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乌丝栏 乌丝栏的意思
lán

乌丝栏

简体乌丝栏
繁体烏絲欄
拼音wū sī lán
注音ㄨ ㄙ ㄌㄢ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wū wù,(1) 指“乌鸦”。【例句】: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2) 黑色的。【组词】:乌亮。乌云。(3) 无,没有。【组词】:化为乌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5) 同“呜”,呜乎。(6) 姓。

sī,(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组词】: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组词】:铁丝。菌丝。肉丝。游丝。(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组词】: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组词】:情丝。愁丝。(6) 指弦乐器。【例句】: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lán,(1) 遮拦的东西。【组词】:栏杆。木栏。石栏。(2) 养家畜的圈(juàn )。【组词】:牛栏。栏厩。(3) 报刊或广播、电视按内容、性质划分的版面或专门的时间;亦指出版物版面的部位。【组词】:栏目。专栏。新闻栏。(4) 纸、书、织物上的格子。【例句】:朱丝栏(旧时有红色格子的绢素)。(5) 表格中区分项目的格子。【组词】:备注栏。

基本含义

指文章或诗词的意境或修辞手法,纤细而精致。

乌丝栏的意思

乌丝栏 [wū sī lán]

1. 亦作“乌丝阑”。

3. 指上下以乌丝织成栏,其间用朱墨界行的绢素。后亦指有墨线格子的笺纸。

乌丝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乌丝阑”。指上下以乌丝织成栏,其间用朱墨界行的绢素。后亦指有墨线格子的笺纸。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宋 亳 间,有织成界道绢素,谓之乌丝栏、朱丝栏。”
宋 袁文 《瓮牗闲评》卷六:“黄素细密,上下乌丝织成栏,其间用朱墨界行,此正所谓乌丝栏也。”
宋 陆游 《雪中怀成都》诗:“乌丝阑展新诗就,油壁车迎小猎归。”
清 黄景仁 《岁暮怀人》诗:“乌丝阑格鼠鬚描,爱我新诗手自抄。”


国语词典

乌丝栏 [wū sī lán]

⒈ 画于卷册或织于绢素的黑色界格。

明·蒋防《霍小玉传》:「遂取绣囊,出越姬乌丝栏素缣三尺以授生。」


乌丝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丝释义:⒈黑丝。⒉即乌丝栏。
    • 2.
      乌丝行释义:即乌丝栏。
    • 3.
      乌丝阑释义:见“乌丝栏”。
    • 4.
      乌阑释义:即乌丝栏。清 周亮工《书影》卷一:“正统 间,周伯器 年九十,修《杭州志》,灯下书蝇头字,界画乌阑,不折纸为范,毫髮不爽。”参见“乌丝栏”。
    • 5.
      冷金牋释义:亦作“冷金笺”。 即冷金纸。宋 陆游《秋晴》诗:“韞玉砚凹宜墨色,冷金牋滑助诗情。”清 金农《卢郡掾官斋销夏即事有赠》诗之三:“冷金牋上五言多,才子偏教鬢已皤。”清 余怀《板桥杂记·雅游》:“此记须用冷金笺,画乌丝栏,写《洛神赋》小楷。”
    • 6.
      鼠衔姜释义:明 朱国桢《涌幢小品·竹轩》:“﹝ 徐本 ﹞独嗜书,每得一书,手自披对,缺板脱字,则界乌丝栏纸,乞善书者补之。笑谓人曰:‘吾犹老鼠搬生薑,劳无用也。’”后以“鼠衔薑”形容劳而无用。

乌丝栏(wusil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乌丝栏是什么意思 乌丝栏读音 怎么读 乌丝栏,拼音是wū sī lán,乌丝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乌丝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