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1.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3. 谓崇尚礼文仪节。
⒈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引《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五十二里,曰 放皋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蜂,枝尾而反舌,善呼,其名曰文文。”
清 李调元 《卍斋琐录》卷五:“吴任臣 云:‘《兽经》曰:文文善呼,双双善行。’”
⒉ 谓崇尚礼文仪节。 金 王若虚 《诸史辨惑上》:“殷 道亲亲立弟, 周 道尊尊立子。
引殷 道质质者法天,亲其所亲故立弟; 周 道文文者法地,敬其本始故立长子。”
1.他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八成儿是个识文断字的人。
2.文文出色的表演赢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
3.文文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
4.这篇作文文笔虽然不够优美,但结构安排还差强人意。
5.看他那斯斯文文的模样,真讨人喜欢。
6.在旧社会,那些当官的表面上斯斯文文的,背地里却干着男盗女娼的勾当。
7.老张的散文文字优美,格调高雅,他的小说就相形见绌了。
8.文文正襟危坐在老师的办公室,认真地回答老师的问话。
9.看到文文被病痛折磨的样子,妈妈心如刀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