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的意思
běizhànzhēng

北伐战争

简体北伐战争
繁体
拼音běi fá zhàn zhēng
注音ㄅㄟˇ ㄈㄚˊ ㄓㄢˋ ㄓㄥ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ěi bèi,(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组词】: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组词】:败北。 ◎ 古同“背”,违背,违反。

fá,(1) 砍。【组词】:伐树。砍伐。(2) 征讨。【组词】: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3) 自夸。【例句】: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智。不矜不伐。

zhàn,(1) 打仗。【组词】: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组词】:论战。争战。(3) 发抖。【组词】:战抖。寒战。胆战心惊。(4) 姓。

zhēng,(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组词】:争夺。竞争。争长论短。(2) 力求实现。【组词】:争取。争气。争胜。(3) 方言,差,欠:总数还争多少?(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组词】:争不。争知。争奈。

基本含义

指中国四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即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

北伐战争的意思

北伐战争 [běi fá zhàn zhēng]

1. 1926-1927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进行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简称北伐。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Army War;]


北伐战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月释义:⒈2月是阳历年中的第二个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⒉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 2.
      北伐军释义:指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郭沫若《北伐途次》小引:“在这儿所要叙述的是一九二六年北伐军进攻 武昌 时的事情。”
    • 3.
      北伐战争释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组织国民革命军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1926—1927)。因这次战争从广东出师北伐,所以叫北伐战争。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 4.
      北伐释义:⒈向北方进军征讨。 《左传·僖公九年》:“齐侯 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 山戎,南伐 楚,西为此会也。”《南史·宋明帝纪》:“﹝ 沉攸之 ﹞率众北伐。”《三国演义》第四四回:“吾自离 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⒉特指1926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因这次战争从 广东 出师北伐,所以叫北伐战争。许地山《人非人》:“他想:她也是一个北伐进行中的革命女同志,虽
    • 5.
      北洋军阀释义:清末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阀集团。1901年,袁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辛亥革命后,袁窃据大总统职位,广植党羽,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的军事集团。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个派系。各派系在帝国主义操纵下,连年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北洋军阀在北伐战争前后相继覆灭。
    • 6.
      叶挺释义:(1896—194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字希夷,广东惠阳县人。1922年任孙中山大本营警卫团营长。1924年去苏联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该团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被誉为“铁军”。1927年先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留。在中共中央坚决要求下,1946年3月获释,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 7.
      太阳社释义:文学团体。1927年下半年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邨等。这些人曾参加过北伐战争的实际工作,有急进的革命要求,同创造社一起提倡革命文学。先后出版《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海风周报》等刊物和“太阳社丛书”。1930年左联成立后自行解散。
    • 8.
      杜聿明释义:(1905-1981)陕西米脂人。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政府第五军军长、中国远征军第一路代司令长官、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曾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到缅甸支援盟军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59年被特赦。曾任全国政协常委。
    • 9.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释义:也 叫北伐战争、大革命。1924—1927年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1924年1月,孙中山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国 共合作,创建了黄埔军校,组织了革命军队,建立了国民政府。1926年7月开始北伐,在十个月中先后打 败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四十多万军队,占领了大半个中国,结束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7 年,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不顾宋庆龄等国民党左派的反对,背叛革命,先后发动了四一二、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
    • 10.
      郭沫若释义:(1892—1978)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开贞,四川乐山人。1914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开始写诗,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表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创造新世界的时代精神,并与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研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并创作爱国主义的历史剧《屈原》。1949年后著有历史剧《蔡文姬》等和多部诗集,主编《中国
北伐战争是什么意思 北伐战争读音 怎么读 北伐战争,拼音是běi fá zhàn zhēng,北伐战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北伐战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