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 [shuāng diào]
1. 商调乐律名。
3. 填词之格式。词之由前后两阙相叠而成者,谓之“双调”,有前后同段、换头与前后不同之分;仅一段者谓之“单调”。
双调 引证解释
⒈ 商调乐律名。
引《新唐书·礼乐志十二》:“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七商。”
唐 杜牧 《早春赠军师薛判官》诗:“弦管开双调,花鈿坐两行。”
⒉ 填词之格式。词之由前后两阙相迭而成者,谓之“双调”,有前后同段、换头与前后不同之分;仅一段者谓之“单调”。
国语词典
双调 [shuāng diào]
⒈ 词曲的宫调,为十二调之一。
引《宋史·卷七一·律历志四》:「夹钟之宫为中吕宫,仲吕商为双调。」
⒉ 一阕词由上下二片合成者,称为「双调」。如踏莎行、虞美人等。
双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幺令释义: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六幺》、《绿腰》。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其词为双调九十四字,仄韵。⒉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者,字数与词牌或南曲都不同;属仙吕宫者,字数与词牌相同,句读略异;都用在套曲中。京剧亦有《六幺令》,系吹打曲牌,无唱词,多用于官员上朝、回府时。
- 2.
东风第一枝释义:⒈词牌名。 双调一百字。仄韵。一般为前段九句,后段八句;亦有前段十句、后段八句者。用韵亦略有别。共有四体。参阅《词谱》卷二八。⒉曲牌名。
- 3.
临江仙释义:⒈词牌名。 本为唐教坊曲名,多用以咏水仙,故名。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皆用平韵。⒉曲牌名。南曲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六十字体半阕同。用作引子。
- 4.
九宫十三调释义:南曲宫调诸调式的总称。 正宫、中吕、南吕、黄钟、仙吕、越调、商调、双调、仙吕入双调为九宫,加上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羽调、合为九宫十三调。
- 5.
于飞乐释义:⒈词牌名。 一名鸳鸯怨曲,双调,七十二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卷十六。⒉曲牌名。高平调。见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 6.
五供养释义:⒈佛教密宗指涂香、供花、烧香、饭食、灯明等五种供养物。参阅《苏悉地羯啰经》卷上。⒉曲牌名。双调,四十九字。
- 7.
人月圆释义:⒈词牌名。又名青衫湿。始创于宋王诜,因其词中有“人月圆时”句,故名。双调四十八字,有平韵、仄韵两体。⒉曲牌名。南曲大石调、北曲黄钟宫均有同名曲牌。字数与词牌不同。
- 8.
何满子释义:⒈唐玄宗时著名歌者。又名何满。⒉舞曲名。何,也写作“河”。以歌者何满子而得名。⒊词牌名。单调六言六句,共三十六字,或第三句多一字;又双调七十四字。均平韵。见清万树《词律》卷二。
- 9.
侧犯释义:⒈犹冒犯。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诘病》:“怕腰身触污了柳灵精,虚嚣侧犯了花神圣。”⒉词牌名。 唐 人以宫犯羽为侧犯。 宋 周邦彦 创为此调。双调,七十七字,仄韵。亦有七十六字者。
- 10.
入塞释义:⒈乐府《横吹曲》名。 内容多写军人从边塞返归的情景。⒉词调名。调名本古乐府横吹曲《入塞》辞,双调,五十二字。参阅《词谱》卷九。
- 11.
八六子释义:词牌名。双调平韵,起八十八字至九十三字,共六体。
- 12.
八声甘州释义:⒈词牌名。 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唐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⒉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 13.
六丑释义:词牌名。双调一百四十字,仄韵,宋 周邦彦 创制。
- 14.
六州歌头释义:词牌名。本《鼓吹曲》,六州为 唐 之 伊、凉(梁)、甘、石、氐(熙)、渭,每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后用为词牌。双调平仄韵互叶,一百四十三字。音调悲壮,多以写吊古之词。《词谱》卷三八谓以 贺铸 的“少年侠气”一首为定体。
- 15.
凄凉犯释义:亦作“凄凉调”。词牌名。又名《瑞鹤仙影》。双调九十三字,仄韵。
- 16.
凌波曲释义:⒈唐天宝时乐曲名。 ⒉淩波曲:唐乐曲名。⒊词牌名。又名《醉太平》、《四字令》、《醉思凡》等。双调三十八字,平韵。又一体四十五字,仄韵。
- 17.
减字木兰花释义:⒈词牌名。 ⒉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
- 18.
凤凰台上忆吹箫释义:词牌名。又名《忆吹箫》。取传说中 萧史 与 弄玉 吹箫引凤的故事为名。双调,九十五字至九十七字。共有六体。前段皆十句,四平韵;后段九至十一句,四或五平韵。
- 19.
凤凰阁释义:⒈华美的楼阁。⒉词牌名。双调,六十八或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⒊曲牌名。商调引子。
- 20.
十三调释义:南曲十三种乐调的合称。南曲曲牌分属仙吕宫、羽调、黄钟宫、商调、正宫、大石调、中吕宫、般涉调、道宫、南吕宫、越调、小石调、双调十三个宫调。其中有九个宫调为戏曲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