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速 [mǐn sù]
1. 敏捷;迅速。
敏速 引证解释
⒈ 敏捷;迅速。
引《晋书·车胤传》:“﹝ 车胤 ﹞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庶几 文思敏速, 何 尤苦思迟。”
郭沫若 《羽书集·持久抗战的必要条件》:“交通如发生阻碍,后继部队的增援如欠敏速,必然是要影响到整个的战局。”
敏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艺释义:⒈亦作“一蓺”。 “六艺”之一。指经学的一种。《史记·儒林列传》:“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敏速》:“天宝 中,汉州 雒县 尉 张涉 应一艺,自举日试万言,须中书考试。”宋 曾巩《读书》诗:“古人至白首,搜穷败肝肠,仅名通一艺,著书欲煌煌。”⒉谓一种才能或技艺。《后汉书·邓禹传》:“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蓺。”《诗话总龟·艺术》引 宋 李颀《古今诗话》:“唐 世一艺,如 公孙大娘 舞剑,曹刚 琵琶,米嘉荣 歌,皆见於 唐 贤诗
- 2.
覆棋释义:⒈指棋下过后,重新按原来下的顺序逐步演布,以验得失。 《北齐书·河南王孝瑜传》:“﹝ 孝瑜 ﹞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⒉泛称下棋。唐 许浑《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诗:“僧舍覆棋消白日,市楼赊酒过青春。”宋 陆游《闲趣》诗:“溪边唤客闲持钓,灯下留僧共覆棋。”参见“覆局”。
- 3.
赐第释义:⒈赏赐宅第;赏赐的宅第。《晋书·贺循传》:“循 羸疾不堪拜謁,乃就加朝服,赐第一区,车马牀帐衣褥等物。”清 吴伟业《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之七:“城中赐第书千卷,祠下丰碑柳十围。”⒉谓赐及第。宋 高承《事物纪原·学校贡举·唱名》:“《宋朝会要》曰:‘雍熙 二年三月十五日,太宗 御 崇政殿 试进士,梁顥 首以程试上进,帝嘉其敏速,以首科处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赐及第。’唱名赐第,盖自是为始。”《辽史·圣宗纪》:“以 瀋州 节度副使 张杰 为节度使,其皇城进士 张人纪、赵睦 等二十二人入朝,试以诗赋,皆
- 4.
造牓天释义:亦作“造榜天”。 唐 光启 二年时,对六月酷暑发榜之日的戏称。《新唐书·陆扆传》:“始,其举进士时,方迁幸,而六月牓出。至是,每甚暑,它学士輒戏曰:‘造牓天也。’以讥 扆 进非其时。”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造榜天》:“折榜时,谓造榜天。唐 陆扆 攻文辞,敏速若注射,其举进士时方过,幸而六月榜出,至是甚暑,他学士輒戏曰:‘造榜天也。’盖讥 扆 进非其时。”
- 5.
重迟释义:迟钝;迟缓;很不敏捷。《荀子·修身》:“卑溼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杨倞 注:“重迟,宽缓也。”《汉书·杜周传》:“周 少言重迟,而内深次骨。”颜师古 注:“迟谓性非敏速也。”汉 袁康《越绝书·计倪内经》:“不先蓄积,士卒数饥,饥则易伤,重迟不可战。”宋 惠洪《冷斋夜话·靓禅师溺流诗》:“渡溪,溪涨,靚 重迟,为溪流所陷。”明 文徵明《送侍御吴公还朝诗叙》:“然公重迟自将,不事搏击,而能达一方之急。”
- 6.
雕靡释义:⒈犹华丽。《南史·蔡景历传》:“景歷 属文,不尚雕靡,而长於叙事,应机敏速,为当时所称。”《旧唐书·顺宗纪》:“綵舰雕靡。”《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六年》:“自 景德 后,文士以雕靡相尚,从易 独自守不变。”⒉彫靡:奢靡浪费。《北史·邢邵传》:“但事不两兴,须有进退,以臣愚量,宜罢尚方彫靡之作,颇省 永寧 土木之功,并减 瑶光 材瓦之力,兼分石窟鐫琢之劳,及诸事役非世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