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巫 [gōng wū]
1. 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巫召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公巫 引证解释
⒈ 复姓。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巫召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公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耦释义:⒈古代射箭时两人一组谓之一耦。《仪礼·大射》:“一耦揖升如初。”《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射者三耦,公臣不足,取於家臣。家臣,展瑕、展王父(一作 展玉父)为一耦;公臣,公巫,召伯仲、颜庄叔 为一耦;鄫鼓父,党叔 为一耦。”⒉二耜为一耦。⒊一个双数。与“一奇”相对。《朱子语类》卷六五:“天下之万数,出於一奇一耦。”
- 2.
公巫释义:复姓。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巫召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 3.
师人释义:⒈兵士。《左传·宣公十二年》:“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魏书·韩麒麟传》:“后参征南 慕容白曜 军事,进攻 升城,师人多伤。”唐 白居易《与昭义军将士敕书》:“孟之阳 是朕信臣,为国良将,威略可以摄兇孽,慈和可以牧师人。”⒉指占卜、星相等术士。《水浒传》第六一回:“你妇人家省得甚么,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古祸出师人口,必主吉凶。”
- 4.
挟纩释义:⒈披着绵衣。 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左传·宣公十二年》:“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纊。”杜预 注:“纊,绵也。言説(悦)以忘寒。”晋 潘岳《马汧督诔》:“霑恩抚循,寒士挟纊。”明 梅鼎祚《玉合记·逆萌》:“管取春温如挟纊,组练三千。”清 秋瑾《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貔貅海上军容壮,冒雪凌霜如挟纊。”⒉把丝绵装入衣衾内,制成绵袍、绵被。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造绵》:“其治丝餘者,名锅底绵,装绵衣衾内以御重寒,谓之挟纊。”
- 5.
楚庄忧亡释义:⒈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⒉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 6.
楚纩释义:楚 地的丝绵。 《左传·宣公十二年》:“冬,楚子 伐 萧 …… 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纊。遂傅於 萧。”后因以“楚纊”指君上的赐与,有被德感恩之意。南朝 宋 谢庄《谢赐貂裘表》:“臣闻嚬笑不妄,韩 裳勿假;绩以昭庸,楚 纊爰逮。”南朝 梁 江淹《萧骠骑谢被侍中慰劳表》:“楚 纊 越 醪,方兹惭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