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fēn fèn,(1) 区划开。【组词】: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组词】: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组词】:分会。分行(háng )。(4) 散,离。【组词】: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 辨别。【组词】:区分。分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组词】:二分之一。(7) 一半。【例句】: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组词】: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组词】: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 料想。【例句】:“自分已死久矣”。(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组词】:知识分子。
1. 军队的驻地。
2. 分封之地;领地。
3. 地区,地段。
4. 犹地位。
6. 犹地步。
⒈ 军队的驻地。一本作“分地”。
引《尉缭子·分塞令》:“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地分,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
⒉ 分封之地;领地。
引《汉书·高帝纪下》:“又加惠於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儗,亡上下之分。”
《北史·宕昌传》:“姓别自为部落,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摄, 宕昌 即其一也。”
⒊ 地区,地段。
引宋 苏辙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江 湖 诸路,自来皆係出米地分。”
《元史·河渠志一》:“沧州 地分,水面高於平地,全藉隄隁防护。”
⒋ 犹地位。
引唐 杜甫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述庵书》:“若夫 江 浙 学差,皆三品以上大员,出膺任使,地分既高,卓然自立。”
⒌ 犹地步。
引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我直捱到这地分,在野店荒村,被疾病缠身,举目也那无亲,只有你你你 张仪 是故人。”
⒈ 分封的土地。即领地。
引《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儗,亡上下之分。」
《北史·卷九六·宕昌传》:「姓别自为部落,酋师皆有地分,不相统摄,宕昌即其一也。」
⒉ 区域、地段。
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天晓诸人入市》:「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亦各分地分,日间求化。」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这几日于山顶上观见中原地分,旺气非常,当有真命活世。」
⒊ 地步、情况。
引元·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呀!我直挨到这地分,在野店荒村,被疾病缠身,举目也那无亲。」
1.这家伙坐地分赃,发了一笔横财。
2.这本小说紧紧围绕“小”与“大”的关系,从正反两个方面,丝丝入扣,入情入理地分析,令人信服。
3.在那里,反对党和多数党坐地分赃。
4.那时候,小炼钢厂在那个地方星星点点地分布着。
5.部队上种种客观原因,造成许多牛郎织女两地分居。
6.他们两地分居,只能凭书信遥寄红豆相思之情。
7.老赵精辟地分析了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小李感叹地说:“真是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8.我们要客观地分析一下眼前的形势,不能只凭主观想象。
9.离自然很大。掌握了写对子的本事,也有好处。要写对子,就要很仔细地分析每一个字。
10.这件案子非常离奇,我们要好好地分析研究。
11.当遇到伪造的或欺骗性的文件,或者有欺诈交易时,无论如何,都要对待问题科学地分析。
12.报告人透彻地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
13.考试中所获得的信息,客观地分析学习中的得失,使今后的学习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14.请你系统地分析一下事件的来龙去脉。
15.由于工作上的种种客观原因,他们夫俩不得不牛郎织女似的两地分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