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梳洗 梳洗的意思
shū

梳洗

简体梳洗
繁体
拼音shū xǐ
注音ㄕㄨ ㄒ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ū,(1) 整理头发的用具。【组词】:木梳。角梳。(2) 用梳子整理头发。【组词】:梳头。梳洗(梳头洗脸)。梳妆。梳辫子(喻把纷繁的事项、问题等进行分析归类)。

xǐ xiǎn,(1) 用水去掉污垢。【组词】:洗脸。洗涮。洗涤。洗澡。洗心革面(喻彻底悔改)。(2) 清除干净。【组词】:清洗。(3) 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组词】:洗劫。(4) 昭雪冤枉。【组词】:洗雪。洗冤。(5) 照相的显影定影。【组词】:冲洗。洗印。(6)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组词】:洗牌。(7) 基督教接受个人入教时的仪式。【组词】:受洗。洗礼。(8) 盛水洗笔的器皿。【组词】:笔洗。(9) 把磁带上的录音或录像去掉。 ◎ 同“冼”。

基本含义

整理打扮,修饰外表。

梳洗的意思

梳洗 [shū xǐ]

1. 梳头洗脸。

[wash and dress;]

梳洗 引证解释

⒈ 梳头洗脸。也泛指妆扮。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风流薄梳洗,时世宽装束。”
宋 许棐 《喜迁莺》词:“一春梳洗不簪花,孤负几年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守楼》:“你们的外伺候,待我拿银进去,催他梳洗。”
沙汀 《困兽记》二一:“等到母亲梳洗好走出卧室的时候,大家已经在温课了。”


国语词典

梳洗 [shū xǐ]

⒈ 梳头洗脸。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算计定了,侵晨未及梳洗,将一个罗帕兜头扎了,一口气跑到渡口来。」
《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惊醒转来,窗子外已是天亮了,起来梳洗。」


梳洗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梳妆释义:梳洗打扮:梳妆台。
    • 2.
      梳理释义:⒈用梳子整理头发、胡须等。⒉比喻对事物进行整理、分析:把大家提的意见梳理一下。

梳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妆释义:⒈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⒉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
    • 2.
      冠带释义:⒈帽子与腰带。 《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宋 司马光《晚食菊羹》诗:“归来褫冠带,杖履行东园。”明 沉鲸《双珠记·弃官寻父》:“今日解了冠带,扮做常人。轻囊健步,有何不可?”《老残游记》第三回:“只画了一箇人,仿佛 列子 御风的形状,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⒉戴帽子束腰带。《战国策·楚策一》:“秦王 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三国 魏 曹操《薤露》诗:“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彊。”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先生﹞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红楼梦》第六二回:“寳玉 清晨起来,梳洗已毕,便冠带
    • 3.
      奉巾栉释义:伺候梳洗。谓充当妻室。
    • 4.
      容栉释义:修饰梳洗。
    • 5.
      护衣释义:梳洗时披在衣服上的外罩。
    • 6.
      栉沐释义:梳洗。
    • 7.
      栉濯释义:梳洗。
    • 8.
      梳妆释义:梳洗打扮:梳妆台。
    • 9.
      梳妆台释义:⒈置放梳洗用具供妇女梳妆打扮的台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小云 听説,便起身走向梳妆臺的抽屉里,一阵乱翻,却翻不出来。”曹禺《日出》第三幕:“近床有一张破旧梳妆台,上面放一只破脸盆,一两个花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二章:“晓燕 对着梳妆台梳理好了头发,又对着自己发烧的脸颊笑了笑。”⒉古迹名。在今 北京市 景山 附近。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辽 金 及 元 皆都 燕,而制度文物,金 为最盛。今禁中 梳妆臺、琼花岛 及 小海、南海 等处,皆 金 物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畿辅·
    • 10.
      梳沐释义:梳洗。《南史·刘穆之传》:“妻復截髮市肴饌,为其兄弟以餉 穆之,自此不对 穆之 梳沐。”宋 无名氏《瑞桂堂暇录》:“夫人方梳沐,有旧友来访。”清 袁枚《续新齐谐·缢鬼申冤》:“夜半忽闻梁间有声,观之则弓鞋双垂而下,年二十许之美人也,凭栏望月,取妆奩作梳沐状。”
    • 11.
      梳洗释义:梳头洗脸:梳洗打扮。
    • 12.
      梳洗床释义:放置梳洗器具的架子。
    • 13.
      梳洗牀释义:放置梳洗器具的架子。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兀子,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梳洗牀、火炉牀家家有之,今犹有高镜臺,盖施牀则与人面适平也。”
    • 14.
      洗妆释义:⒈梳洗打扮。 ⒉洗除妆饰。⒊梳洗打扮。
    • 15.
      洗苏释义:谓梳洗恢复青春容颜。
    • 16.
      盥栉释义:谓梳洗整容。《南史·褚裕之传》:“﹝ 褚彦回 ﹞朞年不盥櫛,唯泣泪处乃见其本质焉。”《新唐书·虞世南传》:“性沉静寡慾,与兄 世基 同受学於 吴 顾野王 餘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櫛。”宋 文莹《湘山野录》卷下:“殆晓,盥櫛罢,与 陈 相揖。”明 方孝孺《朱方中像序赞》:“夜四鼓輒呼童奴起,盥櫛,坐厅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女﹞復自镜,则眉目颐颊,宛肖生平,益喜。盥櫛见母,见者尽眙。”
    • 17.
      膏沐释义:⒈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朱熹 集传:“膏,所以泽髮者;沐,涤首去垢也。”三国 魏 曹植《求通亲亲表》:“妃妾之家,膏沐之遗,岁得再通。”清 曹寅《归舟和培山见答韵》:“楚 妃屏膏沐,越 女乱粧靚。”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粗人”》:“她本有‘膏沐’,头发油光,只因老爷出征,这才懒得梳洗,随随便便了。”⒉借喻德政或恩泽。《楚辞·王逸<九思·悯上>》:“思灵泽兮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原注:“灵泽,天之膏沐也,盖喻德政。”明 吾邱瑞《运甓记·手
    • 18.
      起早睡晚释义:⒈犹言起早贪黑。老舍《四世同堂》三一:“你们可是得听我的,我一心秉正,起早睡晚,劳心淘神,都是为了你们。”⒉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指生活起居。《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却説那公子雖然走了幾程路,一路的梳洗喫喝拉撒睡,都是嬷嬷爹經心用意服侍。不是煮塊火腿,便是炒些果子醬帶着;一到店必是另外煮些飯,熬些粥;以至起早睡晚,無不調停的周到。”

梳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妆释义:⒈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⒉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
    • 2.
      冠带释义:⒈帽子与腰带。 《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宋 司马光《晚食菊羹》诗:“归来褫冠带,杖履行东园。”明 沉鲸《双珠记·弃官寻父》:“今日解了冠带,扮做常人。轻囊健步,有何不可?”《老残游记》第三回:“只画了一箇人,仿佛 列子 御风的形状,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⒉戴帽子束腰带。《战国策·楚策一》:“秦王 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三国 魏 曹操《薤露》诗:“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彊。”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先生﹞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红楼梦》第六二回:“寳玉 清晨起来,梳洗已毕,便冠带
    • 3.
      奉巾栉释义:伺候梳洗。谓充当妻室。
    • 4.
      容栉释义:修饰梳洗。
    • 5.
      护衣释义:梳洗时披在衣服上的外罩。
    • 6.
      栉沐释义:梳洗。
    • 7.
      栉濯释义:梳洗。
    • 8.
      梳妆释义:梳洗打扮:梳妆台。
    • 9.
      梳妆台释义:⒈置放梳洗用具供妇女梳妆打扮的台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小云 听説,便起身走向梳妆臺的抽屉里,一阵乱翻,却翻不出来。”曹禺《日出》第三幕:“近床有一张破旧梳妆台,上面放一只破脸盆,一两个花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二章:“晓燕 对着梳妆台梳理好了头发,又对着自己发烧的脸颊笑了笑。”⒉古迹名。在今 北京市 景山 附近。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辽 金 及 元 皆都 燕,而制度文物,金 为最盛。今禁中 梳妆臺、琼花岛 及 小海、南海 等处,皆 金 物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畿辅·
    • 10.
      梳沐释义:梳洗。《南史·刘穆之传》:“妻復截髮市肴饌,为其兄弟以餉 穆之,自此不对 穆之 梳沐。”宋 无名氏《瑞桂堂暇录》:“夫人方梳沐,有旧友来访。”清 袁枚《续新齐谐·缢鬼申冤》:“夜半忽闻梁间有声,观之则弓鞋双垂而下,年二十许之美人也,凭栏望月,取妆奩作梳沐状。”
    • 11.
      梳洗释义:梳头洗脸:梳洗打扮。
    • 12.
      梳洗床释义:放置梳洗器具的架子。
    • 13.
      梳洗牀释义:放置梳洗器具的架子。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兀子,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梳洗牀、火炉牀家家有之,今犹有高镜臺,盖施牀则与人面适平也。”
    • 14.
      洗妆释义:⒈梳洗打扮。 ⒉洗除妆饰。⒊梳洗打扮。
    • 15.
      洗苏释义:谓梳洗恢复青春容颜。
    • 16.
      盥栉释义:谓梳洗整容。《南史·褚裕之传》:“﹝ 褚彦回 ﹞朞年不盥櫛,唯泣泪处乃见其本质焉。”《新唐书·虞世南传》:“性沉静寡慾,与兄 世基 同受学於 吴 顾野王 餘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櫛。”宋 文莹《湘山野录》卷下:“殆晓,盥櫛罢,与 陈 相揖。”明 方孝孺《朱方中像序赞》:“夜四鼓輒呼童奴起,盥櫛,坐厅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女﹞復自镜,则眉目颐颊,宛肖生平,益喜。盥櫛见母,见者尽眙。”
    • 17.
      膏沐释义:⒈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朱熹 集传:“膏,所以泽髮者;沐,涤首去垢也。”三国 魏 曹植《求通亲亲表》:“妃妾之家,膏沐之遗,岁得再通。”清 曹寅《归舟和培山见答韵》:“楚 妃屏膏沐,越 女乱粧靚。”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粗人”》:“她本有‘膏沐’,头发油光,只因老爷出征,这才懒得梳洗,随随便便了。”⒉借喻德政或恩泽。《楚辞·王逸<九思·悯上>》:“思灵泽兮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原注:“灵泽,天之膏沐也,盖喻德政。”明 吾邱瑞《运甓记·手
    • 18.
      起早睡晚释义:⒈犹言起早贪黑。老舍《四世同堂》三一:“你们可是得听我的,我一心秉正,起早睡晚,劳心淘神,都是为了你们。”⒉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指生活起居。《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却説那公子雖然走了幾程路,一路的梳洗喫喝拉撒睡,都是嬷嬷爹經心用意服侍。不是煮塊火腿,便是炒些果子醬帶着;一到店必是另外煮些飯,熬些粥;以至起早睡晚,無不調停的周到。”

梳洗造句

1.河边的柳树像一位亭亭玉立柳树的少女柳树在静静地梳洗秀发。

2.杨柳的枝条是向下垂着的,好似姑娘们刚刚梳洗过的缕缕青丝。

3.柳树的树枝软软的,上面抽出了许多狭长的叶子,好似一条条翠绿的小船,随风摇曳中又像小朋友闪动的眼睛。远看柳树,仿佛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正在湖边梳洗她那缕缕秀发。一阵春风拂过,柳树更似一位风姿绰越的美女,正

4.一行杨柳半身淹在水中,好像是一群撩起裙裾,站在月光下梳洗长发的少女。

5.一棵棵柳树排好队,映着水面在梳洗长长的头发。

6.一棵棵垂柳排好队,映着水面在梳洗长长的头发。

7.一排柳树半浸在水里,像一群姑娘,撩起裙子,站在月光下,梳洗自己的长发。

8.幸福就是“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的那种洒脱。幸福就是“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的那种富贵。幸福就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那种情意。

9.她刚梳洗完毕,妈妈就做好了早餐。

10.早上出门前,她做了一番精心的梳洗打扮。

11.梳洗着泉城美丽的容貌。

12.裙褶翩然,随意一转,便如丛中飞蝶。对镜梳洗,淡妆上脸,女子阴柔之气尽显面容。

梳洗(shu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梳洗是什么意思 梳洗读音 怎么读 梳洗,拼音是shū xǐ,梳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梳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