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朱崖 朱崖的意思
zhū

朱崖

简体朱崖
繁体
拼音zhū yá
注音ㄓㄨ ㄧ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ū shú,(1) 红色。【组词】: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 矿物名。【例句】: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3) 姓。 ◎ 〔朱提(shí)〕古地名。 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yá,(1) 高地的边,陡立的山边。【组词】:山崖。悬崖。崖谷。崖壑。崖壁。崖葬(悬棺葬)。崖岸。悬崖勒马。(2) 边际。【例句】:崖略(大略,梗概)。

基本含义

指高山陡峭的悬崖。

朱崖的意思

朱崖 [zhū yá]

1. 红色山崖。

2. 即珠崖。今海南省海口市。

4. 唐李德裕的别称。李德裕曾任崖州司户,故称。

朱崖 引证解释

⒈ 红色山崖。

唐 陆龟蒙 《秋热》诗:“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
明 何景明 《姜子岭至三坌》诗:“朱崖秀夏木,石壁映寒潭。”

⒉ 即 珠崖。今 海南省 海口市。参见“珠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贾捐之 之陈於 朱崖,刘歆 之辨於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

⒊ 唐 李德裕 的别称。 李德裕 曾任 崖州 司户,故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 令狐綯 ﹞洎身居巖庙,别无所长,諫官上章,可见之矣。与 朱崖 之终始,殆难比焉。”


朱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千年松释义:香木之一种。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下:“香洲 在 朱崖郡,洲中出诸异香,往往不知名焉。千年松,香闻於十里,亦谓之十里香。”
    • 2.
      委困释义:委顿困乏。唐 康骈《剧谈录·李朱崖知白令公》:“适有同年出京访别,悯其龙钟委困,不忍弃之,留饮数杯。”清 陈确《答恽仲升书》:“肺病委困,草泐不恭,伏维矜恕!”
    • 3.
      引虑释义:传讯囚犯,录其罪状及决狱情况。 虑,通“録”。唐 冯翊《桂苑丛谈·太尉朱崖辩狱》:“一旦引虑之际,公疑其未尽,微以意揣之,髠人乃具实以闻。”《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庚午,初令天下长吏每旬亲引虑繫囚。”胡三省 注:“引虑繫囚,即《汉书》所谓録囚徒也。自 唐 以来,率曰虑囚,考之先儒,虑亦读为録。”
    • 4.
      朱崖释义:⒈红色山崖。唐 陆龟蒙《秋热》诗:“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明 何景明《姜子岭至三坌》诗:“朱崖秀夏木,石壁映寒潭。”⒉即 珠崖。今 海南省 海口市。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贾捐之 之陈於 朱崖,刘歆 之辨於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宋 苏轼《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参见“珠厓”。⒊唐 李德裕 的别称。李德裕 曾任 崖州 司户,故称。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 令狐綯 ﹞洎身居巖庙,别无所长,諫官上章,可见之矣。与 朱崖 之终始
    • 5.
      衆口铄金释义: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国语·周语下》:“众口鑠金。”韦昭 注:“鑠,消也,众口所毁,虽金石犹可消也。”明 姜南《投瓮随笔·逐日表语》:“昔日位居黄閤,众口鑠金;此时身谢朱崖,蔓草縈骨。”孙中山《<孙文学说>自序》:“不图革命初成,党人即起异议,谓予所主张者理想太高,不适 中国 之用。众口鑠金,一时风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亦作“众口销金”。汉 焦赣《易林·萃之巽》:“众口销金,愆言不验。”亦省作“众鑠”。宋 王禹偁《谪居感事》诗:“众鑠金须化,羣排柱不支。
    • 6.
      衙推释义:⒈官名。唐 时节度、观察、团练诸使的下属官吏。 唐 韩愈 《祭鳄鱼文》:“维年月日, 潮州 刺史 韩愈 ,使军事衙推 秦 济 ,以羊一、猪一投恶谿之潭水,以与鱷鱼食而告之。”《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观察使、副使、支使、判官、掌书记、推官、巡官、衙推、随军要籍,进奏官各一人。”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朱崖迁客》:“ 唐 韦执谊 自宰相贬 崖州 司户,刺史命摄军事衙推。”⒉五代 、 宋 时以称操医卜星相之业的人。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八:“ 庄宗 好俳优,宫中暇日,自负蓍囊药篋,令 继岌 破帽相随,
    • 7.
      髡人释义:指僧人。唐 冯翊《桂苑丛谈·太尉朱崖辩狱》:“髡人乃具实以闻曰:居寺者乐於知事,前后主之者,积年以来,空交分金文书,其实无金。”

朱崖(zhuy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朱崖是什么意思 朱崖读音 怎么读 朱崖,拼音是zhū yá,朱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朱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