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额 正额的意思
zhèngé

正额

简体正额
繁体正額
拼音zhèng é
注音ㄓㄥˋ 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é,(1) 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组词】:额头。额角(jiǎo )。(2) 牌匾。【组词】:门额。匾额。(3) 规定数量。【组词】:额数。额外。定额。余额。超额。空额。

基本含义

指人的额头端正,形容人品正直、端庄、庄重。

正额的意思

正额 [zhèng é]

1. 正式规定的数额。

正额 引证解释

⒈ 正式规定的数额。

清 薛福成 《叙疆臣建树之基》:“餉源以地丁、漕政、盐政、关税釐金为大宗,地丁有正额、耗羡、租粮三款。”


正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倾家荡産释义:亦作“倾家败產”。谓丧失全部家产。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互市钱粮委官支使,已经开除明白,復行追赔,致令各官倾家荡产。”清 昭槤《啸亭杂录·关税》:“以正额亏缺为名,日加苛敛,以致商贾倾家荡产,裹足不前。”《红楼梦》第四八回:“为这点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为!”老舍《神拳》第一幕:“官司不能打!输赢全得倾家荡产。”孙犁《白洋淀纪事·游击生活一星期》:“你见到过因为遭横祸而倾家败产的人家么?”
    • 2.
      加耗释义:⒈古代在租税正额以外加收的损耗费。五代 后唐 明宗 时,凡民间纳米,每石加收二升,谓之雀鼠耗。五代 后汉 时 王章 又增至二斗,名为省耗。参见《新五代史·汉臣传·王章》。⒉指白银交换中加补的损耗量。郑观应《盛世危言·铸银》:“﹝纹银﹞用之于市肆,则耗损颇多,有加耗,有贴费,有减水,有折色,有库平、湘平之异,漕平、规平之殊。”
    • 3.
      地蛛科释义:与较常见的蜘蛛不同,这种蜘蛛有四个书肺并且触肢的动作范围几乎是平行的(不像人用餐时拿筷子的交错形式),看照片中之地蛛科Sphodros rufipes容易看出,触肢的应用方向是从上往下,而不是斜的。因此这亚目的蜘蛛从前之拉丁语名称是Orthognathidae,即“正额”的意思。
    • 4.
      官耗释义:旧时征收田赋,于正额之外加收若干,名义上是弥补耗损,称官耗。
    • 5.
      实廪释义:⒈充实粮仓。 《后汉书·樊宏传论》:“分地以用天道,实廪以崇礼节。”《南齐书·崔祖思传》:“籍税以厚国,国虚民贫;广田以实廪,国富民赡。”唐 刘禹锡《贺赦表》:“恤刑已责,实廪蠲徭。”⒉指正额廪生。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监生选正官》:“近年准贡事起,初犹以实廪,十年科举三次者加纳,既而甫补廪,未科举者亦滥觴矣。”
    • 6.
      市茶释义:宋代鄂州咸宁茶租正额外的无名科敛。
    • 7.
      正入释义:赋税的正额收入。《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元年》:“播 领盐铁,诛求严急,正入不充而羡餘相继。”胡三省 注:“正入,谓岁入有正额者。”
    • 8.
      泛秩释义:亦作“泛秩”。指正额外的官吏。
    • 9.
      耗米释义: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额外加征的部分。明 陈士元《俚言解》卷二:“耗米之名,起自 五代 周 显德 年。詔云:漕运自 晋 汉 以来,不给斗耗,纲吏多以亏欠抵死,自合每石给耗一斗。至 宋 詔止絶之。今之俗,则里胥或藉耗米名色害及纳户矣。”《清文献通考·国用五》:“耗米每正额米一石,江 南加徵三斗,浙江 四斗。”参见“耗羡”。

正额(zheng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正额是什么意思 正额读音 怎么读 正额,拼音是zhèng é,正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