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丽 [fù lì]
1. 〈书〉依附;附着:无所附丽。
附丽 引证解释
⒈ 附着;依附。
引《文选·左思<魏都赋>》:“而子大夫之贤者,尚弗曾庶翼等威,附丽皇极。”
李善 注:“言不曾与众庶翼戴上者,等其威仪,而附著於大中之道也。”
唐 张九龄 《与李让侍御书》:“而慈亲在堂,如日将暮,遂乃甘心附丽,乘便归寧。”
《金史·杨伯雄传》:“君子受知於人当以礼进,附丽奔走,非素志也。”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谈话》:“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国语词典
附丽 [fù lì]
⒈ 依附。
引《宋书·卷二·武帝本纪中》:「刘毅叛换,负衅西夏,凌上罔主,志肆奸暴,附丽协党,扇荡王畿。」
《文选·左思·魏都赋》:「附丽皇极,思禀正朔。」
附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丽明释义:⒈《易·睽》:“説而丽乎明。”后以“丽明”指附丽于人之明德。⒉谓文辞优美畅达。
- 2.
丽玄释义:附丽于天空。
- 3.
桂父释义: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汉 刘向《列仙传·桂父》:“桂父 者 象林 人也,色黑而时白时黄时赤。南海 人见而尊事之。常服桂及葵。”晋 左思《吴都赋》:“桂父 练形而易色,赤须 蝉蜕而附丽。”唐 皎然《赋颜氏古今一事得晋仙传送颜逸》诗:“曾看 颜 氏传,多记 晋 时仙。却忆 桐君 老,俱还 桂父 年。”明 夏完淳《郭景纯<游仙>》诗:“桂父 攀玉华,山图呼碧落。”
- 4.
瀍涧释义:瀍水 和 涧水 的并称。东周 以来的古都 洛阳(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瀍水 直穿城中,涧水 环其西,故多以二水连称谓其地。唐 孟浩然《题李四十庄兼赠綦毋校书》诗:“左右 瀍 涧 水,门庭 緱氏山。”明 夏完淳《燕问》:“磽瘠险阻,古为战区,不足以荣华 瀍 涧,附丽皇极也。”清 顾炎武《将远行作》诗:“朝驰 瀍 涧 宅,夕宿 殽 函 都。”
- 5.
特然释义:⒈特立貌。《隶释·汉小黄门谯敏碑》:“敏 不附丽同类,年垂耳顺,而官簿不进,恐是特然不羣者。”⒉特别。《朱子语类》卷七六:“似此等处特然好。”《朱子语类》卷一一三:“从前但觉寸进,不见特然之效。”⒊特地。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弟兄七岁不同席,今日特然对兄白,岂不以是非为戒?”明 叶宪祖《鸾鎞记·合鎞》:“相公特然问及,必有缘故。”
- 6.
离从释义:附丽,跟随。
- 7.
练形释义:方士修炼形体,以求超脱成仙。 《文选·左思<吴都赋>》:“桂父 练形而易色,赤须 蝉蜕而附丽。”刘逵 注引《列仙传》:“桂父,象林 人也。常服桂叶,以龟脑和之,颜色如童,时黑时白时赤,南海 人曾事之累世。”晋 张华《博物志》卷四:“《神农经》曰:上药养命,谓五石之练形,六芝之延年也。”南朝 宋 颜延之《庭诰》:“为道者盖流出於仙法,故以练形为上……练形之家,必就深旷,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所以还年却老,延华驻彩。”
- 8.
贞丽释义:牢固地附丽。
- 9.
赤须子释义:传说中的神仙名。 汉 刘向《列仙传·赤须子》:“赤须子,丰 人也。丰 中传世见之,云 秦穆公 时主鱼吏也。数道 丰 界灾害水旱,十不失一……好食松实、天门冬、石脂。齿落更生,髮墯再出。服霞絶后,遂去 吴山 下十餘年,莫知所之。”亦简称“赤须”。《文选·左思<吴都赋>》:“桂父 练形而易色,赤须 蝉蜕而附丽。”李善 注:“言此人等仙,如蝉之脱壳。”
- 10.
起废释义:⒈重新建树、恢复已被废置的事和物。《史记·太史公自序》:“孔子 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宋 苏轼《濠州七绝·四望亭》:“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鶩换新铭。”明 宋濂《四明佛陇禅寺兴修记》:“禪师既至,升座説法已,环顾而嘆,且曰:‘起废吾之责也,四辈其无忧。’”⒉重新起用已被贬黜的官吏。宋 苏轼《送程建用》诗:“今年闻起废,鲁 史復光景。”金 王若虚《臣事实辨》下:“柳子厚 附丽小人以待罪天子,所谓自貽伊戚者,安於流落可也,而乃刺讥怨懟,曾无责己之意,其起废之説,悲鸣可怜。”明
- 11.
起龙释义:⒈开始奏笙。 龙,指乐器龙笙。⒉谓使龙腾起而行雨。⒊旧建筑物多附丽以龙形装饰,称“起龙”。
- 12.
躐跻释义:谓越级上升。宋 陆游《转太中大夫谢表》:“恩书驰驛,躐躋四品之崇。”《明史·金献民传》:“全 等足不履行阵而坐论首功,身不隶公家而躐躋显秩。”《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开庆元年》:“章鑑 高铸 尝与 丁大全 同官,倾心附丽,躐躋要途。”
- 13.
軵靡释义:附丽,依附。
- 14.
附丽释义:依附;附着:无所附丽。附丽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