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颤抖 颤抖的意思
chàndǒu

颤抖

简体颤抖
繁体顫抖
拼音chàn dǒu
注音ㄔㄢˋ ㄉㄡˇ
结构AB式
词性动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àn zhàn, ◎ 同“战”。

dǒu,(1) 振动,甩动。【例句】:抖去身上的土。(2) 哆嗦,战栗。【组词】:发抖。颤抖。(3) 〔抖擞〕振作,振奋,如“抖抖精神”。(4) 称人突然发迹而有钱有势(多含讥讽意)。【例句】:这两年抖起来了。

基本含义

形容非常害怕或紧张,声音和身体都在颤抖。

颤抖的意思

颤抖 [chàn dǒu]

1. 颤动;发抖。

他感到自己的心在颤抖。
她紧张得连声音都在颤抖。

[shiver; tremble; shake;]

颤抖 引证解释

⒈ 颤动,发抖。

巴金 《秋》三:“她忽然掉过脸求助似地望着 琴,声音略带颤抖地问。”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在昏暗的灯光下, 道静 的脸色越发苍白,浑身不住地颤抖。”


国语词典

颤抖 [chàn dǒu]

⒈ 身体抖动。

如:「他在讲台上紧张得全身颤抖。」

发抖 哆嗦 战栗 颤动 颤栗


颤抖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镇静释义:⒈情绪稳定或平静:故作镇静。 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镇静。⒉使镇静:镇静剂。尽力镇静自己。

颤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忍觳觫释义:恐惧得发抖,恐惧颤抖的样子。
    • 2.
      乞乞缩缩释义:颤抖的样子。《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想着他来时饿答的个脸黄皮儿,寒瘦的乞乞缩缩。”《儒林外史》第三回:“那童生还穿着蔴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
    • 3.
      乾瘦释义:干瘪瘦瘠。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西边马臺石上坐着个乾瘦老者。”吴组缃《山洪》十二:“他那干瘦的鸡爪似的手指,连同呢帽子,都象安在一条细铜丝的弹簧上。”哲中《一棵梧桐树》:“我钻到她的怀里,不忍心坐在她的颤抖的干瘦的腿上,只把头紧贴在她的胸前。”
    • 4.
      低羞笃速释义:颤抖貌。
    • 5.
      倾栗释义:惊惧颤抖。
    • 6.
      冷瑟瑟释义:形容冷得使人有些颤抖。
    • 7.
      冷风瑟瑟释义:形容非常寒冷的风吹得人瑟瑟发抖,用来表现风冷到极致,让人冷到颤抖的感觉。
    • 8.
      娘娘尊释义:此为客家方言,指身体颤抖、发抖的意思。
    • 9.
      寒慄释义:⒈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抖。《素问·疟论》:“疟之始发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宋 苏轼《与李公择书》:“子由 近作《栖贤僧堂记》,读之惨懔,觉崩崖飞瀑,逼人寒栗。”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王 出水寒慄,求火燎之。”梁斌《播火记》十:“冯老兰 一说,珍儿 脸上腾地红起来,心上不由得寒栗。”⒉因受寒或受惊皮肤上出现的小疙瘩。俗称鸡皮疙瘩。唐 韦应物《凌雾行》:“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慄。”明 瞿佑《剪灯新话·牡丹灯记》:“生见之,毛髮尽竖,寒栗遍体,奔走出寺,不敢回顾。”巴金《灭
    • 10.
      寒抖抖释义:⒈寒酸拘谨的样子。 ⒉因害怕而颤抖的样子。
    • 11.
      寒颤颤释义:冷得颤抖的样子。
    • 12.
      寒风瑟瑟释义:形容冷。瑟瑟,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形容颤抖。
    • 13.
      屼嵲释义:⒈山高耸貌。 ⒉颠簸貌。⒊引申为颤抖。
    • 14.
      巅巍巍释义:形容颤抖。
    • 15.
      巍颤颤释义:颤抖貌。
    • 16.
      干颤释义:形容声音嘶哑而颤抖。
    • 17.
      惊颤释义:因惊恐而颤抖。
    • 18.
      战巍巍释义:颤抖貌。
    • 19.
      战摇释义:颤抖,摇动。
    • 20.
      战栗不安释义:意为浑身颤抖心里紧张不安,出处《战国策·楚策四》。

颤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忍觳觫释义:恐惧得发抖,恐惧颤抖的样子。
    • 2.
      乞乞缩缩释义:颤抖的样子。《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想着他来时饿答的个脸黄皮儿,寒瘦的乞乞缩缩。”《儒林外史》第三回:“那童生还穿着蔴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
    • 3.
      乾瘦释义:干瘪瘦瘠。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西边马臺石上坐着个乾瘦老者。”吴组缃《山洪》十二:“他那干瘦的鸡爪似的手指,连同呢帽子,都象安在一条细铜丝的弹簧上。”哲中《一棵梧桐树》:“我钻到她的怀里,不忍心坐在她的颤抖的干瘦的腿上,只把头紧贴在她的胸前。”
    • 4.
      低羞笃速释义:颤抖貌。
    • 5.
      倾栗释义:惊惧颤抖。
    • 6.
      冷瑟瑟释义:形容冷得使人有些颤抖。
    • 7.
      冷风瑟瑟释义:形容非常寒冷的风吹得人瑟瑟发抖,用来表现风冷到极致,让人冷到颤抖的感觉。
    • 8.
      娘娘尊释义:此为客家方言,指身体颤抖、发抖的意思。
    • 9.
      寒慄释义:⒈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抖。《素问·疟论》:“疟之始发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宋 苏轼《与李公择书》:“子由 近作《栖贤僧堂记》,读之惨懔,觉崩崖飞瀑,逼人寒栗。”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王 出水寒慄,求火燎之。”梁斌《播火记》十:“冯老兰 一说,珍儿 脸上腾地红起来,心上不由得寒栗。”⒉因受寒或受惊皮肤上出现的小疙瘩。俗称鸡皮疙瘩。唐 韦应物《凌雾行》:“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慄。”明 瞿佑《剪灯新话·牡丹灯记》:“生见之,毛髮尽竖,寒栗遍体,奔走出寺,不敢回顾。”巴金《灭
    • 10.
      寒抖抖释义:⒈寒酸拘谨的样子。 ⒉因害怕而颤抖的样子。
    • 11.
      寒颤颤释义:冷得颤抖的样子。
    • 12.
      寒风瑟瑟释义:形容冷。瑟瑟,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形容颤抖。
    • 13.
      屼嵲释义:⒈山高耸貌。 ⒉颠簸貌。⒊引申为颤抖。
    • 14.
      巅巍巍释义:形容颤抖。
    • 15.
      巍颤颤释义:颤抖貌。
    • 16.
      干颤释义:形容声音嘶哑而颤抖。
    • 17.
      惊颤释义:因惊恐而颤抖。
    • 18.
      战巍巍释义:颤抖貌。
    • 19.
      战摇释义:颤抖,摇动。
    • 20.
      战栗不安释义:意为浑身颤抖心里紧张不安,出处《战国策·楚策四》。

颤抖造句

1.听到这话,把他吓得魂不附体,全身颤抖

2.雷声在头顶上轰鸣,大地被震得颤抖

3.他浑身颤抖,半张着嘴,发出一声嘶哑的惊叫,感到像刀劈开了胸膛。

4.心里仿佛被个无形的大石压住,嘴巴不听的颤抖,脑子一片空白。

5.他的心怦怦的跳了起来,放到门铃上的手微微颤抖着,始终没有摁下去。

6.心里仿佛被个无形的大石压住,嘴巴不听的颤抖

7.只见大母鸡全身颤抖着,涨红了脸,连身上的羽毛也像刺猬身上的刺一样直立着,“咯咯咯咯”地呻吟着。终于一只蛋生了下来,大母鸡像卸掉一副千斤重担一样,静静地伏了一会儿,然后“咯咯

8.大母鸡全身颤抖着,涨红了脸,“咯咯咯咯”地呻吟着,终于把蛋下下来了。

9.天太冷了,衣着单薄的妹妹忍不住颤抖着。

10.第一次面对摄像镜头,我紧张得浑身颤抖

11.耳边响起伤感的旋律,他的心里不由地被勾起无尽乡愁,想起远在家乡,已经日薄西山的老父,他的心颤抖了。

12.听到这可怕的消息,我的心不禁颤抖了一下。

13.一滴泪。打破了夜的孤寂。只是片刻,身体不由自主的开始颤抖

14.眼泪带走体内所有的热量剩下的是不是只有身体在那颤抖

15.我停住了,胸口像是塞了块石头,手像安了开关一样不断的颤抖

16.人们在房子里颤抖,整个世界仿佛在冰箱里。

17.风雨雷电,是我仇恨的呐喊,雨雪冰雹,是我撒下的热爱,火山地震,是我颤抖的身躯。

18.他的双目蓄满了泪水,仿佛要决堤而出,嘴角也不住颤抖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悲伤从他的身体里渗出。

19.枫叶在秋风中颤抖,路人感到一丝凉意。

20.树苗在风中微微颤抖着,尽管孱弱,却已抖出几分精神。

颤抖是什么意思 颤抖读音 怎么读 颤抖,拼音是chàn dǒu,颤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颤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