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 liǎo,(1) 明白,知道。【组词】:明了。一目了然。(2) 完结,结束。【组词】:完了。了结。(3)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组词】:看不了。办得了。(4)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了得!(1)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组词】:写完了。(2)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组词】:刮风了。
le liǎo,(1) 明白,知道。【组词】:明了。一目了然。(2) 完结,结束。【组词】:完了。了结。(3)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组词】:看不了。办得了。(4)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了得!(1)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组词】:写完了。(2)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组词】:刮风了。
1. 心里明白;清清楚楚;通达。
例不甚了了。
心中了了。
勾画了了。——明·魏学洢《核舟记》
英[know clearly; understand;]
⒈ 聪慧;通晓事理。
引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小时了了者,至大亦未能奇也。”
《宋书·恩倖传·戴法兴》:“大将军 彭城王义康 於尚书中觅了了令史,得 法兴 等五人。”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小时了了大时佳,五岁孩童已足夸。”
清 唐孙华 《忆颐儿时就婚外家》诗:“了了自小时,长大或恐否。”
⒉ 明白;清楚。
引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有发 前汉 时冢者,人犹活……问 汉 时宫中事,説之了了,皆有次序。”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明明金鹊镜,了了玉臺前。”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
巴金 《关于长生塔》:“朋友来信说,他读这本书,不很了了,拿给孩子读,孩子也说不懂。”
⒊ 拍打谷物用的一种农具。
引《释名·释用器》:“枷……或曰了了,以杖转於头。故以名之也。”
按, 毕沅 疏:“了,今本譌作丫。”
⒈ 聪明慧黠。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⒉ 明白、清楚。
引唐·李白〈秋浦歌〉:「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例如:「不甚了了」。
近明晰
⒊ 清理。
例如:「了了亏空。」
⒋ 语尾助词。有非常之意。
例如:「白了了」。
1.他对这个会议的重要性不甚了了。
2.他虽然小时了了,却因没有好好栽培,日后一事无成。
3.这最后一件事办完就一了百了了。
4.一去世,他的苦恼就一了百了了。
5.人死后,人们和他过去的恩恩怨怨也就一了百了了。
6.由于众口难调,这个议案只得不了了之。
7.办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善始善终,而不能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8.就因为你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让人受不了,以致每段恋情都不了了之。
9.原则问题应当辩论清楚,不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不了了之。
10.这件事,确实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我们只得不了了之。
11.这件事情群众意见很大,恐怕不会不了了之。
12.我回家去了三年,外面的事情,不甚了了。
13.他俩极要好,前天突然闹翻,听说为工作上什么意见不合,此中缘故我也不甚了了。
14.他对股市的游戏规则不甚了了。
15.对于他们单位的具体情况,我也不甚了了。
16.这个问题我也不甚了了,怎么能去教人?
17.他随心所欲地泛泛而读,故对许多经典书籍不甚了了。
18.但是,人们对多样性的演化过程却不甚了了。
19.请别再东施效颦,乱唱一气,我的耳朵快受不了了。
20.在树林间突然传来了了一段娓娓动听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