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佛老 佛老的意思
lǎo

佛老

简体佛老
繁体
拼音fó lǎo
注音ㄈㄨˊ ㄌ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ó fú bì bó,(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组词】: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组词】: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1) 〔仿佛〕见“仿”。(2) 同“拂”,违背,违反。(1) 同“弼”,辅弼。(1) 同“勃”,兴起。

lǎo,(1)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组词】: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2)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组词】:吴老。老人家。老大爷。(3) 极,很。【组词】:老早。老羞成怒。(4) 老年人。【组词】: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wéi )。(5) 晚年。【组词】:老年。老境。(6) 敬老,养老。【例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 总是,经常。【组词】:老是生病。(8) 原来的。【组词】:老地方。(9) 与“嫩”相对。【例句】:黄瓜长老了。(10)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组词】:老大。老鹰。老倭瓜。(11)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12) 死的讳称。【组词】:老了。(13) 〔老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14) 姓。

基本含义

指老年人虔诚信仰佛教,行为举止端庄,慈悲为怀。

佛老的意思

佛老 [fó lǎo]

1. 佛和老子。也指佛教和道教。

佛老 引证解释

⒈ 佛家和道家的并称。佛家以佛陀为祖,道家以 老子 为祖,故称。

唐 韩愈 《进学解》:“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明 张纶 《林泉随笔》:“晚年用力佛老之学,而著书皆祖其意。”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秦 汉 以后佛老盛行, 中国 才智之士皆驰騖於清净虚无之学。”


国语词典

佛老 [fó lǎo]

⒈ 佛教和道教。因为佛教由释迦牟尼佛创立,而道教尊老子为教主,所以用佛老来代表佛教和道教。


佛老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释道释义:⒈佛教和道教的并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释道·僧道异恩》:“盖 宪宗 於释道二教,俱极崇信如此。”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有卷名“释道”。⒉指僧人和道士。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星灯》:“初八日传为诸星下界,燃灯为祭……观寺释道亦将施主檀越年命星庚记注,於是夕受香仪。”
    • 2.
      黄老释义:黄帝 和 老子 的并称。后世道家奉为始祖。《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申子 之学本於 黄 老 而主刑名。”唐 韩愈《原道》:“黄 老 于 汉,佛于 晋、魏、梁、隋 之间。”宋 陆游《古风》诗之一:“少年慕 黄 老,雅志在山林。”

佛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清浄寂灭释义: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槃寂灭之说。唐 韩愈《原道》:“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浄寂滅者。”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七·屏山诗禅》:“時接佛老之徒,聞其所謂清浄寂滅者,而心悦之。”
    • 2.
      瞽惑释义:迷乱;蛊惑。宋 司马光《闻喜县修文宣王庙记》:“人之言曰:‘古民淳质故可教,今民伪薄故不可教。’是瞽惑之言,不足稽也。”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四年五月》:“今民之师帅,既不能以是为政,乃为魔头者窃取以瞽惑其党,使皆归德于魔,於是从而附益之以邪僻害教之説。”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其间虽尝瞽惑於佛老,而佛老之説,卒亦未能有以胜其功利之心。”
    • 3.
      觝排释义:抵拒排斥。 唐 韩愈《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明 宋濂《徐刻八编·诸子辩》:“其中疏剔觝排,亦窃自谓有一髮之见。”清 王图炳《咏史》:“觝排二氏言,周 情兼 孔 思。”
    • 4.
      顽空释义:⒈佛教语。 指一种无知无觉的、无思无为的虚无境界。⒉对佛老之学的贬称。
佛老是什么意思 佛老读音 怎么读 佛老,拼音是fó lǎo,佛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佛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