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甲 [zhòng jiǎ]
1. 指重兵。
重甲 引证解释
⒈ 指重兵。
引《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其(指 吴 )鋭兵尽於 齐,重甲困於 晋,而王制其敝,此灭 吴 必矣。”
⒉ 双层的甲衣。
引《战国策·赵策二》:“今重甲循兵,不可以踰险。”
《文选·张协<七命>》:“断浮翮以为工,絶重甲而称利。”
李周翰 注:“重甲,兵之两重亦得断之。”
《隋书·王辩传》:“辩 时身被重甲,败兵前后相蹈藉,不能復上马,竟溺死焉。”
《隋书·权武传》:“武 少果劲,勇力絶人,能重甲上马。”
重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衢释义:⒈指今 浙江 衢县。因县境有 三衢山,故称。唐 罗隐《寄三衢孙员外》诗:“小敷 文伯见何时,南望 三衢 渴復饥。”宋 杨万里《过安仁市得风挂帆》诗:“何人道是 三衢 远,挂起东风十幅蒲。”《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昔 宋 时 三衢 守 宋 产瞻 以书答状元 留梦炎。”清 吴伟业《高凉司马行》:“三衢 橘柚 广州 柑,梦绕江南与海南。”⒉泛指通衢。三,言其多。《管子·轻重甲》:“昔者 桀 之时,女乐三万人,晨噪於端门,乐闻於三衢,是无不服文绣衣裳者。”
- 2.
克敌弓释义:良弓名。 南宋 绍兴 年间 韩世忠 据神臂弓改造而成。“其发可至百步,其劲可穿重甲”,成为对付 金 人铁骑的精良兵器。见 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三、《宋史·兵志十一》。一说本于 徽宗 时知 雄州 和诜 所上制胜强远弓(亦称凤凰弓),见 宋 岳珂《桯史》卷五。
- 3.
垦田释义:⒈开荒耕地。《管子·轻重甲》:“今君躬犁垦田,耕发草土,得身穀矣。”《清史稿·简仪亲王德沛传》:“治 苗疆 宜劝垦田,置学校,并諭令植树。”⒉已开垦的田地。《国语·周语中》:“道无列树,垦田若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詔下州郡检覈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
- 4.
屋粟释义:古代税名。 《周礼·地官·旅师》:“旅师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郑玄 注:“屋粟,民有田不耕,所罚三夫之税粟。”《管子·轻重甲》:“若此则泽鱼之正伯倍异日,则无屋粟邦布之籍。”《宋史·食货志上一》:“初,熙寧 六年,立法劝民栽桑,有不趋令,则倣屋粟、里布为之罚。”
- 5.
游女释义:⒈出游的女子。 《诗·周南·汉广》:“汉 有游女,不可求思。”郑玄 笺:“贤女虽出游流水之上,人无欲求犯礼者。”一说为 汉水 女神。见 刘向《列女传》及《文选·嵇康〈琴赋〉》李善 注引 薛君 说。前蜀 李珣《南乡子》词之四:“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⒉无业妇女。《管子·轻重甲》:“伊尹 以 薄 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钟于 桀 之国。”⒊汉水 女神。汉 张衡《南都赋》:“耕父 扬光於 清泠之渊,游女 弄珠於 汉皐 之曲。”三国 魏 嵇康《琴赋》:“舞鸑鷟於庭阶,游女 飘焉而来萃。”
- 6.
甲错释义:⒈甲壳交错混杂。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禹馀粮》﹝集解﹞引 陶弘景 曰:“今多出 东阳,形如鹅鸭卵,外有殻重迭……近年 茅山 凿地大得之,极精好,状如牛黄,重重甲错。”⒉借指表皮干枯皱缩或粗糙不平。《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注:“痈生於内,则气血为痈所夺,不能外营肌肤,故枯皱如甲错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朱 妻醒,觉颈间微麻,面颊甲错;搓之,得血片。”何垠 注:“甲错,谓血蹟乾涩,不细不平也。”
- 7.
皮干释义:皮和骨。一说即皮革。《管子·轻重甲》:“皮干、筋角之徵甚重,重籍於民而贵市之。”《管子·轻重乙》:“桓公 曰:‘皮干、筋角、竹箭、羽毛、齿革不足,为此有道乎?’”
- 8.
矩游释义:跳跃游泳。《管子·轻重甲》:“君请遏原流,大夫立沼池,令以矩游为乐,则 越 人安敢至。”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左·僖二十八年传》‘距跃三百’注:‘距跃,超越也。’然则距游即在水中距跃游泳之义也。”
- 9.
邦布释义:⒈国家法定的流通货币。《周礼·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供百物。”郑玄 注:“布,泉也。布读为宣布之布。其藏曰泉,其行曰布。”⒉指口钱。人口税的一种。《管子·轻重甲》:“若此则泽鱼之正伯倍异日,则无屋粟邦布之藉。”马非百 新诠:“邦布,指口钱。”
- 10.
鋭兵释义:精锐的士卒。 《吕氏春秋·古乐》:“武王 即位,以 六师 伐 殷,六师未至,以鋭兵克之於 牧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其鋭兵尽於 齐,重甲困於 晋。”《新唐书·永王璘传》:“如总 江 淮 鋭兵,长驱 雍 洛,大功可成。”宋 苏洵《权书·攻守》:“大兵攻其南,鋭兵出其北;大兵攻其东,鋭兵出其西。”
- 11.
铁浮图释义:⒈亦作“铁浮屠”。指铁铸佛塔。⒉借指身披重甲的兵士。
- 12.
顔行释义:前行;前列。 《管子·轻重甲》:“若此,则士争前战为颜行。”《汉书·严助传》:“以逆执事之颜行。”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颜行犹雁行,在前行,故曰颜也。”清 钱谦益《续次敬仲韵序》:“偃旗息鼓,以避 敬仲 之颜行。”
- 13.
飞鈎释义:古代兵器的一种。《六韬·军用》:“飞钩,长八寸,钩芒长四寸,柄长六尺以上。”《武备志·器械·飞钩》:“一名铁鴟。脚钩锋长利,四刃,曲贯铁索,以麻绳续之鐶。敌人披重甲,头有鍪笠,又畏矢石,不敢仰视,候其聚,取则掷钩於稠人中,急牵挽之,每钩可取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