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乐府诗 乐府诗的意思
yuèshī

乐府诗

简体乐府诗
繁体樂府詩
拼音yuè fǔ shī
注音ㄩㄝˋ ㄈㄨˇ ㄕ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è yuè yào lào,(1) 地名用字。【例句】: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fǔ,(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组词】:府库。天府。(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组词】:府邸。府第。王府。府上。(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组词】: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4) 国家行政机关。【组词】:政府。官府。(5) 古同“腑”,脏腑。

shī,(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组词】:诗歌。诗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基本含义

乐府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主要以民间的歌谣和民间故事为题材,表达人民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乐府诗的意思

乐府诗 [yuè fǔ shī]

1. 古诗的一种体裁。可入乐歌唱。

乐府诗 引证解释

⒈ 古诗的一种体裁。可入乐歌唱。参见“乐府”。

姚华 《论文后编》:“於是郊祀、鐃歌、鼓吹、琴曲、杂诗之属,先后并起。其隶於乐官者,皆有声可歌,谓之乐府诗,略曰乐府。”


国语词典

乐府诗 [yuè fǔ shī]

⒈ 民间歌谣或可配乐歌唱的诗。参见「乐府」条。


乐府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娘十索释义:原指 隋 代乐妓 丁六娘 所作的乐府诗。每首末句有“从郎索衣带”、“从郎索花烛”等语,本十首,故称“十索”。今存四首。
    • 2.
      上之回释义:乐府 汉《铙歌》歌曲名。 因首句‘上之回’三字而得名。回,指 回中宫,曾被 匈奴 烧毁,武帝 元封 四年,复通 回中道,并数出游幸。歌辞当为赞美此事而作。参阅《乐府诗集》卷十六及 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唐 陈子良《上之回》诗:“承平重游乐,詔蹕《上之回》。”
    • 3.
      东市释义:⒈东面的市场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乐府诗集.木兰诗》⒉:刑场。汉代在长安东市处决死刑犯,后来泛称刑场为东市身送东市。--南朝齐.丘迟《与陈伯之书》
    • 4.
      丝发释义:⒈如丝之发。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三》:“宿昔不梳头,丝髮被两肩。”⒉犹丝毫。形容细微。《后汉书·南匈奴传》:“往者虽有和亲之名,终无丝髮之効。”《魏书·律历志上》:“臣年垂七十,日就衰頽,恐一朝先犬马,竟无丝髮之益。”宋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尝自谓於圣人之道,有丝髮之见焉。”明 唐顺之《送邑令李龙罔擢户部主事序》:“丝髮无耗於国,而百万有益於民者,凡四五条。”⒊指细微事物。《晋书·庾羲传》:“臣受恩奕世,思尽丝髮。”宋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以进药石为虚言,以陈丝髮为供职。”清 唐
    • 5.
      乌夜啼释义:⒈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名。 《旧唐书·音乐志二》:“《乌夜啼》,宋 临川王 义庆 所作也。元嘉 十七年,徙 彭城王 义康 於 豫章。义庆 时为 江州,至镇,相见而哭,为帝所怪,徵还宅,大惧。妓妾夜闻乌啼声,扣斋閤云:‘明日应有赦。’其年更为 南兗州 刺史,作此歌……今所传歌似非 义庆 本旨。”又为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⒉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乌夜啼引》引 唐 李勉《琴说》:“《乌夜啼》者,何晏 之女所造也。初,晏 繫狱,有二乌止於舍
    • 6.
      乐圣释义:⒈《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时科禁酒,而 邈 私饮至於沉醉。校事 赵达 问以曹事,邈 曰:‘中圣人。’达 白之 太祖,太祖 甚怒。度 辽 将军 鲜于辅 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 性脩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因以“乐圣”谓嗜酒。唐 李适之《罢相作》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⒉乐于圣道。汉 扬雄《法言·问明》:“天乐天,圣乐圣。”⒊谓乐逢圣世。《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后晋群臣酒行歌》:“歌时兼乐
    • 7.
      乐府双璧释义: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 8.
      云中释义:⒈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宋 柳永《玉蝴蝶》词:“云中鼓吹,游徧 蓬莱。”⒉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宋 严参《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⒊比喻朝廷。明 高启《寓感》诗之十六:“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云中奏《咸池》。”⒋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 9.
      云歌释义:⒈《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一·卿云歌》宋郭茂倩题解:“《尚书大传》曰:‘舜将禪禹,於时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后因用“云歌”指帝王祭祀、庆典时的颂歌。⒉响遏行云之歌。⒊指高歌。
    • 10.
      云车风马释义:《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练时日》:“灵之车,结玄云……灵之下,若风马。”后用“云车风马”指神仙的车乘。
    • 11.
      云飞释义:⒈云阵飞行。《艺文类聚》卷六九引 南朝 梁简文帝《答萧子云上飞白书屏风书》:“非观触石,已觉云飞。”元 袁桷《客舍书事》诗之七:“云飞疑到地,草长不知春。”⒉指雨云兴起。《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祭方丘乐章》:“雨零感节,云飞应序。”唐 柳宗元《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日出 扶桑,云飞 苍梧。”⒊在云中飞行。高飞。晋 左思《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张罗沮泽,不覩鸿鴈云飞。”吕向 注:“张网草泽而不覩鸟之高飞。”唐 杜牧《雁》诗:“万里衔芦别故乡,云飞雨宿向
    • 12.
      五五释义:⒈《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 ”五五相乘为二十五,汉 时因用以代称三年之丧。《隶释·汉堂邑令费凤碑》:“菲五五,縗杖其未除。”《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遭离母忧,五五断仁。”⒉二十五。《鹖冠子·度万》:“五音六律稽从身出,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六六三十六以为岁式。”陆佃 注:“五五,五其音之五也。”《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老臣慺慺,愿国家同祚於 轩辕 之五五,而未及 周文 之二五,用为伊邑。”此谓 黄帝 有子二十五人。⒊以五为行列。《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艳歌何尝行》:“飞来双
    • 13.
      五正释义:⒈射仪用的五色箭靶,正中朱色,依次向外为白、苍、黄、玄诸色。《周礼·夏官·射人》:“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乐以《騶虞》,九节五正。”郑玄 注:“五采之侯,即五正之侯也。正之言正也,射者内志正,则能中焉。画五正之侯,中朱,次白,次苍,次黄,玄居外。”汉 张衡《东京赋》:“张大侯,制五正。”《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大射登歌》:“巾车整三乏,司裘饰五正。”⒉五行官长。《左传·隐公六年》:“翼 九宗五正 顷父 之子 嘉父 逆 晋侯 于 随。”杜预 注:“五正,五官之长。”孔颖达 疏:“言五官之长者,谓於
    • 14.
      井床释义:即井栏。语本《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牀,金瓶素綆汲寒浆。”唐 唐彦谦《红叶》诗:“薜荔垂书幌,梧桐坠井牀。”宋 陆游《秋思》诗:“黄落梧桐覆井牀,莎根日夜泣寒螿。”
    • 15.
      井牀释义:即井栏。语本《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牀,金瓶素綆汲寒浆。”唐 唐彦谦《红叶》诗:“薜荔垂书幌,梧桐坠井牀。”宋 陆游《秋思》诗:“黄落梧桐覆井牀,莎根日夜泣寒螿。”
    • 16.
      介雅释义:古代乐府诗的一种。 《隋书·音乐志上》:“上寿酒,奏《介雅》,取《诗》‘君子万年,介尔景福’也。”
    • 17.
      他心释义:别的打算;异心。《战国策·赵策一》:“知伯 曰:‘兵箸 晋阳 三年矣,旦暮当拔之而饗其利,乃有他心?不可,子慎勿復言。’”《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有所思》:“双珠玳瑂簪,用玉绍繚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上:“靖 曰:‘此 君集 反耳。今中夏乂安,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矣。而求尽臣之术者,是将有他心焉。’”郭希仁《从戎纪略》:“若彼不去,即有他心无疑,当另设法办理。”
    • 18.
      伊州释义:⒈曲调名。商调大曲。《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天寳 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一·伊州》引《乐苑》:“《伊州》,商调曲,西京 节度 ﹝盖﹞嘉运 所进也。”唐 白居易《伊州》诗:“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 小玉 唱《伊州》。”宋 张先《减字木兰花》词:“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明 陆采《明珠记·饮药》:“鸳鸯綉带抛何处,一曲《伊州》泪万行。”⒉州名。古称 昆吾,本 隋 伊吾郡,唐 改置 伊州,又名 西州。故城在今 新疆 哈密县。《旧唐书·地理志三》:“伊
    • 19.
      伯益释义:⒈舜 时 东夷 部落的首领,为 嬴 姓各族的祖先。 相传 伯益 助 禹 治水有功,禹 欲让位於 益,益 避居 箕山 之北。见《书·舜典》、《孟子·万章上》。《竹书纪年》卷上:“﹝ 夏 帝 启 ﹞二年,费侯 伯益 出就国……六年,伯益 薨,祠之。”⒉晋 鼓吹曲名。傅玄 制。见《晋书·乐志下》。词见《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四·伯益》。
    • 20.
      何尝行释义:乐府相和歌辞名。古乐府有《艳歌何尝行》,三国 魏 曹丕 亦有同名之作。均见《乐府诗集》卷三九。
乐府诗是什么意思 乐府诗读音 怎么读 乐府诗,拼音是yuè fǔ shī,乐府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乐府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