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旁午 旁午的意思
bàng

旁午

简体旁午
繁体
拼音bàng wǔ
注音ㄆㄤˊ 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áng bàng,(1) 左右两侧。【组词】: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2) 其他,另外。【组词】: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3) 广,广泛。【组词】:旁征博引。(4) 邪、偏。【组词】:旁门左道。(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组词】:偏旁。竖心旁儿。 ◎ 古同“傍”,靠。

wǔ,(1) 地支的第七位,属马。(2) 用于计时。【例句】: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3) 古同“忤”、“迕”,逆,背。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位置、时间或次序紧邻、相连。

旁午的意思

旁午 [bàng wǔ]

1. 亦作“旁迕”。交错;纷繁。

3. 四面八方;到处。

旁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旁迕”。交错;纷繁。

汉 王褒 《洞箫赋》:“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
《汉书·霍光传》:“受璽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詔诸官署徵发。”
颜师古 注:“一从一横为旁午,犹言交横也。”
《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旁午纷紜,殊无寧月。”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本军政府当军事旁午之际,势不能并谋兼顾,为吾乡僻同胞尽完全保护之责。”

⒉ 四面八方;到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尔朱荣 不臣之跡,暴於旁午;谋 魏 社稷,愚智同见。”
宋 刘克庄 《运粮行》:“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
钱锺书 注:“旁午,四面八方。”
《明史·刑法志三》:“自京师至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

⒊ 将近中午。

明 潘问奇 《自磁州趋邯郸途中即事》诗:“旁午停征轡,炊烟得几家。”
茅盾 《雾》:“旁午的时候,雾变成了牛毛雨,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


国语词典

旁午 [bàng wǔ]

⒈ 纵横交错。

《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使者旁午。」
唐·颜师古·注:「一从一横为旁午,犹言交横也。」

⒉ 比喻事物繁杂。

如:「军事旁午」。

⒊ 四面八方。

《洛阳伽蓝记·卷一·永宁寺》:「尔朱荣不臣之迹,暴于旁午,谋魏社稷,愚智同见。」
宋·刘克庄〈运粮行〉:「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


旁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旁迕释义:见“旁午”。
    • 2.
      磨盾鼻释义: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草檄。典出《北史·荀济传》。后因以称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为“磨盾鼻”。宋 刘克庄《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亦省作“磨盾”。宋 岳珂《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或可执鞭,愿供磨盾。”清 曹寅《一日休沐歌》:“程君 磨盾亦奇才,一挥万汇驱风埃。”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王昶》:“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 3.
      繁数释义:频繁。《韩诗外传》卷一:“税赋繁数。”《后汉书·宦者传·吕强》:“案法当贵而今更贱者,由赋发繁数,以解县官,寒不敢衣,飢不敢食。”《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二年》:“时 燕 调发繁数,官司各遣使者,道路旁午,郡县苦之。”《清史稿·礼志七》:“旧例百官每月十一朝,似太繁数。”
    • 4.
      羽檄旁午释义:羽檄旁午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比喻军情紧急
    • 5.
      自实释义:如实自报。 《后汉书·王袭传》:“袭 深疾宦官专权,志在匡正,乃上书极言其状,请加放斥。诸黄门恐惧,各使宾客诬奏 袭 罪,顺帝 命亟自实。”三国 蜀 诸葛亮《军令》:“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録以益众可也。”《金史·循吏传·范承吉》:“军兴,民有为将士所掠而逃归者,承吉 使吏遍諭,俾其自实,凡数千人。”《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约苏穆尔 即下令责民自实,使者旁午,随地置狱,株连蔓引,备极惨酷。”
    • 6.
      蚕妇释义:⒈养蚕的妇女。《北史·苏绰传》:“然后可使农夫不失其业,蚕妇得就其功。”唐 王棨《江南春赋》:“谁见其晓色东皋,处处农人之苦;夕阳南陌,家家蚕妇之愁。”宋 陆游《山村经行因施药》诗之二:“耕佣蚕妇共欣然,得见先生定有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五回:“却原来是个蚕妇养的蚕虫儿。”⒉蚕的别称。宋 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更看蚕妇过初眠,未用贺客来旁午。”
    • 7.
      阁压释义:搁置积压。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此时军电旁午,私电自有阁压,亦应由电局将此等情由,声明广告,使知前此之阻隔,实无他故,众心当更释然。”
    • 8.
      霹雳手释义:⒈断案的快手。 《旧唐书·裴漼传》:“州中有积年旧案数百道,崇义 促 琰之 使断之,琰之 命书吏数人,连纸进笔,斯须剖断并毕,文翰俱美,且尽与夺之理……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靂手’。”宋 张耒《明道杂志》:“钱穆 内相本以文翰风流著称……因决一大滞狱,内外称之。会朝处,苏长公 誉之曰:‘所谓霹靂手也。’”明 于谦《昼夜长短》诗:“诉牒旁午来,剖断不留宿。虽非霹靂手,遇事颇神速。”⒉称能吏为“霹靂手”。宋 楼钥《送制帅林和叔归》诗:“姦胥及强吏,时用霹靂手。”⒊指才思敏捷,声名很大的人。茅盾《化悲痛为力量》

旁午(pangw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旁午是什么意思 旁午读音 怎么读 旁午,拼音是bàng wǔ,旁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旁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