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人 [mǎ rén]
1. 即马流人。
3. 传说中的水生动物。
马人 引证解释
⒈ 即马流人。参见“马流”。
引唐 韩愈 《送郑尚书赴南海》诗:“衙时龙户集,上日马人来。”
明 汪广洋 《岭南杂录》诗之十:“只今编户闻声教,遗类何由辨马人。”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人语·马人》:“马人一曰马留。”
⒉ 传说中的水生动物。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水居》:“状如人乘马,众鱼导从。一名鱼目,大水有之。
引汉 末有人河际见之。马人背有鳞,如大鲤鱼,但手足耳鼻似人不异。视之良久,乃入水。”
马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月释义:一年中的第五个月份。英文为May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玛雅,专门司管春天和生命。为了纪念这位女神,罗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丁文Maius命名5月,英文5月May便由这位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
- 2.
墓冢释义:由古人为显先人的荣耀而建的,通常由泥土建成。建造墓冢的传统一直从古代流传下来,到后来,英国人和欧洲人有时会把骸骨放在前人建造的墓冢中。有些罗马人的墓冢至今仍然存在。
- 3.
拉丁字母释义:拉丁文(古代罗马人所用文字)的字母。一般泛指根据拉丁文字母加以补充的字母,如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的字母。《汉语拼音方案》也采用拉丁字母。[拉丁,英Latin ]
- 4.
盗马释义:春秋 时,秦穆公 出游,其右骖亡失,穆公 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穆公 不罪食马人,而赐其酒,以佐食。后 秦 晋 战于 韩原,晋 军围 穆公 乘,食马者三百馀人奋力救之,遂破 晋 军,虏 晋惠公。事见《吕氏春秋·爱士》。后用为赏罪臣而终得其力的典实。
- 5.
罗马数字释义:古代罗马人记数用的符号。 数字有I,V,X,L,C,D,M七个,依次表示下列数值:1,5,10,50,100,500,1000。记数的方法如下:a)相同的数字并列,表示相加,如III=3,XX=20。b)不同的数字并列,右边的小于左边的,表示相加,如VIII是5+3=8。c)不同的数字并列,左边的小于右边的,表示右边的减去左边的,如IX是10-1=9。d)数字上加一条横线,表示一千倍,如是10×1000=10000。这几个方法结合起来,就可以表示所有的数,如XIV是10+(5-1)=14。
- 6.
踏蹬释义:⒈借指床前踏脚板或凳子。⒉即马镫。挂在马鞍子两旁供骑马人踏脚的东西。赣剧《张三借靴》:“你若是骑马去,要买四两檀香熬盆水,你把那踏蹬儿洁净的洗,切莫污损我的靴子底。”
- 7.
踏镫释义:⒈立在马镫上。⒉即马镫。挂在马鞍子两旁供骑马人踏脚的东西。⒊指车沿的踏板一类装置。⒋踏灯,赏灯。
- 8.
软尘释义:飞扬的尘土。 指都市的繁华热闹。宋 陆游《仗锡平老自都城回见访索怡云堂诗》:“东华软尘飞扑帽,黄金络马人看好。”元 许有呈《沙湖道中》诗:“唤醒三年梦,东华足软尘。”清 林则徐《致龚自珍书》:“月前述职在都,碌碌软尘,刻无暇晷,仅得一聆清诲,未罄积怀。”
- 9.
迦太基释义:古代腓尼基人在北非今突尼斯一带建立的国家。 公元前814年由来自推罗的移民创立。为西地中海的强国,势力远及科西嘉、撒丁岛、西西里岛西部及西班牙地中海沿岸。相继与希腊人和罗马人争雄。经三次布匿战争,前146年被罗马人所灭。
- 10.
野蛮人释义:指欧洲中世纪时代的“蛮族人“,正如春秋时期华夷之间贵贱尊卑的观念一样,“蛮族“实际上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对邻族(日耳曼人)以及亚洲一些民族的带有侮辱性的称呼。同时在多款游戏中野蛮人作为强大的战士出现。
- 11.
马镫释义:挂在马鞍子两旁供骑马人踏脚的东西。
- 12.
马靴释义:骑马人穿的长筒靴子,也指一般的长筒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