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卒 [luó zú]
1. 亦作“逻倅”。
3. 巡逻的士兵。
逻卒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逻倅”。巡逻的士兵。
引《新唐书·温庭筠传》:“丐钱 扬子院,夜醉为逻卒击折其齿。”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景·王武功妻》:“久而稍听其出入,遂伺隙告逻卒,执僧到官,伏其辜。”
清 顾炎武 《河上作》诗:“今年暂寝兵,逻卒犹讥訶,手持一尺符,予钱方得过。”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半夜敲门不喫惊,始可日间睡觉,不则一闻剥啄,即是逻倅到门矣。”
国语词典
逻卒 [luó zú]
⒈ 卫戍巡察的警备人员。
引《新唐书·卷九一·温大雅传》:「丐钱扬子院,夜醉,为逻卒击折其齿,诉于绹。」
逻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惊噪释义:⒈见“惊譟”。 ⒉亦作“惊噪”。惊异鼓噪。《后汉书·五行志二》:“﹝ 延熹 ﹞九年三月癸巳,京都夜有火光转行,民相惊譟。”《晋书·五行志中》:“太安 元年,丹阳 湖熟县 夏架湖 有大石,浮二百步而登岸,民惊噪相告曰‘石来’。”明 刘基《秦女休行》:“市人惊譟尘土沸,逻卒奔走驰金吾。”
- 2.
托逻释义:伪装的逻卒。
- 3.
讥呵释义:⒈亦作“讥訶”。 讥责非难。《后汉书·宦者传·吕强》:“邕 不敢怀道迷国,而切言极对,毁刺贵臣,讥呵竖宦。”《三国志·蜀志·孟光传》:“好 公羊《春秋》而讥呵 左氏。”宋 苏辙《东西京二绝》之一:“宓妃 何预词臣事,指点讥訶豹尾中。”姚锡钧《论诗绝句·黄遵宪》:“蛮语娵隅信有无,莎欧 夺席杂讥訶。”⒉稽查盘问。宋 文同《谢韩运判》:“讥訶免於羣掾,敲扑逭於诸胥。”《明史·杨嗣昌传》:“造飞梁,设横枑,陈利兵而讥訶,非符要合者不得渡。”清 顾炎武《河上作》诗:“今年暂寝兵,逻卒犹讥訶。”王蘧常 汇注:“《广
- 4.
讬逻释义:伪装的逻卒。
- 5.
逻倅释义:见“逻卒”。
- 6.
逻卒释义:亦作“逻倅”。 巡逻的士兵。《新唐书·温庭筠传》:“丐钱 扬子院,夜醉为逻卒击折其齿。”宋 洪迈《夷坚支志景·王武功妻》:“久而稍听其出入,遂伺隙告逻卒,执僧到官,伏其辜。”清 顾炎武《河上作》诗:“今年暂寝兵,逻卒犹讥訶,手持一尺符,予钱方得过。”清 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半夜敲门不喫惊,始可日间睡觉,不则一闻剥啄,即是逻倅到门矣。”
- 7.
逻子释义:逻卒。
- 8.
逻所释义:指巡逻哨所。 晋 干宝《搜神记》卷五:“有一人,以小船载年少妇,以大刀插著船,挟暮来至逻所。”《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每逢逻所,輒以杖叩船曰:‘何处觅 庾冰?庾冰 正在此。’人以为醉,不疑之,冰 仅免。”胡三省 注:“逻所,谓津要置逻卒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