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特达 特达的意思

特达

简体特达
繁体特達
拼音tè dá
注音ㄊㄜˋ ㄉ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è,(1) 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组词】:特殊。特色。特产。特权。特性。特征。特需。特技。特务。特区。特价。特例。特效。(2) 单,单一。【例句】:特为(wèi )。特设。特地。特惠。特辑。特使。特赦。特约。(3) 只,但。【组词】:不特如此。“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4) 三岁的兽,一说四岁的兽:“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5) 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6) 配偶,匹配。【例句】:“不因旧姻,求尔新特”。

dá,(1) 通。【组词】:四通八达。达德(通行天下的美德)。达人。达士(达人)。(2) 通晓。【组词】:洞达。练达。(3) 遍,全面。【例句】: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4) 到。【组词】:到达。抵达。通宵达旦。(5) 实现。【组词】:目的已达。(6) 传出来。【例句】:传(chuán)达。转(zhuǎn )达。(7) 得到显要的地位。【组词】:显达。达官贵人。(8) 姓。

基本含义

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特达的意思

特达 [tè dá]

1. 原谓行聘时惟圭、璋能独行通达,不加馀币。后亦谓自达、自荐。

2. 特出,突出。

3. 至为明达;极其通达。

4. 特殊知遇。

6. 腾达,显达。

特达 引证解释

⒈ 原谓行聘时惟圭、璋能独行通达,不加馀币。后亦谓自达、自荐。

《礼记·聘义》:“圭璋特达,德也。”
孔颖达 疏:“聘享之礼,有圭、璋、璧、琮。璧、琮则有束帛加之乃得达;圭、璋则不用束帛,故云特达。”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咨,夫特达而相知者,千载之一遇也;招贤而处友者,众士之常路也。”
吕向 注:“特,独也。”
晋 郭璞 《游仙》诗:“珪璋虽特达,明月难闇投。”
唐 丘光庭 《兼明书》卷四:“珪璋德重,可以独行,故曰特达。”

⒉ 特出,突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诗:“英才特达承天睠,公卿谁不相钦羡。”
《旧唐书·李德裕传》:“德裕 以器业自负,特达不羣。”

⒊ 至为明达;极其通达。

《晋书·江统传》:“殿下天授逸才,聪鉴特达。”
唐 白居易 《论考试进士事宜状》:“儻陛下垂仁察之心,降特达之命,明示瑕病,以表无私。”
宋 苏轼 《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明智特达,洞照情伪。”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三百年中,虽有一二聪明特达之人,要皆为吾教化所陶熔。”

⒋ 特殊知遇。

唐 刘商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诗:“特达恩难报,升沉路易分。”
宋 罗烨 《酬翁谈录·崔木因妓得家室》:“昨日荷特达,使妾罚不及身,君之惠也。”
《东周列国志》第六六回:“臣受主公特达之知,无以为报。”
清 唐孙华 《蒙恩召乾清宫西暖阁》诗:“狗监无媒逢特达, 兔园 有册笑空虚。”

⒌ 腾达,显达。

《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家寒窘迫,缺乏盘费,不能特达,以此流落穷途。”


国语词典

特达 [tè dá]

⒈ 特出于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丞相因觉,谓顾曰:『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

⒉ 特为通告转达。


特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德释义:古称玉有十种特质,因用以比喻君子的十种美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 语本《礼记·聘义》:“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詘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於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唐太宗《执契静三边》诗:“戢武耀十德,昇文辉九功。”宋 范仲淹《铸剑戟为农器赋》:“务三时而仓箱日益,却十德而华夷草偃。”
    • 2.
      家寒释义:家境贫寒。《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王勃 答道:‘家寒窘迫,缺乏盘费,不能特达,以此流落穷途,有失青云之望。’”《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夫人暂住数日不妨,只怕家寒怠慢。”
    • 3.
      密命释义:秘密的敕命。《晋书·闵王承传》:“仰豫密命,作镇南夏,亲奉中詔,成规在心。”唐 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具官 崔羣,体道履仁,外和内敏,清而容物,善不近名。从容礼乐之间,特达珪璋之表。比参密命,弘益既多;及贰仪曹,升擢惟允。”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卷二:“例置学士六人,内择年深德重者一人为承旨,所以独承密命故也。”
    • 4.
      曲谢释义:遍谢。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谢恩》:“三日后,又曲谢。其日,主司方一一言及荐导之处,俾其各谢挈维之力;苟特达而取,亦要言之。”《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六年》:“辛亥,王巖叟 奏事罢,留身曲谢。”
    • 5.
      特达释义:⒈原谓行聘时惟圭、璋能独行通达,不加馀币。 后亦谓自达、自荐。《礼记·聘义》:“圭璋特达,德也。”孔颖达 疏:“聘享之礼,有圭、璋、璧、琮。璧、琮则有束帛加之乃得达;圭、璋则不用束帛,故云特达。”《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咨,夫特达而相知者,千载之一遇也;招贤而处友者,众士之常路也。”吕向 注:“特,独也。”晋 郭璞《游仙》诗:“珪璋虽特达,明月难闇投。”唐 丘光庭《兼明书》卷四:“珪璋德重,可以独行,故曰特达。”⒉特出,突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唐 任华
    • 6.
      玼瑕释义:玉的斑点。 引申为缺点,毛病。《陈书·傅縡传》:“必须掎摭同异,发擿玼瑕。”唐 欧阳詹《瑾瑜匿瑕赋》:“虽特达之自有,岂玼瑕之则无。”宋 司马光《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老生闚其文,色若寒灰死。阁笔不能下,敢有玼瑕指。”
    • 7.
      貂珥释义:⒈貂,貂尾;珥,插。 指侍中、常侍之冠。因插貂尾为饰,故称。南朝 陈 徐陵《劝进梁元帝表》:“况臣等显奉皇华,亲承朝命,珪璋特达,通聘 河阳;貂珥雍容,寻盟 漳水。”唐 杨炯《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荣高近侍,赫奕禁门,雍容貂珥,日暮青琐。”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爱才》:“令弟从长,奕世近龙光,貂珥曾参于画室;舍妹夫人,十年陪凤輦,霓裳遂灿于朝霞。”⒉借指帝王贵近之臣。明 王世贞《寿宁侯故第歌》:“貂珥那传就日功,椒房已挟薰天势。”清 钱泳《履园丛话·谭诗·以人存诗》:“斌良《过拂水山庄》诗:
    • 8.
      闇投释义:《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於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后以“闇投”谓美好的事物人们一时难以接受。《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五》:“珪璋虽特达,明月难闇投。” 吕延济 注:“珪璋、明月虽宝也,以闇投人,必恐惧不受,今以仙道示俗,亦犹此也。” 明 何景明 《赠梁宗烈》诗之一:“谨子握中璧,时哉毋闇投。”

特达(ted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特达是什么意思 特达读音 怎么读 特达,拼音是tè dá,特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特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