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金壶 金壶的意思
jīn

金壶

简体金壶
繁体金壺
拼音jīn hú
注音ㄐㄧㄣ ㄏ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īn,(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组词】:黄金。金子。金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组词】: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组词】:现金。基金。挥金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例句】: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①钲声;②钟声)。金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例句】:金兰(友情深)。金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瓯(①盛酒器;②喻疆土完整)。金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组词】:金鱼。金乌(太阳)。金龟。金丝猴。(8) 中国朝代名。【组词】:金代。(9) 姓。

hú,(1) 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组词】:茶壶。酒壶。喷壶。油壶。(2) 像壶的形状或出水状态的东西。【例句】:壶铃(举重辅助器械之一,形状像水壶)。(3) 姓。

基本含义

指贵重的酒器或酒坛。也用来形容人的美酒佳肴。

金壶的意思

金壶 [jīn hú]

1. 铜壶的美称。

2. 黄金酒壶。

4. 为酒壶之美称。

金壶 引证解释

⒈ 铜壶的美称。参见“刻漏”。

晋 陆机 《漏刻赋》:“挈金壶以南罗,藏幽水而北戢。”
唐 崔液 《蹋歌词》:“金壶催夜尽,罗袖舞寒轻。”
后蜀 毛熙震 《更漏子》词:“烟月寒,秋夜静。漏转金壶初永。”

⒉ 黄金酒壶。

《晏子春秋·杂上十九》:“景公 游于 纪,得金壶。”

⒊ 为酒壶之美称。

唐 韩翃 《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玉佩迎初夜,金壶醉老春。”
宋 曾巩 《降龙》诗:“凝寒堕指热侵骨,一宴百盏倾金壶。”


国语词典

金壶 [jīn hú]

⒈ 铜壶。一种古代漏壶计时器。

《文选·鲍照·翫月城西门解中诗》:「肴干酒未缺,金壶启夕沦。」
宋·欧阳修〈踏莎行·碧藓回廊〉词:「密约如期,前欢未便,看看掷尽金壶箭。」

⒉ 酒器。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景公游于纪,得金壶。」
唐·韩翃〈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玉佩迎初夜,金壶醉老春。」


金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凡几释义:共计多少。 宋 刘克庄《水龙吟·寿赵癯斋》词:“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然数百年来,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几。”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沙三》:“虎邱 繁华甲天下,酒楼歌榭,画舫灯船,每岁破家其中者,不知凡几。”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六:“因没有户籍竟无资格入学的失学儿童,正不知凡几。”
    • 2.
      刻汁释义:据 晋 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载,浮提国 献 神通、善书 二人,出肘间四寸金壶,内贮黑汁如淳漆,佐 老子 撰《道德经》,“昼夜精勤,形劳神倦。 及金壶汁尽,二人刳心沥血,以代墨焉。”后因以“刻汁”谓人治学精勤刻苦。
    • 3.
      学使释义:即学政。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学使謁文庙,一诸生讲《孟子·明堂章》……学使击节曰:‘一读语意已明,不必更讲矣!’”清 袁枚《新齐谐·龙护高家堰》:“乾隆 二十七年,学使 李公 因培 科考 淮安。”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辛学使》:“近时学使……整飭士习,扶植单寒,以 辛公 从益 为最。”参见“学政”。
    • 4.
      昏瞶释义:⒈谓眼睛昏花。 清 李渔《凰求凤·先醋》:“我七旬已过,适当谢事之年,昏瞶双眸,不辨屏间雀影。”⒉糊涂;认识模糊。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瞶,便已流入恶念。”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医理》:“后检方书,明 有莱菔可解参毒之説,何昏瞶一至此耶!”⒊迷糊;昏迷。明 张敬修 等《文忠公行实》:“已而天子闻太师不粥,遣中使问太师天下大计。太师迷惑昏瞶。”清 东轩主人《述异记·托体复生》:“吾乃 嘉兴 北门外某姓之女,年十七,尚未适人,偶患病昏瞶,似一梦然,今始甦醒。”《狮子吼》第二回
    • 5.
      昼漏释义:谓白天的时间。漏,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汉 荀悦《汉纪·成帝纪四》:“上素康壮无疾病,向晨欲起,因失音不能言,昼漏十刻而崩。”唐 元稹《春六十韵》:“昼漏频加箭,宵暉欲半弓。”宋 杨亿《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玉輅天行健,金壶昼漏长。”明 黄溥《闲中古今录摘抄》:“《少保于公行状》载 景泰 七年 西湖 水竭,为公不祥之兆似矣,何不载是年七月间,昼漏当申刻之末,慧星如洗箒状,微见於西方?”
    • 6.
      略约释义:⒈简略配制。宋 乐史《杨太真外传》上:“上命棃园弟子略约词调,抚丝竹,遂促 龟年 以歌。”⒉约略。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熙朝财赋》:“里中诸前辈,过访先君,各述熙朝盛事,与夫财用丰嗇之原,今犹略约识之。”
    • 7.
      绸缪未雨释义:《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户。 ”孔颖达 疏:“毛 以爲自説作巢至苦,言己及天之未陰雨之時,剥彼桑根以纏綿其牖户,乃得成此室巢。”后以“綢缪未雨”或“未雨綢繆”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水患诗》:“消遣殘冬易,綢繆未雨難。”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當此綢繆未雨之時,爲興學育才之事,若追亡救火之急,猶恐其不能以立國也。”参见“未雨綢繆”。
    • 8.
      蠲租释义:免除租税。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六:“由是推之,唐 初以前,必皆有蠲租故事,中世方不然。”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熙朝财赋》:“宫中诸费,不及 明 季十分之一,故蠲租减赋,史不絶书,而库藏充裕。”《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乾隆 时,虏最贪诈,恶租税厚敛,有黷货之名,且不能不归诸府库,乃时时蠲租以市惠。”
    • 9.
      讽劝释义:讽喻劝勉。 《后汉书·班固传上》:“固 感前世 相如、寿王、东方 之徒,造构文辞,终以讽劝,乃上《两都赋》,盛称 洛邑 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呼梦么》:“其家人忧之,请以 陆生 事演成《梦呼么》十有六折,以资讽劝。”朱自清《国文教学·论朗读》:“作者在清华大学一个集会里也试过 浑家先生 的《奉劝大爷》(二十五年二月三日《立报》),那是讽劝 胡汉民 先生的。”
    • 10.
      金壶墨释义:晋 王嘉《拾遗记·周灵王》:“浮提 之国,献神通善书二人,乍老乍少,隐形则出影,闻声则藏形。出肘间金壶四寸,上有五龙之检,封以青泥,壶中有墨汁如淳漆,洒地及石,皆成篆隶科斗之字。记造化人伦之始……及金壶汁尽,二人刳心沥血,以代墨焉。”后因以指精良之墨。
    • 11.
      青泥释义:⒈古时用以封缄文书、器皿的青色粘土。 《东观汉记·邓训传》:“又知 训 好以青泥封书……还过 赵国 易阳,并载青泥一穙,至 上谷 遗 训。”晋 王嘉《拾遗记·夏禹》:“禹 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於前,玄龟负青泥於后…… 禹 所穿凿之处,皆以青泥封记其所,使玄龟印其上。”《云笈七籤》卷七:“时出金壶四寸,上有五龙之检封以青泥。”⒉相传神仙服食的一种泥浆、泥土。晋 葛洪《神仙传·王烈》:“石中有一穴口,径阔尺许,中有青泥流出如髓。烈 取泥试丸之……气如粳米饭,嚼之亦然。”《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金壶(jin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金壶是什么意思 金壶读音 怎么读 金壶,拼音是jīn hú,金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金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