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就地 就地的意思
jiù

就地

简体就地
繁体
拼音jiù dì
注音ㄐ一ㄡˋ ㄉ一ˋ
结构AB式
词性副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ù,(1) 凑近,靠近。【组词】: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2) 到,从事,开始进入。【组词】:就位。就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高就。(3)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组词】:就近。就便。就事论事。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基本含义

就地指的是在原地或原地点进行某种行动或处理事情,不移动或改变位置。

就地的意思

就地 [jiù dì]

1. 就在原处;在当地。

将敌人就地消灭。

[on the spot;]

就地 引证解释

⒈ 顺势,随口。

《西游记》第三十回:“八戒 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 行者 道:‘他也不请我,他也不想我……’ 八戒 就地扯个谎,忙道:‘委是想你!委是想你!’”

⒉ 在原地。

赵树理 《三里湾》十七:“负责管场的社员就地参加了打场工作。”


国语词典

就地 [jiù dì]

⒈ 原处。

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七出》:「一回呵滚沙场兔、鹿儿无头赶,都难动弹,就地里踠跧。」

当场

⒉ 顺势。

《西游记·第三〇回》:「八戒就地扯个谎,忙道:『委是想你!委是想你!』」


就地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当场释义:就在那个地方和那个时候:当场出丑。当场捕获。他当场就把这种新的技术演示了一次。
    • 2.
      马上释义:⒈〈名〉马背上。⒉〈副〉立即,立刻。

就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税法释义:唐中叶开始实行的税收制度。 分夏秋两季收税,两税都以实物折钱计算;不问原籍,按现住地点就地征收;不分年龄,按地亩定税额。此法至明代废。
    • 2.
      何如释义:⒈疑问代词。怎么样:你先试验一下,何如?⒉疑问代词。怎样的:我还不清楚他是何如人。⒊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与其靠外地供应,何如就地取材,自己制造。
    • 3.
      军屯释义:⒈指驻屯的军队。《前汉书平话》卷上:“朕思之,陈豨 造反,多因为寡人与 陈豨 军屯衣甲器物,是他 韩信 执用的物件,以此上仇寡人之寃。”陈毅《长相思·冀鲁豫道中》词:“昼趲行,夜趲行,敌伪关防穿插勤。到处有军屯。”⒉谓利用驻屯军队就地耕种土地。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一》:“有所谓军屯者,如 汉武 元鼎 六年,初置 张掖、酒泉郡,而 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责六十万人戍田之是也。”
    • 4.
      函授学校释义:以通信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学校。教学方法以自学函授教材为主,定期由函授学校给予辅导和考核,有时也进行短期的集中面授或就地委托辅导。函授学校导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 的大学推广运动。八十年代后各国始设函授学校。我国解放后为适应广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业务学习的需要,也设立了各级各类的函授学校,如函授大学等。魏巍《壮行集·做新型的知识分子》:“各地函授学校的逐渐设立……各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将会得到更有利的条件。”
    • 5.
      半边莲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可以治毒蛇咬伤和疔疮等。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半边莲》:“半边莲,小草也。生阴溼堘堑边,就地细梗引蔓,节节而生细叶。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故名。又呼急解索。”
    • 6.
      反首拔舍释义:反首:把头发散乱向下垂着;拔舍:除掉杂草,就地住宿。头发散乱着就地住宿。形容军队打败仗后的狼狈状况。
    • 7.
      取材释义:选取材料:就地取材。这本小说取材于炼钢工人的生活。
    • 8.
      商屯释义:又称盐屯。屯田的一种。明 盐商为便于边境纳粮换取盐引而进行的屯垦。明 洪武 三年(公元1370年)为筹措西北边防军粮饷,令盐商向边地纳粮后发给盐引,凭引支盐运销。盐商图交粮便利,招募农民在边境开荒,就地取粮。弘治 五年(公元1492年),改为盐商径向盐运使司纳银领引,不再纳粮,商屯渐废。参阅《明史·食货志四》。
    • 9.
      地方部队释义:也称“地方军”。在一定的地区性范围内执行军事任务的军队。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编有地方部队,但名称和编制不尽相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地方部队隶属于省军区。平时主要负责本地区的警卫、守备和维持地方治安任务,开展训练民兵和群众工作;战时主要配合野战军作战,并且率领民兵就地坚持斗争,随时准备改编为野战军。
    • 10.
      地灶释义:就地挖成的临时炉灶。
    • 11.
      坐地释义:⒈固定在某个地方:坐地户。 坐地行医。⒉就地:坐地加价 。货物坐地转手。
    • 12.
      坐地分脏释义:坐地分赃,拼为zuò dì fēn zāng,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
    • 13.
      坐地分贜释义:谓盗贼就地瓜分赃物。 亦指匪首、窝主等自己不动手而坐分同伙的赃物。《品花宝鉴》第二三回:“那狗友树起党来,亲戚为一党,世谊为一党。挤他不相好的,荐他相好的,荐得一两个出去,他便坐地分贜,是要陋规的。”茅盾《残冬》:“张剥皮 自己才是贼呢!他坐地分赃……去年不是到了一伙偷牛贼么?专偷客民的牛,也偷到镇上的粉坊里;张剥皮 他--就是窝家!”
    • 14.
      坐地分账释义:盗贼就地瓜分赃物。
    • 15.
      坐地分赃释义: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也指(匪首、窝主)坐等分取同伙用不正当的方法得来的财物。
    • 16.
      坐地自划释义:就地不动,自定范围。比喻固执一端,排斥其他。
    • 17.
      坐地贩子释义:就地转手倒卖的商贩。
    • 18.
      坐窝子释义:方言。谓就地不动。
    • 19.
      垄灶释义:亦作“壠灶”。土灶,就地砌起的灶。
    • 20.
      垄竈释义:亦作“壠灶”。土灶,就地砌起的灶。《史记·滑稽列传》:“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壠灶为椁,铜歷为棺……衣以火光,葬之於人腹肠。”

就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税法释义:唐中叶开始实行的税收制度。 分夏秋两季收税,两税都以实物折钱计算;不问原籍,按现住地点就地征收;不分年龄,按地亩定税额。此法至明代废。
    • 2.
      何如释义:⒈疑问代词。怎么样:你先试验一下,何如?⒉疑问代词。怎样的:我还不清楚他是何如人。⒊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与其靠外地供应,何如就地取材,自己制造。
    • 3.
      军屯释义:⒈指驻屯的军队。《前汉书平话》卷上:“朕思之,陈豨 造反,多因为寡人与 陈豨 军屯衣甲器物,是他 韩信 执用的物件,以此上仇寡人之寃。”陈毅《长相思·冀鲁豫道中》词:“昼趲行,夜趲行,敌伪关防穿插勤。到处有军屯。”⒉谓利用驻屯军队就地耕种土地。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一》:“有所谓军屯者,如 汉武 元鼎 六年,初置 张掖、酒泉郡,而 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责六十万人戍田之是也。”
    • 4.
      函授学校释义:以通信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学校。教学方法以自学函授教材为主,定期由函授学校给予辅导和考核,有时也进行短期的集中面授或就地委托辅导。函授学校导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 的大学推广运动。八十年代后各国始设函授学校。我国解放后为适应广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业务学习的需要,也设立了各级各类的函授学校,如函授大学等。魏巍《壮行集·做新型的知识分子》:“各地函授学校的逐渐设立……各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将会得到更有利的条件。”
    • 5.
      半边莲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可以治毒蛇咬伤和疔疮等。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半边莲》:“半边莲,小草也。生阴溼堘堑边,就地细梗引蔓,节节而生细叶。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故名。又呼急解索。”
    • 6.
      反首拔舍释义:反首:把头发散乱向下垂着;拔舍:除掉杂草,就地住宿。头发散乱着就地住宿。形容军队打败仗后的狼狈状况。
    • 7.
      取材释义:选取材料:就地取材。这本小说取材于炼钢工人的生活。
    • 8.
      商屯释义:又称盐屯。屯田的一种。明 盐商为便于边境纳粮换取盐引而进行的屯垦。明 洪武 三年(公元1370年)为筹措西北边防军粮饷,令盐商向边地纳粮后发给盐引,凭引支盐运销。盐商图交粮便利,招募农民在边境开荒,就地取粮。弘治 五年(公元1492年),改为盐商径向盐运使司纳银领引,不再纳粮,商屯渐废。参阅《明史·食货志四》。
    • 9.
      地方部队释义:也称“地方军”。在一定的地区性范围内执行军事任务的军队。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编有地方部队,但名称和编制不尽相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地方部队隶属于省军区。平时主要负责本地区的警卫、守备和维持地方治安任务,开展训练民兵和群众工作;战时主要配合野战军作战,并且率领民兵就地坚持斗争,随时准备改编为野战军。
    • 10.
      地灶释义:就地挖成的临时炉灶。
    • 11.
      坐地释义:⒈固定在某个地方:坐地户。 坐地行医。⒉就地:坐地加价 。货物坐地转手。
    • 12.
      坐地分脏释义:坐地分赃,拼为zuò dì fēn zāng,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
    • 13.
      坐地分贜释义:谓盗贼就地瓜分赃物。 亦指匪首、窝主等自己不动手而坐分同伙的赃物。《品花宝鉴》第二三回:“那狗友树起党来,亲戚为一党,世谊为一党。挤他不相好的,荐他相好的,荐得一两个出去,他便坐地分贜,是要陋规的。”茅盾《残冬》:“张剥皮 自己才是贼呢!他坐地分赃……去年不是到了一伙偷牛贼么?专偷客民的牛,也偷到镇上的粉坊里;张剥皮 他--就是窝家!”
    • 14.
      坐地分账释义:盗贼就地瓜分赃物。
    • 15.
      坐地分赃释义: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也指(匪首、窝主)坐等分取同伙用不正当的方法得来的财物。
    • 16.
      坐地自划释义:就地不动,自定范围。比喻固执一端,排斥其他。
    • 17.
      坐地贩子释义:就地转手倒卖的商贩。
    • 18.
      坐窝子释义:方言。谓就地不动。
    • 19.
      垄灶释义:亦作“壠灶”。土灶,就地砌起的灶。
    • 20.
      垄竈释义:亦作“壠灶”。土灶,就地砌起的灶。《史记·滑稽列传》:“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壠灶为椁,铜歷为棺……衣以火光,葬之於人腹肠。”

就地造句

1.一拥而入:勾就地的大门刚一掀开,球迷们就一拥而入。

2.这个杀人犯被司法机关就地正法。

3.谭科长对这些茅台酒半推半就地接受了。

4.这个罪大恶极的东西,今天终于就地正法了,乡邻们都拍手称快。

5.在战争中,必须对当场捕获的破坏者就地正法。

6.如果没有同志们的通力合作,这项科研任务就地完成不了。

7.三四年级的时候,一有时间我就一头扎进书店,在儿童文学找到那一本书,然后就地打坐,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8.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发现问题就地解决。

9.轻轻支起身子,从马车一侧的小窗翻了出去。落下后,就地滚了两滚。

10.采摘园里,妈妈就地取材给全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

11.林区的小学校要做桌椅板凳,可以就地取材。

12.我们厂这批技术骨干,全是通过就地取材、委托代培等办法培养出来的。

13.这座工厂完全是就地取材兴建起来的。

14.这家乡镇企业就地取材,生产竹编工艺品,产品远销国外。

15.本山取土,就地取材,不久一座工厂就出现了。

16.在大森林旁边修建房屋,就地取材,这样可以节约很多钱。

17.老王半推半就地,最后还是收下了钱。

18.乡镇办企业,要注意就地取材。

19.洛阳令居然虎口拔牙,把汉光武帝的大姐湖阳公主家为非作歹的仆人抓去,就地正法。

就地(jiu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就地是什么意思 就地读音 怎么读 就地,拼音是jiù dì,就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就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