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 [yīn shāng]
1. 朝代名。其始祖契封于商;汤有天下,遂号为商。后来屡次迁都,到盘庚迁殷地后,改为殷,亦称殷商。
殷商 引证解释
⒈ 朝代名。其始祖 契 封于 商 ; 汤 有天下,遂号为 商。后来屡次迁都,到 盘庚 迁 殷 地后,改为 殷,亦称 殷商。
引《诗·大雅·大明》:“自彼 殷商,来嫁於 周。”
宋 王应麟 《诗地理考》:“盘庚 復治 亳 之 殷 地, 汤 之故居,故兼称 殷商。”
国语词典
殷商 [yīn shāng]
⒈ 朝代名。(西元前1751~前1111)成汤始号为商,传至盘庚,改号为殷,故称为「殷商」。
⒉ 财富殷实的商人。
近巨贾
殷商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富商释义:钱财多的商人:富商大贾。
- 2.
巨贾释义:大商人。 同巨商。
殷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都释义: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 代指 商丘,在 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 河南省 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 相土 之 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 注:“相土,殷商 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 即位,居 商丘。’则,相土 之 东都 为今 河南 商丘县。”一说指 帝丘(今 河南省 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 指 洛邑,故址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西。在 镐京 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 成王 合诸侯城 成周,以为 东都,崇 文 德焉
- 2.
义类释义:⒈善人。《诗·大雅·荡》:“文王 曰咨,咨女 殷商。而秉义类,彊御多懟。”郑玄 笺:“义之言宜也。类,善。”马瑞辰 通释:“按,类为善,义亦善。四句谓王用善人,则为羣小所譖毁也。”唐 柳宗元《唐故特进南府君睢阳庙碑》:“初据 雍丘,谓非要害,将保 江 淮 之臣庶,通南北之奏復,拔我义类,扼於 睢阳。”或说,犹言邪曲。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两字一义而误解例》:“义与俄通,衺也,説本 王氏 念孙。类,与‘戾’通。《説文·犬部》:‘戾,曲也。’义类犹言衺曲也。”⒉文章事物的比义推类。汉 王充《论衡·谢短》:“义类
- 3.
兼摄释义:谓本职外同时代理其他职务。《礼记·丧服小记》“士不摄大夫”唐 孔颖达 疏:“此谓士丧无主,不敢使大夫兼摄为主也。”明 李东阳《赠右谕德谢君序》:“储宫之有左右春坊,犹朝廷之有翰林……其有迁转,则视其班级高下,或相出入,或相兼摄。”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此外各埠可相机设法,或以就近领事兼摄,或选殷商为绅董,畀以副领事之名。”
- 4.
十三月释义:⒈指农历正月。⒉指殷商所置闰月。因其都放在岁末,故称。
- 5.
夏社释义:夏后氏 的社宫。《史记·封禅书》:“其后三世,汤 伐 桀,欲迁 夏 社,不可,作《夏社》。”《竹书纪年》卷上:“﹝ 殷商、成汤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 亳,始屋 夏 社。”
- 6.
安阳市释义:在河南省北部、京广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殷商曾建都于此。1949年设市。人口671万(1995年)。古迹有文峰塔、韩琦庙、袁林等。西郊小屯殷墟,为殷代都城遗址,曾出土大批甲骨文。
- 7.
有商释义:指 商 代,殷商。有,词头。
- 8.
有殷释义:指 殷 代,殷商。因 商 代曾迁都于 殷,故又称 殷 或 殷商。有,词头。
- 9.
殷历释义:⒈起于 周 末而传于 汉 初的六种古历之一。 《后汉书·律历志中》:“案暦法,黄帝、顓頊、夏、殷、周、鲁,凡六家,各自有元。光 晃 所据,则 殷 历元也。”⒉殷商 时所用历法。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商 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为‘十三月’。到 祖甲 以后,闰月也有放在年中的。殷墟 曾出土一片胛骨,上面刻着两个月的干支和‘月一正曰食麦’等文句,是 商 代历书的一部分抄本。”
- 10.
殷士释义:殷 人。指 殷商 的臣属。
- 11.
殷周时期释义:殷就是商朝,周就是周朝,殷周不是殷商。
- 12.
殷商释义:朝代名。其始祖 契 封于 商;汤 有天下,遂号为 商。后来屡次迁都,到 盘庚 迁 殷 地后,改为 殷,亦称 殷商。
- 13.
殷契释义:⒈殷墟书契的省称,即殷商甲骨文字。⒉指殷的始祖契。
- 14.
殷庶释义:指 殷商 的遗民。
- 15.
殷正释义:殷历,殷商时期的历法,殷历正月,相当于农历十二月。
- 16.
殷民释义:⒈殷商的百姓,亦指殷代遗民。⒉富户。⒊使民富裕。
- 17.
殷鉴不远释义: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 18.
汉字释义:汉语的书写符号。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现存最古老、可识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汉字一般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目前使用的汉字可分为没有表音成分的纯粹表意字(如日、刃、休)和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如粮、油、钢)两大类,其中形声字占多数。1949年以来,中国积极进行了汉字改革工作,在原有体系内部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 19.
猗那释义:⒈柔美、盛美貌。⒉《诗·商颂·那》是殷商的后代宋国祭祀商朝的建立者成汤的乐歌。首句是“猗与那与”,后以“猗那”借指祭祀祖先的颂歌。⒊表示赞美之辞。
- 20.
纵横码释义:即纵横输入法。由香港殷商周忠继先生发明、推广的一套以0-9十个数字进行编码的小键盘输入法,它以片语/词组作为主要输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