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笺 [chuán jiān]
1. 谓《诗经》的注解。《诗经》注有汉毛公传与郑玄笺。清马瑞辰有《毛诗传笺通释》。
传笺 引证解释
⒈ 谓《诗经》的注解。 《诗经》注有 汉 毛公 传与 郑玄 笺。 清 马瑞辰 有《毛诗传笺通释》。
传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诗释义:可以入乐的诗。古代与徒诗对言。《史记·佞幸列传》:“延年 善歌,为变新声,而上方兴天地祠,欲造乐诗歌弦之。”宋 程大昌《考古编·诗论二》:“然后知《南》、《雅》、《颂》之为乐诗,而诸《国》之为徒诗也。”章炳麟《文学说例》:“半乐诗,乐诗、史诗混合者也。”参阅 清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诗入乐说》。
- 2.
养日释义:指夏至。白昼最长,故称。养,通“ 羕 ”。《大戴礼记·夏小正》:“时有养日。养,长也。” 孔广森 补注:“﹝ 黄尚书 曰﹞此即《月令》所谓日长至也。”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周南·汉广》“江之永矣”:“《夏小正》‘时有养日’、‘时有养夜’,养亦羕也。”
- 3.
淇奥释义:⒈亦作“淇澳”。淇水 弯曲处。《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毛 传:“奥,隈也。”晋 左思《魏都赋》:“南瞻 淇 澳,则緑竹纯茂。”《宋书·谢灵运传》:“蔑 上林 与 淇 澳,验东南之所遗。”明 张景《飞丸记·发迹锄强》:“淇 澳万竿修,弄纱窗碎影揉,敲风声彻篔簹岫。”一说,为二水名。清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卫风·淇奥》:“《正义》引 陆璣 疏云:‘淇 奥 二水名。’《释文》引《草木疏》曰:‘奥 亦水名。’刘昭《郡国志》注引《博物志》云:‘有 奥水 流入 淇水。’”⒉《诗·卫风·淇奥序
- 4.
补唇释义:修补裂唇。 唐 咸通 中诗人 方干 貌陋兔缺,故有司不与科名,遂隐 会稽 之 镜湖,终身不出。年老时,遇医补唇。后因以“补唇先生”称 方干。见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方干》。清 孙致弥《江行杂诗》:“大义存 晞髮,高风缅 补唇。”方廷楷《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之四:“传笺艷説 分湖 好,惹得 方干 欲补唇。”
- 5.
陔养释义:谓相戒以孝养。语出《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清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小雅·南陔》:“《乐记注》:‘南风,长养之风也。’孝养与长养义正相似,是知《序》言‘孝子相戒以养’者,戒以释陔,养以释南也。”因径指为孝养。
- 6.
黄流释义:⒈指酒。 《诗·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黄流在中。”毛 传:“黄金所以饰流鬯也。”郑玄 笺:“黄流,秬鬯也。”孔颖达 疏:“酿秬为酒,以鬱金之草和之,使之芬香条鬯,故谓之秬鬯。草名鬱金,则黄如金色;酒在器流动,故谓之黄流。”按,传、笺所释不同,此从笺疏。参阅 清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南朝 梁 沉约《梁宗庙登歌》之四:“我鬱载馨,黄流乃注。”宋 陆游《题斋壁》诗:“昼存真火温枵腹,夜挽黄流灌病骸。”章炳麟《訄书·原教下》:“夫黄流之祼,鬱金百叶,酹之以达黄泉。”⒉黄河 之水。唐 韩愈《感二鸟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