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吃 不吃的意思
chī

不吃

简体不吃
繁体
拼音bù chī
注音ㄅㄨˋ ㄔ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chī,(1) 把东西送进口中咽下,或依靠某种事物生活。【组词】:吃饭。吃药。吃斋。(2) 消灭(多用于军事、棋奕)。【例句】:吃掉敌人一个连。(3) 吸。【组词】:吃烟。(4) 感受。【组词】:吃惊。吃紧。吃一堑,长(zhǎng )一智。(5) 挨。【组词】:吃官司。(6) 承受,支持。【组词】:吃不消。(7) 船身入水的深度。【组词】:吃水深浅。(8) 被。【例句】:吃那厮砍了一刀。(9) 说话结巴。【组词】:口吃。

基本含义

拒绝接受,不吃亏

不吃的意思

不吃 [bù chī]

1. 避免(如错误的、不合适的,令人讨厌的或有害的事物)

正常的吃素的人只是不吃鱼、肉和禽类。

[ eschew; ]

2. 有意避开某事物;放过。

不吃最后一道甜食。

[ miss; ]

3. 不买帐。

软硬不吃。

[ do not give in to; refuse to obey; ]


不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祭释义: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隋 唐 日制不一。隋文帝 时一年有四祭,唐 武德 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唐 开元 年后专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明 郑仲夔《耳新·令德》:“萧郡 尊思似 每丁祭,必斋宿学宫。”《儒林外史》第二回:“外祖母道:‘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一幕第一场:“孔子庙每年的丁祭,都是由学生来主持的。”
    • 2.
      三月不知肉味释义: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 3.
      不亏释义:⒈不毁坏。《诗·鲁颂·閟宫》:“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毛 传:“亏、崩皆谓毁坏也。”⒉不削;不衰。《韩非子·说疑》:“敬侯 享国数十年,兵不顿於敌国,地不亏於四邻。”汉 扬雄《长杨赋》:“事罔隆而不杀,物靡盛而不亏。”晋 郭璞《江赋》:“保不亏而永固,禀元气於灵和。”⒊不亏得。元 郑光祖《王粲登楼》第四折:“当日不亏学士大恩,岂有今日!”⒋不吃亏。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不亏!不亏!’在 生宝 想象中,王瞎子 会这样说。”
    • 4.
      不吃烟火食释义: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5.
      不食释义:⒈不吃。⒉指不食之地。
    • 6.
      不食周粟释义:粟:小米,泛指粮食。 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 7.
      不食烟火释义:⒈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⒉指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
    • 8.
      亸神释义:方言。指轻薄少年。郭沫若《黑猫》七:“不打牌不吃酒的时候便是看京戏,学做 成都 的所谓‘軃神’,总是要坐在戏场中的第一排,对于自己所捧的旦角怪声叫好。”巴金《家》二五:“刚才我到学堂来,一路上被一些学生同流氓、軃神跟着。”原注:“軃神,即一些专门调戏妇女的年轻人。”徐复《方言溯源·軃神》:“蜀 人谓流薄不务正业者为軃神,音托何切。軃字亦后出俗体,其本字当由耽来。耽,《玉篇》变体作躭,涉隶书相似而讹。自耽变体为躭,而 蜀 人又别造声近之軃字为之。”
    • 9.
      以咽废飧释义: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 10.
      休眠释义:某些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生命活动几乎到了停止的状态,如蛇到冬季就不吃不动,植物的芽在冬季停止生长等。
    • 11.
      伯夷之义释义:自己的国家被灭亡后不屈服于新的国家,宁可到山上吃野果,也不吃他新的国家的粮食,这是中国古代真实的故事。
    • 12.
      便宜事释义:⒈谓合乎时势要求的事宜或根据情况应采取的措施。《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太常遣 错 受《尚书》伏生 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説。”《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有便宜事,密疏以闻。”⒉谓不花代价或花很少的代价而得到的好处。如: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天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事!
    • 13.
      六马仰秣释义:六马:古代天子驾车用六匹马;仰秣:马被琴声吸引,仰头欣赏。 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
    • 14.
      前庭悬鱼释义:比喻不吃请,不受贿。
    • 15.
      变质释义:人的思想或事物的本质变得与原来不同(多指向坏的方面转变):蜕化变质。不吃变了质的食物。
    • 16.
      吃劲释义:⒈承受力量:他那条受过伤的腿走路还不吃劲。 肩上东西太重,我可吃不住劲儿了。⒉费劲;吃力:他挑百儿八十斤也并不吃劲。⒊感觉重要或有关系(多用于否定式):这出戏不怎么样,看不看不吃劲。
    • 17.
      吃水释义:⒈吸取水分:这块地不吃水。和面时玉米面比白面吃水。⒉取用生活用水:高山地区吃水困难。⒊供食用的水(区别于洗东西用的水)。⒋船身入水的深度。
    • 18.
      吃素释义:⒈不吃鱼、肉等食物。佛教徒的吃素戒律还包括不吃葱蒜等。⒉比喻不杀伤(多用于否定式):你敢捣乱?告诉你,我的拳头可不是吃素的。
    • 19.
      吃紧释义:⒈(情势)紧张:形势吃紧。 银根吃紧。眼下正是农活儿吃紧的时候。⒉重要;紧要:这事我去不去不吃紧,你不去可就办不成了。先把那些吃紧的地方整修一下,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 20.
      吃顺不吃强释义:犹言吃软不吃硬。

不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祭释义: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隋 唐 日制不一。隋文帝 时一年有四祭,唐 武德 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唐 开元 年后专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明 郑仲夔《耳新·令德》:“萧郡 尊思似 每丁祭,必斋宿学宫。”《儒林外史》第二回:“外祖母道:‘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一幕第一场:“孔子庙每年的丁祭,都是由学生来主持的。”
    • 2.
      三月不知肉味释义: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 3.
      不亏释义:⒈不毁坏。《诗·鲁颂·閟宫》:“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毛 传:“亏、崩皆谓毁坏也。”⒉不削;不衰。《韩非子·说疑》:“敬侯 享国数十年,兵不顿於敌国,地不亏於四邻。”汉 扬雄《长杨赋》:“事罔隆而不杀,物靡盛而不亏。”晋 郭璞《江赋》:“保不亏而永固,禀元气於灵和。”⒊不亏得。元 郑光祖《王粲登楼》第四折:“当日不亏学士大恩,岂有今日!”⒋不吃亏。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不亏!不亏!’在 生宝 想象中,王瞎子 会这样说。”
    • 4.
      不吃烟火食释义: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5.
      不食释义:⒈不吃。⒉指不食之地。
    • 6.
      不食周粟释义:粟:小米,泛指粮食。 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 7.
      不食烟火释义:⒈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⒉指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
    • 8.
      亸神释义:方言。指轻薄少年。郭沫若《黑猫》七:“不打牌不吃酒的时候便是看京戏,学做 成都 的所谓‘軃神’,总是要坐在戏场中的第一排,对于自己所捧的旦角怪声叫好。”巴金《家》二五:“刚才我到学堂来,一路上被一些学生同流氓、軃神跟着。”原注:“軃神,即一些专门调戏妇女的年轻人。”徐复《方言溯源·軃神》:“蜀 人谓流薄不务正业者为軃神,音托何切。軃字亦后出俗体,其本字当由耽来。耽,《玉篇》变体作躭,涉隶书相似而讹。自耽变体为躭,而 蜀 人又别造声近之軃字为之。”
    • 9.
      以咽废飧释义: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 10.
      休眠释义:某些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生命活动几乎到了停止的状态,如蛇到冬季就不吃不动,植物的芽在冬季停止生长等。
    • 11.
      伯夷之义释义:自己的国家被灭亡后不屈服于新的国家,宁可到山上吃野果,也不吃他新的国家的粮食,这是中国古代真实的故事。
    • 12.
      便宜事释义:⒈谓合乎时势要求的事宜或根据情况应采取的措施。《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太常遣 错 受《尚书》伏生 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説。”《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有便宜事,密疏以闻。”⒉谓不花代价或花很少的代价而得到的好处。如: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天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事!
    • 13.
      六马仰秣释义:六马:古代天子驾车用六匹马;仰秣:马被琴声吸引,仰头欣赏。 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
    • 14.
      前庭悬鱼释义:比喻不吃请,不受贿。
    • 15.
      变质释义:人的思想或事物的本质变得与原来不同(多指向坏的方面转变):蜕化变质。不吃变了质的食物。
    • 16.
      吃劲释义:⒈承受力量:他那条受过伤的腿走路还不吃劲。 肩上东西太重,我可吃不住劲儿了。⒉费劲;吃力:他挑百儿八十斤也并不吃劲。⒊感觉重要或有关系(多用于否定式):这出戏不怎么样,看不看不吃劲。
    • 17.
      吃水释义:⒈吸取水分:这块地不吃水。和面时玉米面比白面吃水。⒉取用生活用水:高山地区吃水困难。⒊供食用的水(区别于洗东西用的水)。⒋船身入水的深度。
    • 18.
      吃素释义:⒈不吃鱼、肉等食物。佛教徒的吃素戒律还包括不吃葱蒜等。⒉比喻不杀伤(多用于否定式):你敢捣乱?告诉你,我的拳头可不是吃素的。
    • 19.
      吃紧释义:⒈(情势)紧张:形势吃紧。 银根吃紧。眼下正是农活儿吃紧的时候。⒉重要;紧要:这事我去不去不吃紧,你不去可就办不成了。先把那些吃紧的地方整修一下,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 20.
      吃顺不吃强释义:犹言吃软不吃硬。

不吃造句

1.他这人向来吃软不吃硬,兵车之会恐怕行不通。

2.贫病交加的朱自清,宁肯饿死,也决不吃嗟来之食的骨气,永远值得赞扬。

3.本来好汉不吃眼前亏,但你却故犯众怒,引来非义,真是咎由自取!

4.爸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球迷,每次看球赛时,他都会不吃不喝地看完为止。

5.贫病交加的朱自清,宁肯饿死,也决不吃嗟来之食。

6.他是封建政权的反动头子,可是在生活上却宵衣旰食,经常不吃肉。

7.即使断齑画粥,朱自清也不吃美国配给的面粉。

8.她从来不迟到、不早退、不请假、不吃零嘴、不花零钱,真是个会精打细算的小姑娘。

9.他听信算命先生的话,得病后坚持不吃药,结果病越来越重,差点丧命,人们都说他这是自食其果。

10.我宁可饿着肚子去上学,也不吃垃圾食品。

11.我宁可不吃饭,也要先把作业写完。

12.我去不去不吃紧,你可一定要去。

13.我们不吃那些为了我们而被宰杀的动物。在经历了那么多世事之后,我们现在非常珍惜生命。

14.我宁可挨饿,也不吃那种东西。

15.一吸取足够的营养,注重营养不偏食,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

16.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17.他的数学基础很好,因此学起新知识一点儿也不吃力。

18.但她不吃老本,早已有了未来的宏伟计划。

19.其实水瓶座女孩都吃软不吃硬,要知道水瓶脾气很硬,不会允许别人的不信任和挑战。

20.小明很不听话,不但不写作业而且还不吃饭。

不吃(buc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不吃是什么意思 不吃读音 怎么读 不吃,拼音是bù chī,不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