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渌波 渌波的意思

渌波

简体渌波
繁体淥波
拼音lù bō
注音ㄌㄨˋ ㄅㄛ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ù,(1) 水清。【组词】:渌水。渌波。(2) 〔渌水〕水名,在中国湖南省。(3) 古同“漉”,渗滤。

bō,(1) 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组词】:波浪。波涛。波澜。波光。波纹。波荡。推波助澜。波及(影响到,牵涉到)。(2) 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组词】:电波。光波。超声波。波长。波段。波速。波谱。

基本含义

形容水面波浪起伏不定,波澜壮阔。

渌波的意思

渌波 [lù bō]

1. 清波。

渌波 引证解释

⒈ 清波。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南唐 李璟 《摊破浣溪沙》词之一:“回首渌波三 楚 暮,接天流。”
清 龚自珍 《同年生徐编修斋中夜集书卷尾》诗:“崑山 翰林召词客,酒如渌波灯如雪。”


渌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亚岁释义:冬至。三国 魏 曹植《冬至献袜颂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唐 皎然《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诗:“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盛事》:“冬至谓之亚岁,官府民间,各相庆贺,一如元日之仪。吴中 最盛,故有肥冬瘦年之説。”清 钱谦益《冬至日感述示孙爱》诗:“乡人重亚岁,羔黍荐履长。”
    • 2.
      南浦释义:⒈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王逸 注:“愿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南朝 梁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唐 李贺《黄头郎》诗:“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王琦 注引 曾益 曰:“南浦,送别之地。”清 曹寅《登署楼适培山至用东坡真州诗韵同赋》:“西风晴十日,南浦别经年。”⒉词牌名。唐《教坊记》有《南浦子》曲,宋 词则借旧曲名另制新调。双调,分一百零二字平韵及一百零五字仄韵两体。宋 人多填仄韵词。参
    • 3.
      厌代释义:特指帝王逝世。唐 人因避 太宗 李世民 讳,改“世”为“代”。后遂沿用下来。唐 舒元舆《桥山怀古》诗:“轩辕 厌代千万秋,渌波浩荡东南流。”宋 范仲淹《遗表》:“昨自 明肃 厌代之后,陛下奋权之初,首承德音,占预謤列。”《明史·后妃传一·孝肃周太后》:“自 英皇 厌代,予正位 长乐,宪宗 皇帝以天下养,二十四年犹一日。”
    • 4.
      渌波释义:清波。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南朝 梁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唐 李璟《摊破浣溪沙》词之一:“回首渌波三 楚 暮,接天流。”清 龚自珍《同年生徐编修斋中夜集书卷尾》诗:“崑山 翰林召词客,酒如渌波灯如雪。”

渌波(lub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渌波是什么意思 渌波读音 怎么读 渌波,拼音是lù bō,渌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渌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