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象 [tú xiàng]
1. 画像;描绘。
3. 画成的人物形象;肖像。
图象 引证解释
⒈ 画像;描绘。
引汉 王充 《论衡·雷虚》:“如无形,不得为之图象。”
《后汉书·列女传·叔先雄》:“为 雄 立碑,图象其形焉。”
⒉ 画成的人物形象;肖像。
引《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故身著图象,名垂后世。”
蔡元培 《美术的起原》:“由静的美术,过渡到动的美术,是舞蹈,可算是活动的图象。”
国语词典
图象 [tú xiàng]
⒈ 描绘形象。南朝梁·刘勰也作「图像」。
引《文心雕龙·谐隐》:「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品物。」
《六部成语注解·礼部》:「图象谶纬之书占治乱:图象,以画图像形也。」
⒉ 肖像,人物形象。也作「图像」。
引《三国志·卷七·魏书·臧洪传》:「昔晏婴不降志于白刃,南史不曲笔以求生,故身著图象,名垂后世。」
图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重缓冲释义:一种图象处理技术。
- 2.
乾文车释义:饰有天文图象的车辆。
- 3.
十二章释义:古代天子之服绘绣的十二种图象。 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称上六章;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称下六章。《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汉 郑玄 注:“《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繢,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希绣。’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孙诒让 正义:“日也,月也,星也,山也,龙也,华虫也,六者画以作绘,施於衣也;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也,黼也,黻也,此六者紩以为绣,施之於裳也。”清 恽敬《十二章图说序》:“古者十二章之制始於 轩辕,著
- 4.
宗彝释义:⒈宗庙祭祀所用酒器。⒉指天子祭服上所绣虎与蜼的图象。因宗彝常以虎、蜼为图饰,因以借称。蜼,一种长尾猿猴,古人传说其性孝。⒊即蜼。一种长尾猿猴。古人以其形绣于衮服。
- 5.
常车释义:仪仗车。 以车上插有画着日月图象的大常旗,故名。
- 6.
干文车释义:饰有天文图象的车辆。
- 7.
形图释义:图象,图画。
- 8.
搨本释义:⒈书画真迹的影摹本。 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下:“太宗 为 秦王 日,见搨本惊喜,乃贵价市 大王 书《兰亭》,终不至焉。”⒉把碑刻、铜器等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象捶搨下来的纸本。清 恽敬《与陈蓟庄言事》:“承示 絳州《重修孔子庙记》……今坊中有全碑搨本,视此本更下,可校对整齐之。”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汉刻美人》:“汉 书画多拙,此独巧妙,惜未得搨本观之也。”鲁迅《<朝花夕拾>后记》:“但现在手头既没有搨本,也没有《金石萃编》,不能查考了。”
- 9.
斿旐释义:泛指有饰物与图象的旗帜。
- 10.
日旗释义:亦作“日旂”。 绘有太阳图象的旗。
- 11.
日月旗释义:古代帝王仪仗中绘有日月图象的旗。
- 12.
狮子壶释义:缀有狮子图象的箭壶。
- 13.
狮子补释义:旧时官服上缀有狮子图象的徽饰。补,又称补子,指官服的前胸及后背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图象徽饰,是官品的标志。明 清 两代官服文官绣鸟,武官绣兽。“狮子补”为武官二品的标志。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武弁僭服》:“景泰 四年,锦衣指挥同知 毕旺,疏援 永乐 旧例,谓环卫近臣,不比他官,概许麟服……至於狮子补,又不特卑秩武人,今健儿荷刀戟者,无不以为常服,偶犯令輒和衣受缚,宛转於鞭挞之下,少顷,即供役如故。孰知一二品采章,辱褻至此。”《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这褂子上钉的可是狮子补子,这不是武二品吗?”
- 14.
象载释义:⒈即象车。 ⒉悬起图象以揭露秘事。⒊佛经的代称。
- 15.
赤文释义:红色图象。古代谶纬家谓帝王受命的祥瑞。
- 16.
革轨释义:古代占卜术。 术士取人生年月日时。配以《易》图象附会人事以占验吉凶。清 黄宗羲《前乡进士泽望黄君圹志》:“﹝ 黄泽望 ﹞冥搜博览,天官、地誌、金石、筭数、卦影、革轨、艺术、杂学,盖无勿与予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