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讨罪 讨罪的意思
tǎozuì

讨罪

简体讨罪
繁体討罪
拼音tǎo zuì
注音ㄊㄠˇ ㄗ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ǎo,(1) 查究,处治。【组词】:检讨。(2) 征伐,发动攻击。【组词】:讨伐。声讨(宣布罪行而加以抨击)。(3) 研究,推求。【组词】:研讨。探讨。(4) 索取。【例句】:讨还(huán)。(5) 求,请求。【例句】:讨教(jiào )。讨饶。(6) 惹。【组词】:讨厌。讨人喜欢。(7) 娶。【组词】:讨老婆。

zuì,(1) 犯法的行为。【组词】: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组词】: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3) 刑罚。【组词】:判罪。畏罪。待罪。请罪。(4) 苦难,痛苦。【组词】:受罪。

基本含义

指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犯罪分子的责任,让其受到应有的惩罚。

讨罪的意思

讨罪 [tǎo zuì]

1. 讨伐罪人。

讨罪 引证解释

⒈ 讨伐罪人。

《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唐 符载 《为刘尚书祭王员外文》:“因得讨罪,诛其不义。”


讨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侵伐释义:兴兵越境讨罪;进攻他国。《左传·桓公十年》:“郑 人怒,请师於 齐,齐 人以 卫 师助之,故不称侵伐。”《春秋·桓公十年》“齐侯、卫侯、郑伯 来战于 郎”晋 杜预 注:“改‘侵伐’而书‘来战’。”孔颖达 疏:“然则侵伐者,师旅讨罪之名也。”宋 苏辙《礼义信足以成德论》:“周 衰,凡所以教民之具既废,而战攻侵伐之役交横于天下。”《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休萌战攻侵伐之谋,共享安净和平之福。”曹禺 等《胆剑篇》第一幕:“纪元前四百九十四年,吴 王 夫差 侵伐 越国,越国 大败。”
    • 2.
      见几释义:谓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 语本《易·繫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金 王若虚《臣事实辨上》:“﹝ 范蠡 ﹞乃又移书同志,诵王之短,而示己之见几。”明 沉宸荃《谒梅子真祠》诗:“明哲早见几,冥鸿避矰弋。”《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穆王 笑曰:‘陈 惧我讨罪,是以乞附,可谓见几之士矣。’”
    • 3.
      讨檄释义:声讨罪行的檄文。
    • 4.
      讨罪释义:讨伐罪人。 《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唐 符载《为刘尚书祭王员外文》:“因得讨罪,诛其不义。”
    • 5.
      讨诛释义:讨罪诛杀。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庆歷 八年正月辛未,宁令 弑 曩霄,国人讨诛之。”宋 王令《讲罢谢邵牧不疑书》:“则圣人之前,暴君污臣,有不讨诛;圣人之后,援类比近,无所证验。”《明史·外国传四·琉球》:“时 山南王 应祖 为其兄 达勃期 所弑,诸寨官讨诛之。”
    • 6.
      钦罚释义:兴师讨罪。

讨罪(taoz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讨罪是什么意思 讨罪读音 怎么读 讨罪,拼音是tǎo zuì,讨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讨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