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燧象 燧象的意思
suìxiàng

燧象

简体燧象
繁体
拼音suì xiàng
注音ㄙㄨㄟˋ ㄒㄧ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uì,(1) 上古取火的器具。【组词】:燧石。燧人氏(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2) 古代告警的烽火。【组词】:烽燧。

xiàng,(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组词】: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组词】: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基本含义

指以燧石点燃,象征火种传承。比喻学问、技术、思想等的传承和发展。

燧象的意思

燧象 [suì xiàng]

1. 尾巴系着火炬的象。

3. 以喻指大火。

燧象 引证解释

⒈ 尾巴系着火炬的象。

《左传·定公四年》:“鍼尹固 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 吴 师。”
杜预 注:“烧火燧繫象尾,使赴 吴 师,惊却之。”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灵龙更起,燧象还燃。”
唐 孔绍安 《结客少年场行》:“吴 师惊燧象, 燕 将警奔牛。”

⒉ 以喻指大火。

明 刘基 《赠杜安道》诗:“火龙熺燄絳天衢,燧象豗烟煎地府。”


国语词典

燧象 [suì xiàng]

⒈ 尾巴系有火把的象。

《左传·定公四年》:「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
唐·孔绍安〈结客少年场行〉:「吴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


燧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奔牛释义:⒈战国 时 燕 攻 齐,围 即墨。齐 将 田单 用牛千馀头,灌脂束苇于牛尾,燃之,牛惊,突奔 燕 军,燕 军大溃。见《史记·田单列传》。三国 魏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攄八阵之列,骋奔牛之权。”唐 孔绍安《结客少年场行》:“吴 师惊燧象,燕 将警奔牛。”⒉地名。在 江苏省 武进县 西。一名 奔牛塘,又名 奔牛堰。传说 茅山 曾出金牛,奔至此,故名。宋 苏轼《次韵答贾耘老》:“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 奔牛。”参阅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 2.
      火燧释义:⒈引火之物。 《左传·定公四年》“王使执燧象以奔 吴 师”晋 杜预 注:“烧火燧繫象尾,使赴 吴 师惊却之。”《南史·王琳传》:“琳 兵放火燧以掷 瑱 船者,皆反烧其船。”⒉古有钻燧改火之俗。因季节变换改用不同的燧木以取火。唐 朱湾《平陵寓居再逢寒食》诗:“火燧知从新节变,灰心还与故人同。”参见“改火”。
    • 3.
      火牛释义:⒈双角缚兵刃,尾部束苇灌脂,焚之使冲杀敌军的牛。 语本《史记·田单列传》:“﹝ 田单 ﹞乃收城中得千餘牛……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 燕 军,燕 军夜大惊。”宋 苏轼《云龙山观烧得云字》诗:“火牛入 燕 垒,燧象奔 吴 军。”《元史·按竺迩传》:“夔 夜驱火牛,突围出奔。”⒉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以枪揭火牛焚之,战舰既然,贼皆溃走。”胡三省 注:“火牛,缚草为之,爇以烧敌。”
    • 4.
      燕垒释义:⒈燕子的窝。 比喻脆弱的据点。宋 姜夔《圣宋铙歌吹曲·淮海浊》:“汝胡弗思,与越豨辈;皇威压之,燕垒自碎。”⒉喻栖身之所。郁达夫《珍珠巴刹小食摊上口占》:“如非燕垒来蛇鼠,忍作投荒万里行!”⒊喻指娼馆妓院。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邮政·逐娼妓》:“凡邮骑接递之所……每有无耻棍豪,多置狎邪门巷,遂作鸎巢燕垒,顿成柳市花街。”⒋指 燕 军的营垒。宋 苏轼《云龙山观烧得云字》:“火牛入 燕 垒,燧象奔 吴 军。”
    • 5.
      燧象释义:⒈尾巴系着火炬的象。 《左传·定公四年》:“鍼尹固 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 吴 师。”杜预 注:“烧火燧繫象尾,使赴 吴 师,惊却之。”北周 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灵龙更起,燧象还燃。”唐 孔绍安《结客少年场行》:“吴 师惊燧象,燕 将警奔牛。”⒉以喻指大火。明 刘基《赠杜安道》诗:“火龙熺燄絳天衢,燧象豗烟煎地府。”

燧象(suix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燧象是什么意思 燧象读音 怎么读 燧象,拼音是suì xiàng,燧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燧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