简称。
    • 2.
      三生石释义:传说 唐 李源 与僧 圆观 友善,同游 三峡,见妇人引汲,观 曰:“其中孕妇姓 王 者,是某託身之所。 ”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 杭州 天竺寺 外。是夕 观 果殁,而孕妇产。及期,源 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源 因知牧童即 圆观 之后身。见 唐 袁郊《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 杭州 天竺寺 后山的三生石,即 李源 和 圆观 相会之处。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唐 齐己《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三:“自抛 南岳 三生石,长傍西山
    • 3.
      并概释义:犹并比。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其下十餘里有 大巫山,非惟 三峡 所无,乃当抗峰 岷 峨,偕岭 衡 疑。其翼附羣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
    • 4.
      夔门释义:指 瞿塘峡。因地当 川 东门户,故称。为 长江 三峡之一。
    • 5.
      宜昌市释义:在湖北省西部、长江沿岸、西陵峡口,焦枝铁路有支线通此。 古称夷陵。1949年设市。人口566万(1995年)。为长江航运的重要中转站和湖北省西部的重要城市。建有葛洲坝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名胜古迹有三游洞、天然塔。
    • 6.
      小苏释义:⒈稍获苏息。宋 陆游《书喜》诗:“岁收俭薄虽中熟,民得蠲除已小苏。”⒉称 宋 苏辙。宋 苏洵 与其子 苏轼、苏辙 并有文名,世称 洵 为 老苏,轼 为 大苏,辙 为 小苏。明 袁宏道《由天池逾含嶓岭至三峡涧记》:“当余初趋 江州 时,謫仙 之飞瀑,小苏 之三峡涧,已奔注吾胸,如与阔友期将至。”郁达夫《寄曼陀、养吾市师》诗:“却缘家有 元方 在,赢得人间説 小苏。”
    • 7.
      峡云释义:⒈指三峡的云。⒉借指传说中的巫山神女。
    • 8.
      巫山释义:⒈中国名山。 位于重庆市和湖北省交界处。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1 500米。长江穿行其间,形成三峡,巫峡沿岸有巫山十二峰,以神女峰最为秀丽。⒉地名。在重庆东部。
    • 9.
      巫峡释义:长江三峡之一。西起重庆市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长约45千米。两岸峭壁高出江面约100米,山峰高出江面500—1 300米,著名的有巫山十二峰。
    • 10.
      巴峡释义:指 巴县 以东江面的 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即《华阳国志·巴志》所称的 巴郡 三峡。
    • 11.
      悬崖絶壁释义:同“懸崖峭壁”。方纪《三峡之秋》:“爬上悬崖绝壁,听着虎豹的叫声。”
    • 12.
      搆思释义:运用心思。 多指作文时的思考。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奇肱国》:“因风搆思,制为飞轮。”宋 沉作喆《寓简》卷五:“观其命句,可以见学植之深浅;即其搆思,可以见器业之大小。”《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东坡 ﹞想要做一篇《三峡赋》,结搆不就。因连日鞍马困倦,凭几搆思,不觉睡去。”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诗文自须学力,然用笔搆思,全凭天分。”
    • 13.
      文林释义:文士之林。 谓众多文人聚集之处。后泛指文坛、文学界。《后汉书·崔駰传论》:“崔氏 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晋书·应詹传》:“训导之风,宜慎所好,魏 正始 之间,蔚为文林。”明 陆采《怀香记·赴辟登程》:“文林夸腹稿,信词源 三峡 倒。”清 曹寅《送亮生游闽》诗:“横絶文林世不知,谁供五木解嘲诗。”鲁迅《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于是使文人学士大叹国学之衰落,青年之不行,好像惟有他们是文林中的硕果似的,像煞有介事了。”
    • 14.
      断肠猿释义: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桓公 入 蜀,至 三峡 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絶,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公闻之,怒,令黜其人。”后世用作因思念爱子而极度悲伤之典。
    • 15.
      早发白帝城释义:诗篇名。唐代李白作。写于作者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从四川前往江陵(今属湖北)时。全文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用轻快之笔写出船下三峡的快速,也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兴奋心情。气势豪迈,语言奔放,是千古传诵的名作。
    • 16.
      永安宫释义:⒈宫殿名。东汉 宫殿。早圮。《后汉书·献帝纪》:“﹝ 献帝 ﹞迁皇太后於 永安宫。”李贤 注引《洛阳宫殿名》:“永安宫 周迴六百九十八丈,故基在 洛阳 故城中。”⒉宫殿名。三国 时 刘备 所建,故址在今 四川省 奉节县 城内。公元222年,蜀汉 先主 刘备 伐 吴,在 猇亭 战败后,驻军 白帝城(即今 奉节城),建此宫,次年死于此。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 又东逕 南乡峡,东逕 永安宫 南,刘备 终於此,诸葛亮 受遗处也。”唐 杜甫《咏怀古迹》之四:“蜀主 窥 吴 幸 三峡,崩年亦在 永安宫
    • 17.
      直供释义:不经过中间环节而直接供应(原料、产品等):蔬菜直供基地。三峡电力直供上海。
    • 18.
      瞿塘峡释义:长江三峡之一。 在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和巫山县大溪镇之间。长8千米。峡口有夔门。
    • 19.
      瞿唐峡释义:亦作“瞿塘峡”。峡名。为 长江 三峡 之首。也称 夔峡。西起 四川省 奉节县 白帝城,东至 巫山 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 西蜀 门户。峡口有 夔门 和 滟滪堆。
    • 20.
      石砚释义:亦作“石研”。石制的砚台。南朝 梁 江淹《为建平王谢赐石砚等启》:“奉勅赐石砚及法书五卷,天旨又以臣书小进,更使勤习。”《南齐书·王慈传》:“年八岁,外祖 宋 太宰 江夏王 义恭 迎至内斋,施寳物恣听所取,慈 取素琴石研,义恭 善之。”唐 杜甫《石研》诗:“奉使 三峡 中,长啸得石研。”唐 刘禹锡《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端州 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

三峡造句

1.长江三峡,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青翠,云蒸霞蔚,是着名的旅游胜地。

2.长江三峡,多么美丽,多么迷人,一直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

3.为了长江水利工程的建设,三峡库区的居民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迁移。

4.三峡工地上活跃着一群年青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气冲霄汉,日夜忙碌。

5.三峡工程建设是百年大计,我们一定要搞好。

6.三峡的景象让人看了真是美不胜收,赞不绝口。

7.出了三峡,江面宽阔,眼前豁然开朗。

8.长江三峡风光,无比雄伟壮丽,令游人看后赞叹不已。

9.三峡两旁山石林立,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顶盔挂甲的武士,有的像温柔的仙姑,有的像飘飘欲飞的嫦娥,真是千姿百态。

10.幸福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那种骄傲。幸福就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那种依恋。幸福就是“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的那种牵挂。

11.暑期,我们一家人乘船漫游了长江三峡

12.三峡这样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在全世界也是不寻常的。

13.三峡水利工程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14.昔日水流湍急的长江三峡,如今变成了水面宽阔的“平湖”。

15.钱塘海潮气象万千长江三峡风景秀丽,气象万千,气象万千,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

16.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气魄宏大,举世罕见。

17.长江三峡,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青翠,云蒸霞蔚,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18.美丽的三峡风光,像一幅幅绚丽的图画。

19.长江三峡的地理形势十分险要。

20.来到长江,饱览三峡风光,是人生一大快事。

三峡(sanx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峡是什么意思 三峡读音 怎么读 三峡,拼音是sān xiá,三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