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朱丝 朱丝的意思
zhū

朱丝

简体朱丝
繁体朱絲
拼音zhū sī
注音ㄓㄨ ㄙ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ū shú,(1) 红色。【组词】: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 矿物名。【例句】: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3) 姓。 ◎ 〔朱提(shí)〕古地名。 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sī,(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组词】: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组词】:铁丝。菌丝。肉丝。游丝。(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组词】: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组词】:情丝。愁丝。(6) 指弦乐器。【例句】: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基本含义

形容红色的丝绸。

朱丝的意思

朱丝 [zhū sī]

1. 红色的丝绳。

2. 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4. 借指琴瑟。

朱丝 引证解释

⒈ 红色的丝绳。

《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侯 伐 齐,将济 河,献子 以朱丝繫玉二瑴而祷。”
《淮南子·说山训》:“圣人用物若用朱丝约芻狗,若为土龙以求雨。”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今假众乐之言,以文饰其帝国主义,是犹借兼士之名,以文饰其兼併主义, 墨 孟 有知,必縈以朱丝,攻以雷鼓无疑也。”

⒉ 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唐 刘禹锡 《调瑟词》:“朱丝二十五,闕一不成曲。”
清 唐孙华 《种树》诗:“珍材伐琴瑟,清音发朱丝。”

⒊ 借指琴瑟。

唐 元孚 《送李四校书》诗:“朱丝写别鹤泠泠,诗满红笺月满庭。”
宋 苏轼 《渚宫》诗:“緑窗朱户春昼闭,想见深屋弹朱丝。”


朱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大特释义:古代传说居于 丰水 中的大公牛神。《史记·秦本纪》:“﹝ 文公 ﹞二十七年,伐 南山 大梓,丰 大特。”张守节 正义引《录异传》:“秦文公 时,雍南山 有大梓树,文公 伐之,輒有大风雨,树生合不断。时有一人病,夜往山中,闻有鬼语树神曰:‘秦 若使人被髮,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困耶?’树神无言。明日,病人语闻,公如其言伐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 丰水 中。其后牛出 丰水 中,使骑击之,不胜。有骑堕地復上,髮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头。汉、魏、晋 因之。武都郡 立 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后汉书·舆服志
    • 2.
      别鹤操释义:乐府琴曲名。晋 崔豹《古今注》卷中:“《别鹤操》,商陵 牧子 所作也。娶妻五年而无子,父兄将为之改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牧子 闻之,愴然而悲,乃歌曰:‘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餐!’后人因为乐章焉。”后用以指夫妻分离,抒发别情。唐 常建《送楚十少府》诗:“因送《别鹤操》,赠之双鲤鱼。鲤鱼在金盘,别鹤哀有餘。”明 何景明《赠王文熙》诗之一:“泠泠朱丝絃,听我《别鹤操》。”参阅《乐府诗集》卷五八。
    • 3.
      朱丝絃释义:见“朱丝弦”。
    • 4.
      朱丝营社释义:见“朱丝縈社”。
    • 5.
      朱丝萦社释义:亦作“朱丝营社”。亦作“朱绳縈社”。古时迷信,用红色丝绳缠在土地神像上,认为能助阳胜阴,消除灾祸。《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日食则曷为鼓,用牲于社?求乎阴之道也。以朱丝营社,或曰胁之,或曰为闇,恐人犯之,故营之。”陆德明 释文:“营社,本亦作縈。”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止雨》:“凡止雨之大礼……开阳而闭阴,闔水而开火,以朱丝縈社十周,衣朱衣,赤幘。”《太平御览》卷五二六引 汉 卫宏《汉旧仪》卷下:“五年,始令诸官止雨,朱绳縈社,击鼓攻之。”
    • 6.
      朱丝释义:⒈红色的丝绳。 《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侯 伐 齐,将济 河,献子 以朱丝繫玉二瑴而祷。”《淮南子·说山训》:“圣人用物若用朱丝约芻狗,若为土龙以求雨。”章炳麟《驳神我宪政说》:“今假众乐之言,以文饰其帝国主义,是犹借兼士之名,以文饰其兼併主义,墨 孟 有知,必縈以朱丝,攻以雷鼓无疑也。”⒉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唐 刘禹锡《调瑟词》:“朱丝二十五,闕一不成曲。”清 唐孙华《种树》诗:“珍材伐琴瑟,清音发朱丝。”⒊借指琴瑟。唐 元孚《送李四校书》诗:“朱丝写别鹤泠泠,诗满红笺月满庭。”宋 苏轼《渚宫》诗
    • 7.
      朱丝弦释义:⒈亦作“朱丝絃”。用熟丝制的琴弦。⒉借指琴瑟。
    • 8.
      朱绳萦社释义:见“朱丝縈社”。
    • 9.
      沈玉释义:指古代祭水时,把玉沉于水中。《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侯 伐 齐,将济 河,献子 以朱丝繫玉二瑴……沉玉而济。”元 陈赓《游龙祠》诗:“騫菱沉玉答灵貺,割牲釃酒传巫言。”清 龚自珍《定风波》词:“燕子磯 头擫笛吹,平明沉玉大王祠。”
    • 10.
      玉壶冰释义:⒈壶水成冰,形容寒冷。唐 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研寒金井水,簷动玉壶冰。”元 杨维桢《吴子夜四时歌》:“朝来玉壶冰,为君添衣裳。”⒉喻高洁清廉。南朝 宋 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宋 黄庭坚《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奉身玉壶冰,立朝朱丝絃。”清 刘献廷《赠别还灯和尚》诗:“仪范三坛云海月,禪心一片玉壶冰。”⒊酒名。宋 叶梦得《浣溪沙·送卢倅》词:“荷叶荷花水底天,玉壶冰酒酿新泉,一欢聊復记他年。”清 吴伟业《戏题士女图》诗之五:“四壁萧条酒数升,锦江 新酿玉壶冰。”
    • 11.
      画轮车释义:古车名。轮毂有彩饰,故名。《晋书·舆服志》:“画轮车,驾牛,以綵漆画轮轂,故名曰画轮车。上起四夹杖,左右开四望,緑油幢,朱丝络,青交路,其上形制事事如輦,其下犹如犊车耳……自 灵 献 以来,天子至士遂以为常乘。”《南齐书·高帝纪上》:“是日 宋帝 逊于东邸,备羽仪,乘画轮车,出 东掖门。”《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画轮车者,车轮施文画也。”《宋史·舆服志一》:“羊车,古輦也,亦为画轮车,驾以牛。”
    • 12.
      笼絃释义:弹奏琵琶的指法之一。唐 李绅《悲善才》诗:“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衔花金凤当承拨,转腕笼絃促挥抹。”
    • 13.
      练朱释义:⒈经过练制的红色(丝弦)。 ⒉谓练朱丝以为弦。
    • 14.
      羊车释义:⒈古代一种装饰精美的车子。《释名·释车》:“羊车。羊,祥也;祥,善也。善饰之车。”《隋书·礼仪志五》:“﹝羊车﹞其制如軺车,金宝饰,紫锦幰,朱丝网。驭童二十人,皆两鬟髻,服青衣,取年十四五者为,谓之羊车小史。驾以果下马,其大如羊。”《宋史·舆服志一》则谓“羊车”即古辇车。⒉宫中用羊牵引的小车。《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 晋武帝 ﹞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盬汁洒地,而引帝车。”《南史·后妃传上·潘淑妃》亦载此,则以为 潘淑妃 事。后常以羊车降临表示宫人得宠;不见羊车表示宫怨。
    • 15.
      马繮释义:亦作“马韁”。 控马的缰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羈絏从君巡於天下”晋 杜预 注:“羈,马羈。絏,马繮。”元 揭傒斯《曹将军下槽马图》诗:“朱丝不是凡马韁,天闲十二皆龙驤。”清 蒲松龄《大人行》:“圉卒毒掠肢残伤,驛吏鞭背掣马韁。”峻青《海啸》序幕:“小马 接过马缰,转身向村中飞驰而去。”
    • 16.
      马缰释义:亦作“马韁”。控马的缰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羈絏从君巡於天下”晋 杜预 注:“羈,马羈。絏,马繮。”元 揭傒斯《曹将军下槽马图》诗:“朱丝不是凡马韁,天闲十二皆龙驤。”清 蒲松龄《大人行》:“圉卒毒掠肢残伤,驛吏鞭背掣马韁。”峻青《海啸》序幕:“小马 接过马缰,转身向村中飞驰而去。”
    • 17.
      髦头释义:古代帝王大驾出宫时,武士披发前驱者。始置于 秦,汉、魏、晋 因之。《史记·秦本纪》“﹝ 文公 ﹞二十七年,伐 南山 大梓,丰 大特”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转引《录异传》:“秦文公 时,雍南山 有大梓树,文公 伐之,輒有大风雨,树生合不断。时有一人病,夜往山中,闻有鬼语树神曰:‘秦 若使人被髮,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困耶?’树神无言。明日,病人语闻,公如其言,伐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 丰水 中。其后牛出 丰水 中,使骑击之,不胜。有骑堕地復上,髮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头,汉、魏、晋 因之。”唐 刘
    • 18.
      黄麾释义:古代天子或大臣所乘车舆的装饰品。《东观汉记·班超传》:“建初 八年,称 超 为将兵长使,假鼓吹黄麾。”唐 沉佺期《上之回》诗:“黄麾摇昼日,青幰曳松风。”明 王圻《三才图会·仪制三·黄麾》:“《通典》曰:黄帝 振兵,设五旗五麾,则黄麾製自 有熊 始也。汉 卤簿有前后黄麾。《开元礼义纂》,唐太宗 法 夏后 之前制,取中方之正色,故制大麾色黄。宋 制以絳帛为之如旛,错綵成黄麾篆字,下绣交龙及云日,朱漆竿,金龙首,上垂朱丝,小盖四角垂佩,末有横板作碾玉文,元 制同,今制亦同,宋 但盖用朱丝,黄麾字楷书用金,下二

朱丝(zhus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朱丝是什么意思 朱丝读音 怎么读 朱丝,拼音是zhū sī,朱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朱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