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道徒 道徒的意思
dào

道徒

简体道徒
繁体
拼音dào tú
注音ㄉㄠˋ ㄊ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tú,(1) 步行。【组词】:徒步。徒涉。(2) 空。【组词】:徒手。(3) 白白地。【组词】:徒然。徒劳无益。(4) 只;仅仅。【组词】:家徒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组词】: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组词】:信徒。教徒。党徒。(7) 人(多指坏人)。【组词】: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组词】:徒刑。

道徒的意思

道徒 [dào tú]

1. 道教或某种宗教迷信组织的参加者。

道徒 引证解释

⒈ 道教或某种宗教迷信组织的参加者。

如:他原来是一贯道的道徒,后来宣布退道了。


道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修斋释义:会集僧人或道徒供斋食,作法事。
    • 2.
      居守释义:⒈留置守护。 《左传·成公十六年》:“韩厥 将下军,郤至 佐新军,荀罃 居守。”明 李东阳《重修季子庙记》:“刑部尚书 白公 昂 尝读书其间,慨其敝陋,谓居守道徒曰:‘吾他日必修之。’”⒉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汉 荀悦《汉纪·景帝纪》:“晁错 议,欲令上自将兵,身留居守。”《新唐书·辅公祏传》:“六年,伏盛 入朝,留 公祏 居守,復令 雄诞 握兵副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上南巡,﹝ 顾鼎臣 ﹞奉勅居守,寻殁於位。”清 唐甄《潜书·诲子》:“天子南征,大人居守,政事
    • 3.
      悲哽释义:亦作“悲梗”。悲伤哽咽。《隋书·虞世基传》:“世基 食輒悲哽,不能下。”唐 崔橹《过蛮溪渡》诗:“身随远道徒悲梗,诗卖明时不值钱。”宋 陆游《跋<朝制要览>》:“先君捐舘舍三十有四年,统得此於故庐,伏读悲哽,敬识卷末。”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王 泫然悲哽。”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法忍 闻余言……以悲梗之声,百端解慰。”沙汀《淘金记》八:“她的声调带点悲哽,她的眼睛已经润湿了。”
    • 4.
      法事释义:⒈也叫佛事。 指佛 道徒拜忏、打醮等事情。⒉指巫师、术士“作法”捉妖驱邪。
    • 5.
      理头释义:东汉 末天师道徒头领名称。
    • 6.
      祠醮释义:道徒设坛祈祷。
    • 7.
      道徒释义:道教或某种宗教迷信组织的参加者。如:他原来是一贯道的道徒,后来宣布退道了。
    • 8.
      道行释义:⒈dào héng的又音。 义同“道行dào héng”。⒉〈名〉佛徒或道徒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艺本领。
    • 9.
      静者释义: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 多指隐士、僧侣和道徒。
    • 10.
      鬼卒释义:⒈鬼兵中之士卒。⒉汉张鲁五斗米道初级道徒的称谓。

道徒(daot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道徒是什么意思 道徒读音 怎么读 道徒,拼音是dào tú,道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道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