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边 [xǐ biān]
1. 将犯人流放边境服劳役。古代的一种刑罚。
徙边 引证解释
⒈ 将犯人流放边境服劳役。古代的一种刑罚。
引《汉书·陈汤传》:“汤 前有讨 郅支单于 功,其免 汤 为庶人,徙边。”
《后汉书·安帝纪》:“乙亥,詔自 建初 以来,诸祅言它过坐徙边者,各归本郡,其没入官为奴婢者,免为庶人。”
国语词典
徙边 [xǐ biān]
⒈ 一种古代的刑罚。把囚犯放逐到边地。
引《汉书·卷七〇·陈汤传》:「汤前有讨郅支单于功,其免汤为庶人,徙边。」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乙亥,诏自建初以来,诸祅言它过坐徙边者,各归本郡。」
徙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携将释义:扶持;携带。 《后汉书·邓训传》:“黎阳 故人,多携将老幼,乐随 训 徙边。”《三国志·魏志·曹休传》:“休 年十餘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 江 至 吴。”清 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村酒与山蔬,一一自携将。”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特十餘年来,介绍无已,而究其所携将来归者,乃又捨治饼饵守囹圄之术而外,无他有也。”
- 2.
沈废释义:⒈亦作“沉废”。谓埋没在下层,不被起用。《北史·序传》:“﹝ 李季凯 ﹞坐兄事,与母弟俱徙边,久之,会赦免。遂寓居 晋阳,沉废积年。”《旧唐书·萧复传》:“縉 憾之,乃罢 復 官,沉废数年,復 处之自若。”宋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夫人才乏於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⒉谓久病不愈而不能做事。宋 叶适《夫人陈氏墓志铭》:“比寡居而病风湿,沉废逾二十年,夫人常顺听,无悲戚。”
- 3.
流徙释义:⒈到处流动转移,没有安定的生活。⒉流放:流徙边远。
- 4.
还归释义:⒈返回。应劭《风俗通·怪神》引《管子》:“齐公 出於泽,见衣紫衣,大如轂,长如辕,拱手而立。还归,寝疾,数月不出。”汉 王充《论衡·恢国》:“孝明 加恩,则论徙边;今上宽惠,还归州里。”《西游记》第七七回:“老孙 还归本洞,称王道寡,耍子儿去罢。”清 顾炎武《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淞江 亭畔坐垂纶,还归被褐出负薪。”⒉归顺,归附。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昔 袁术 僭逆,王诛将加,则 庐江 太守 刘勋,先举其郡,还归国家。”⒊归还。《金瓶梅词话》第九九回:“当时统制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