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披麻 披麻的意思

披麻

简体披麻
繁体
拼音pī má
注音ㄆㄧ ㄇ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ī,(1) 覆盖在肩背上。【组词】:披星戴月。(2) 穿戴。【组词】:披挂。披甲。(3) 打开,散开。【组词】: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4) 劈开,裂开。【组词】:竹竿披了。

má,(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组词】: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2) 指“芝麻”。【组词】:麻酱。麻油。(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组词】:脚麻了。(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组词】: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组词】:麻子。(6) 带细碎斑点的。【组词】:麻雀。麻蝇。(7) 喻纷乱。【组词】:麻乱。麻沸。(8) 姓。

基本含义

指因悲伤、痛苦或遭遇不幸而穿上麻衣,表示悲痛悼念之情。

披麻的意思

披麻 [pī má]

1. 亦作“披麻带孝”。

3. 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又称麻皮皴。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其法创于唐王维,南唐董源多用之,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

披麻 引证解释

⒈ 见“披麻带孝”。

⒉ 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又称麻皮皴。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其法创于 唐 王维,南唐 董源 多用之,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

清 龚贤 《画诀》:“皴法名色甚多,惟披麻、豆瓣、小斧劈为正经。”


披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披麻带索释义:犹披麻带孝。指服重孝。
    • 2.
      披麻戴孝释义:旧俗子女为父母居丧,要服重孝,如身穿粗麻布孝服,腰系麻绳等,叫披麻戴孝。
    • 3.
      披麻释义:⒈见“披麻带孝”。⒉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又称麻皮皴。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其法创于唐王维,南唐董源多用之,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
    • 4.
      拖麻拽布释义:指戴孝。旧时,长辈丧亡,幼辈要披麻衣系白布。
    • 5.
      拽布披麻释义:穿孝服,服丧事。 犹言披麻戴孝。
    • 6.
      拽布拖麻释义:穿孝服,服丧事。犹言披麻戴孝。
    • 7.
      髽麻戴绖释义:犹言披麻戴孝。絰,古代丧期结在头上或腰间的麻带。唐 元稹《夫远征》诗:“坑中之鬼妻在营,髽麻戴絰鹅雁鸣。”

披麻(pim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披麻是什么意思 披麻读音 怎么读 披麻,拼音是pī má,披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披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