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网罗 网罗的意思
wǎngluó

网罗

简体网罗
繁体網羅
拼音wǎng luó
注音ㄨㄤˇ ㄌㄨ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ǎng,(1) 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组词】:鱼网。网罗。网开一面(喻用宽大的态度来对待)。网漏吞舟(喻法令太宽,使坏人漏网)。(2) 形状像网的东西。【组词】:电网。发网。(3) 像网一样的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组词】:网点。通信网。天罗地网。(4) 用网捕捉。【例句】:网到一条大鱼。(5) 像网似的笼罩着。【例句】:眼睛里网着红丝。

luó,(1) 捕鸟的网。【组词】:罗网。(2) 张网捕捉。【例句】: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组词】: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组词】:罗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组词】:绢罗。(6) 用罗筛东西。【组词】:罗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组词】:罗绮。罗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脶”。(10) 姓。

基本含义

指广泛搜集、聚集、收集。

网罗的意思

网罗 [wǎng luó]

1. 捕捉鱼和禽兽的用具,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 a net for catching fish or birds; trap; ]

2. 多方面地搜求、招致。

网罗人才。

[ enlist the services of; ]

3. 比喻法律,法网。

[ law; ]

网罗 引证解释

⒈ 捕捉鸟兽的工具。

《淮南子·兵略训》:“飞鸟不动,不絓网罗。”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高飞畏鴟鳶,下飞畏网罗。”
宋 苏轼 《次韵答邦直子由》:“闻道鵷鸿满台阁,网罗应不到沙鸥。”
清 顾炎武 《一雁》诗:“塞上愁书信,人间畏网罗。”

⒉ 比喻像网的笼罩物。

唐 李山甫 《又代孔明哭先主》诗:“尽驱神鬼随鞭策,全罩英雄入网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这种骗术,直是妖魔鬼怪都逃不出他的网罗。”
曹禺 《日出》第一幕:“她认定自己所习惯的种种生活的方式,是最残酷的桎梏,使她即使怎样羡慕着自由,也难以逃出自己的环境的网罗。”

⒊ 以网捕物。

唐 元稹 《蜘蛛诗》序:“巴 蜘蛛大而毒,其甚者,身边数寸,而踦长数倍其身,网罗竹柏尽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内湖珠兆》:“因网罗之,得蚌径尺。”

⒋ 比喻法网。

《韩非子·解老》:“好用其私智而弃道理,则网罗之爪角害之。”
唐 司空曙 《酬张芬有赦后见赠》诗:“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
宋 欧阳修 《<江邻几文集>序》:“其间又有不幸罹忧患,触网罗,至困阨流离以至。”
鲁迅 《<二心集>序言》:“谨案在‘清党’以后的党国里,讲共产主义是算犯大罪的,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 中国。”

⒌ 搜罗;包容。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近自託於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盖纪者纲纪庶品,网罗万物,考篇目之大者,其莫过於此乎!”
宋 苏轼 《谢王内翰启》:“此圣人所以网罗天下之逸民,追復先王之旧迹。”


国语词典

网罗 [wǎng luó]

⒈ 捕捉鱼鸟的器具。

汉·桓宽《盐铁论·通有》:「设机陷,求犀象,张网罗,求翡翠。」
唐·韩愈〈鸣雁〉诗:「江南水阔朝云多,草长沙软无网罗。」

⒉ 比喻法令、法网。

唐·司空图〈酬张芬赦后见寄〉诗:「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

⒊ 搜求、罗致。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

包罗 包括


网罗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包括释义: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项,不可偏轻偏重。 我说“大家”,自然包括你在内。
    • 2.
      包罗释义:包括(指大范围):民间艺术包罗甚广,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完的。

网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祭释义:致祭,奠祭。《史记·周本纪》:“九年,武王 上祭於毕。”《后汉书·苏竟传》:“毕为天网,主网罗无道之君,故 武王 将伐 紂,上祭于毕,求助天也。”《红楼梦》第十四回:“﹝ 北静王 ﹞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丧上祭,如今又设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
    • 2.
      九城释义:指京都。旧时京都多设城门九座,故称。北周 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图》诗:“长影临双闕,高层出九城。”唐 贾至《勤政楼观乐》诗:“银河帝女下三清,紫禁笙歌出九城。”康有为《东事战败》诗:“臺 人号泣 秦檜 歌,九城謡谍遍网罗。”老舍《茶馆》第三幕:“老裕泰 开了六十多年,九城闻名。”
    • 3.
      乡会释义:⒈旧时在京同乡官吏及文人的集会。 宋 赵昇《朝野类要·馀记》:“诸处士、大夫同乡曲并同路者,共在朝及在三学,相聚作会曰乡会。若同榜及第聚会,则曰同年会。”⒉乡试与会试的并称。清 姚鼐《方侍庐先生墓志铭》:“恶世俗所奉讲章及乡会闈墨,禁其徒不得寓目。”胡朴安《<中国文学史>序》:“纂‘六经’,兼收诸儒之説;开四库,网罗列代之书。又復设乡会之科,创鸿词之举。”
    • 4.
      云罗释义:⒈如网罗一样遍布上空的阴云。⒉高入云天的网罗。⒊比喻组成包围圈的军队。⒋轻柔如云的丝绸织品。⒌形容盛多。
    • 5.
      优洽释义:⒈广被,遍及。汉 焦赣《易林·家人之泰》:“仁德优洽,恩及异域。”优洽,一本作“履洽”。南朝 宋 颜延年《赭白马赋》:“武义粤其肃陈,文教迄已优洽。”⒉谓卓异而广博。南朝 梁 王筠《昭明太子哀册文》:“总贤时才,网罗英茂。学穷优洽,辞归繁富。”《北齐书·杜弼传》:“卿才思优洽,业尚通远,息栖儒门,驰骋玄肆。”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张说》:“张説 文思清新,艺能优洽。”⒊优厚。《陈书·杜稜传》:“稜 歷事三帝,竝见恩宠。末年不预征役,优游京师,赏赐优洽。”《隋书·裴蕴传》:“即日拜开府仪同三司,礼赐优洽。
    • 6.
      几几释义:⒈犹几乎。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前入魔鬼之网罗,几几地狱,今登光明之善域,赫赫天堂。”清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余年十五六,即学为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及方法》:“其失业者,固沦落而受天演之淘汰,即有业者亦以工价之贱,几几不能生存於社会矣。”⒉犹几许。前蜀 贯休《山居》诗之二二:“自古浮华能几几,逝波终日去滔滔。”⒊安重貌。《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朱熹 集传:“安重貌。”一说,鞋头尖而上翘。宋 叶适《祭陈君举中
    • 7.
      协意释义:⒈合成一种意义。宋 徐度《却扫编》卷中:“掌兵则忠果、雄勇、宣力;外臣则纯诚、顺化。每以二字协意,或造或因,取为美称。”⒉犹同心。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庆元二年戒饬场屋付叶翥已下御笔》:“惟赖卿辈协意悉心,精加衡鉴,网罗实才。”明 沉德符《野获编·日本》:“丁 为此谋,与勘事科臣 徐涵碧 者协意。”
    • 8.
      博学鸿词释义:即博学宏词。 清 康熙、乾隆 年间重设,因避 乾隆 讳而改为博学鸿词科。也称博学鸿儒。清 薛福成《庸庵文编·应诏陈言疏》:“诚法 圣祖 高宗 遗意,特举制科,则非常之士,闻风兴起。其设科之名,或称博学鸿词,或称贤良方正,或称直言极諫。”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昔 圣祖 高宗 两开博学鸿词,网罗俊良,激厉后进。”详“博学宏词”。
    • 9.
      博揽释义:广为延揽,广为网罗。
    • 10.
      吟情释义:诗情;诗兴。宋 赵师秀《秋色》诗:“幽人爱秋色,祇为属吟情。”宋 戴复古《昭武太守与李贾严羽共观前辈诗》之八:“诗本无形在窈冥,网罗天地运吟情。”元 张可久《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杨驹儿墓园》曲:“放吟情,写新声,寄春鶯,明年来此赏清明。”
    • 11.
      地网释义:⒈地上的网罗。比喻危难凶险的境地。⒉比喻对敌人的包围圈。⒊指用作防御工事的壕堑水沟。
    • 12.
      尽入彀中释义:彀中:弓箭射程以内,比喻牢笼、圈套。 尽数网罗,全部就范。
    • 13.
      引鸟释义:引诱野鸟入网罗的驯鸟。亦比喻引人上钩的人。
    • 14.
      张理释义:⒈张开(网罗)加以修治。 ⒉理睬。
    • 15.
      憎命释义:憎恶命运(亨通)。语出 唐 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杨伦 笺注:“文人多遭困躓,反似憎命之达者,即诗能穷人意。”明 孙柚《琴心记·狱中哀泣》:“文章憎命欲如何,始信无阶有网罗。”《花月痕》第二回:“祖士雅 气概激昂,桓子野 性情悽惻,痴珠 兼而有之。文章憎命,对策既摈於主司,上书復伤乎执政。”参见“文章憎命”。
    • 16.
      招贤纳士释义: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 17.
      招降纳叛释义:招收接纳敌方投降、叛变过来的人。现多指网罗坏人,结党营私。
    • 18.
      搜抉释义:亦作“搜刔”。 搜求选择。五代 齐己《移居》诗:“欲问存思搜抉妙,几联诗许敌《三都》。”宋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近世士人纂类经史,缀辑时务,谓之策括,待问条目,搜抉略尽,临场剽窃,窜易首尾。”明 归有光《送县大夫杨侯序》:“顷者患税籍之紊,豪猾缘以飞走,莫詰其端,侯 为之按亩出税,搜刔伏匿,深为百年之计。”清 黄宗羲《传是楼藏书记》:“先生之门生官吏徧於天下,随其所至,莫不网罗坠简,搜抉緹帙。”
    • 19.
      搜采释义:⒈搜采亦作“搜採”。搜求采集。《宋书·志序》:“其有漏闕,及 何氏 后事,备加搜采,随就补缀焉。”《宋书·后废帝纪》:“兴言多士,常想得人。可普下牧守,广加搜採。”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文字》:“许慎 特加搜采,九千之文始备。”明 宋濂《进<元史>表》:“故上自 太祖,下迄 寧宗,靡不网罗,严加搜采。”清 曾国藩《送江小帆视学湖北序》:“余乃别思一搜采之术,无啟弊之竇,而有补教之旌者。”孙犁《澹定集·烬馀书札》:“非如名人之搜采古物,冒充书法家也。”⒉蒐採:蒐采亦作“蒐採”。搜集。清 叶廷琯《吹网录·石林
    • 20.
      收恤释义:收容救济。《战国策·赵策三》:“其社稷之不能恤,安能收恤 藺、离石、祁 乎?”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令戒饰官吏,网罗贤才,收恤都市贫民。”

网罗(wangl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网罗是什么意思 网罗读音 怎么读 网罗,拼音是wǎng luó,网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网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