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 [běn bù]
1. 司令部,总部。
英[ headquarters; ]
2. 说话人所隶属的部。
英[ this ministry; ]
本部 引证解释
⒈ 原隶属处。
引《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然廼者以来,犹有饿死衢路,无人收识。良由本部不明,籍贯未实,廩恤不周,以至於此。”
⒉ 指本人管辖的地区。
引唐 刘禹锡 《同州谢上表》:“今本部灾荒,物力困涸,忝为长吏,敢不竭诚。”
⒊ 国土的中心部分,内地。
引毛泽东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今天不同了, 日本 帝国主义者已经显示他们要向 中国 本部前进了,他们要占领全 中国。”
⒋ 犹总部。
引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八:“我的意思是仍然以 汉口 为本部,而于 武昌 设立支部。”
⒌ 藏语。官长。
引刘克 《央金》:“一天,在尘土飘浮的大路上驰来了一个金珠玛米的本部。”
国语词典
本部 [běn bù]
⒈ 机关的主体、中心部分。
引《三国演义·第九回》:「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
例如:「参谋本部」。
本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楹释义:⒈房屋正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礼记·投壶》:“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賔就筵。”汉 刘向《九叹·愍命》:“戚 宋万 於两楹兮,废 周 邵 於遐夷。”唐 顾况《酬本部韦左司》诗:“况 与二三子,列坐分两楹。”⒉《礼记·檀弓上》:“殷 人殯於两楹之间。”后亦以“两楹”借指停放棺柩、举行祭奠之所。《公羊传·定公元年》:“正棺於两楹之间,然后即位。”晋 陆机《挽歌》之一:“舍爵两楹位,启殯进灵轜。”宋 黄庭坚《司马文正公挽词》之一:“日者倾三接,天乎奠
- 2.
保题释义:向上推荐,以使其得到提拔任用。《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少保便将修城一事,批了下来:责成 萧云仙 用心经理,候城工完竣之后,另行保题议叙。”《清会典事例·吏部·满洲铨选》:“嘉庆 六年议准,刑部司员各缺,仍照旧例。如有三缺,二咨吏部銓选,一留本部保题。”
- 3.
典雇释义:典押出雇。《元典章·刑部五·烧埋》:“宋换儿 已正典刑,据家属处合徵烧埋银五十两。既是在家母老子幼,止有妻 阿徐 侍养,乞化过日,别无折挫,亦无以次可以典雇人口,依准本部所拟,免徵施行。”
- 4.
冰案释义:旧时官方公文信函称收函的机关为冰案。 清 林则徐《咨覆两广总督批示义律禀案稿》:“据 英吉利国 领事 义律,於本月初十日上省,十一日子刻具有夷禀一件,业经本部堂明白批示,并咨明冰案。”太平天囯 黄彭年《代刘蓉函稿》之三:“各军锅、帐、鎗、炮,陆续解到,已分飭委员转解各军。前承飭解两月餉银及 魏琴堂 所解之五万两,现在分起匀拨飭领,另牘奉达冰案。”
- 5.
友军释义:与本部队协同作战的部队。
- 6.
墙里开花释义:二成绩不受本部门重视。
- 7.
墙里开花墙外香释义:比喻自己人做出了成绩,内部还不知道,外面的人倒先知道了。也比喻成绩不受本部门重视,却为其他部门赏识。
- 8.
客将释义:⒈客籍将领。⒉指不隶属于本部之将。⒊泛指书吏衙役。
- 9.
小末释义:⒈使非根本部分处于不重要地位。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十指》:“强榦弱枝,大本小末,则君臣之分明矣。”⒉寻常;细微。宋 钱易《南部新书》己:“丞郎已上词头,下至两省闕下吏,谓之大除改。今南人之谚,谓小末之事曰:你大除改也。”元 无名氏《替杀妻》第一折:“嫂嫂你是个良人良人宅眷,不是小末小末行院。”元 朱庭玉《梁州第七·妓门庭》套曲:“端的不曾见兀的般真行院,虽是个女流辈,然住在花街柳陌,小末的谁及。”⒊杂剧中扮男青少年的角色。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小末同倈儿上][小末诗云]每日山中打虎归,窝弓
- 10.
尾声释义:⒈某些乐曲、乐章的基本部分结束后的结尾部分。 ⒉文学作品情节的组成部分之一。多指作品的最后一部分,交代故事的结局,或说明故事结束后人物的状况。在多幕剧中,指末一幕以后的一场戏,多用以展示人物的命运、事件发展的远景,有时也用以表现故事的结局。⒊指事情的结束阶段。
- 11.
广播站释义:我国有线广播的基层组织。是广播电台的辅助和补充。县、区、乡以及机关、部队、学校等一般均有设置。某些中、小城市也有广播站。它除有选择地转播各地广播电台节目外,还可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特点,灵活地安排节目,迅速、及时地播送消息。
- 12.
房地释义:⒈宋 代户部检法所掌事之一部分。《宋史·职官志三》:“﹝检法﹞掌凡本部检法之事,设科有三……曰房地:掌诸州楼店务房廊课利、僧道免丁钱及土贡献物。”⒉房屋及其地基的统称。《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禁令》:“﹝ 乾隆 ﹞四十六年覆准:旗人卖买房地,如有赴 大兴、宛平 二县私税民契,照违。”
- 13.
抚集释义:安抚聚集。《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今 操 远在 河北,新破诸 袁,抚集 幽 冀,未暇东顾。”《晋书·刘宣载记》:“观其性质,足能抚集本部。”《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二年》:“殿中侍御史 濮斗南 言 浙 四郡民生荡析,乞抚集流离,蠲减秋赋。”
- 14.
日録释义:⒈史书记事的一种体例。记其事并记其时日。《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汉 何休 注:“於所闻之世……大夫卒,无罪者日録,有罪者不日,略之。”⒉指史官按日的记录。《宋史·周常传》:“陛下於灾暾可畏之候,暂停进对,亦人情之常;若著为定令,则必记於日録,传之史笔。”⒊犹日记。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山谷 晚年作日録,题曰《家乘》。”阿英《敌后日记·<庙湾纪程>序》:“余自五月三十一日,离 泰州 前来军部……诸凡海陆河川,风雨晦暝,艰辛苦难,无不饱经。故抵达军本部 亭子港 以后,遂
- 15.
本位主义释义: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 16.
本兵释义:⒈最重要的兵器。 汉 蔡邕《答诏问灾异》:“武库,禁兵所藏国家之本兵也。”⒉本部军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以 刘表 大将 文聘 为 江夏 太守,使统本兵。”⒊执掌兵权。《新唐书·姚崇传》:“崇 建言:‘臣事 相王,而夏官本兵,臣非惜死,恐不益王。’乃召改春官。”宋 曾巩《枢密迁官加殿学士知州制》:“某忠加惠和,德操惟邵,先帝所遗,以辅朕躬,当国本兵,庶言惟允。”清 方以智《通雅·官制四》:“唐虞 时兵政兼于刑官,未有专司,至 仲康 始命 胤侯 掌六师,是本兵之官始于 夏 也。”⒋见“本兵府”。
- 17.
本官释义:⒈原任官职。 相对于后之兼职而言。南朝 梁 任昉《<王文宪集>序》:“太祖 崩,遗詔以公为侍中尚书令,镇国将军。永明 元年,进号卫将军。二年,以本官领 丹阳 尹。”《北齐书·鲜于世荣传》:“后主 幸 晋阳,令 世荣 以本官判尚书右僕射事,贰 北平王 北宫留后。”《隋书·赵才传》:“化及 忿 才 无言,将杀之,三日乃释。以本官从事,鬱鬱不得志。”⒉指本部门的主管官员。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待制自如本品,无职则随本官在庶官班中,皆繫皂带。”《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原来 王太 昔年因误触了本官
- 18.
本部释义:(机构、组织等)主要的、中心的部分:校本部。 公司本部。
- 19.
毒素美容释义:用含“蛇毒”、“蜂毒”等物质的化妆品美容,日本部分女性为求美丽找捷径,热衷购买“毒素化妆品”,成了标准的“蛇蝎美人”。
- 20.
淩风释义:乘风。晋 葛洪《抱朴子·任命》:“故康衢有角歌之音,鼎俎发凌风之迹。”唐 顾况《酬本部韦左司》诗:“安得凌风翰,肃肃宾天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