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强 [zhēng qiáng]
1. 亦作“争强”。
3. 争为强者。
争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争彊”。争为强者。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吴 晋 争彊。
引晋 人击之,大败 吴 师。”
《晋书·天文志下》:“慕容垂、翟辽、姚萇、苻登、慕容永 并阻兵争强。”
宋 赵师侠 《踏莎行》词:“多图广计要争强,如何人力将天胜。”
明 刘基 《放歌行》:“龙蛇未分明,智力正争强。”
国语词典
争强 [zhēng qiáng]
⒈ 力求胜过他人。也作「争胜」。
例如:「他好争强,样样要赢过别人。」
争强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争夺释义:争着夺取:争夺市场。争夺阵地。争夺出线权。
- 2.
争斗释义:⒈打架。 ⒉泛指对立的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斗争。
- 3.
争胜释义:(在竞赛中)争取优胜:好(hào)强争胜。
- 4.
好胜释义:处处都想胜过别人:好胜心。争强好胜。
争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临潼斗宝释义:比喻夸耀豪富、争强赌胜的行动。
- 2.
争勍释义:犹争强,争胜。
- 3.
争强斗狠释义:犹争强好胜。
- 4.
争强斗胜释义:犹争强好胜。
- 5.
争强显胜释义:犹争强好胜。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 6.
争锋释义:争胜,争强。
- 7.
列城释义:⒈城邑;边塞城堡。《左传·僖公十五年》:“赂 秦伯 以 河 外列城五,东尽 虢略,南及 华山,内及 解梁城,既而不与。”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汝水》:“楚 盛 周 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於北方,以逼华夏。”《旧唐书·德宗纪下》:“吴少诚 非次擢用,授以节旄,秩居端揆之荣,任总列城之重。”⒉指城邑长官。宋 陆游《喜小儿辈到行在》诗:“传闻贼弃两京走,列城争为朝廷守。”
- 8.
发忿释义:⒈愤懑。《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悲故乡而发忿兮,去余邦之弥久。”王逸 注:“忿,恚也。”⒉犹发愤。发泄愤恨的情绪。《后汉书·朱浮传》:“夫 楚 魏 非有分职匡正之大义也,庄王 但为争强而发忿,公子以一言而立信耳。”《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八年》:“白公 为乱,非欲取国代主;发忿快志,剡手以衝仇人之匈,固为俱靡而已。”⒊犹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努力。元 李行道《灰阑记》楔子:“匆匆发忿出家门,别寻生理度寒温。男儿有躯长七尺,不信天教一世贫。”《儒林外史》第十六回:“这是我分俸些须,你拿去奉养父母。到家并
- 9.
合纵连横释义:战国后期各国图存争强的一种策略。合纵指弱国联合对付强国,即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对抗强秦;连横指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即依附秦国。一说六国南北相连为纵,合纵即六国联合抗秦;东西相连为横,连横即六国分别服从秦。苏秦、张仪等是著名纵横家。
- 10.
好胜释义:处处都想胜过别人:好胜心。争强好胜。
- 11.
强雄释义:⒈亦作“彊雄”。 英勇;勇健。唐 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星如撒沙出,攒集争强雄。”《新唐书·杜洪传》:“乾符 末,黄巢 乱 江南,永兴 民皆亡为盗,刺史 崔绍 募民彊雄者为土团军,贼不敢侵。”宋 苏辙《虏帐》诗:“舂粱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⒉强大;强盛。清 陈天华《警世钟》:“论他的土地人口,不及 中国 十分之一,他因为能够变法,尚能如此强雄。”
- 12.
斗强释义:亦作“鬭强”。 犹争强。
- 13.
索强释义:犹争强,恃强。
- 14.
赌胜释义:争强;比高下。唐 李颀《古意》诗:“男儿事长征,少小 幽 燕 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西游记》第二六回:“菩萨道:‘当年 太上老君 曾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乾,送来还我,是我插在瓶中,復得青枝緑叶,与旧相同。’”《江海学刊》1982年第1期:“相传 莫愁湖 是 南朝 时著名美女 莫愁 的旧居,而 胜棋楼 则是 明太祖 朱元璋 和他的大将 徐达 下棋赌胜的地方。”
- 15.
通水释义:⒈疏通水道。宋 苏轼《策断三》:“而 闔庐、夫差 又逞其无厌之求,开沟通水,与 齐 晋 争强。”宋 苏辙《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诗:“累石作臺秋蘚上,凿 汧 通水细渠清。”⒉引水系统开始供水。《光明日报》26:“引 黄 济 青 工程正式建成通水。”⒊谓做内应,通敌。吴天《丝场泪》第十章:“刚才你说回来叫他去庵堂,原来是通水叫他跑了,快把人交出来。”《小说月报》1981年第7期:“这一手被看破了,一个牛高马大的渔民,在他脖颈上劈了一掌,怒喊道:‘你通水!’”
- 16.
阴狠释义:⒈争强好胜。⒉阴狠毒辣。
- 17.
青唐释义:⒈即 青堂羌。 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西羌 唃氏 久盗有古 凉州 地,号 青唐,传子 董毡 死。其子弱,羣下争强,遂大患边。一曰 人多零丁,一曰 青宜结鬼章 ……擒 鬼章 之功,盖多得一时名臣文士歌咏,因大流播,然世独不知斩 人多零丁,此 青唐 所以亡也。”参见“青堂”。⒉古地名。即今 青海省 西宁市。参阅《宋史·地理志三》。
- 18.
韩卢逐逡释义:逡,狡兔名。比喻争强斗胜,两败俱伤。
争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临潼斗宝释义:比喻夸耀豪富、争强赌胜的行动。
- 2.
争勍释义:犹争强,争胜。
- 3.
争强斗狠释义:犹争强好胜。
- 4.
争强斗胜释义:犹争强好胜。
- 5.
争强显胜释义:犹争强好胜。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 6.
争锋释义:争胜,争强。
- 7.
列城释义:⒈城邑;边塞城堡。《左传·僖公十五年》:“赂 秦伯 以 河 外列城五,东尽 虢略,南及 华山,内及 解梁城,既而不与。”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汝水》:“楚 盛 周 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於北方,以逼华夏。”《旧唐书·德宗纪下》:“吴少诚 非次擢用,授以节旄,秩居端揆之荣,任总列城之重。”⒉指城邑长官。宋 陆游《喜小儿辈到行在》诗:“传闻贼弃两京走,列城争为朝廷守。”
- 8.
发忿释义:⒈愤懑。《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悲故乡而发忿兮,去余邦之弥久。”王逸 注:“忿,恚也。”⒉犹发愤。发泄愤恨的情绪。《后汉书·朱浮传》:“夫 楚 魏 非有分职匡正之大义也,庄王 但为争强而发忿,公子以一言而立信耳。”《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八年》:“白公 为乱,非欲取国代主;发忿快志,剡手以衝仇人之匈,固为俱靡而已。”⒊犹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努力。元 李行道《灰阑记》楔子:“匆匆发忿出家门,别寻生理度寒温。男儿有躯长七尺,不信天教一世贫。”《儒林外史》第十六回:“这是我分俸些须,你拿去奉养父母。到家并
- 9.
合纵连横释义:战国后期各国图存争强的一种策略。合纵指弱国联合对付强国,即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对抗强秦;连横指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即依附秦国。一说六国南北相连为纵,合纵即六国联合抗秦;东西相连为横,连横即六国分别服从秦。苏秦、张仪等是著名纵横家。
- 10.
好胜释义:处处都想胜过别人:好胜心。争强好胜。
- 11.
强雄释义:⒈亦作“彊雄”。 英勇;勇健。唐 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星如撒沙出,攒集争强雄。”《新唐书·杜洪传》:“乾符 末,黄巢 乱 江南,永兴 民皆亡为盗,刺史 崔绍 募民彊雄者为土团军,贼不敢侵。”宋 苏辙《虏帐》诗:“舂粱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⒉强大;强盛。清 陈天华《警世钟》:“论他的土地人口,不及 中国 十分之一,他因为能够变法,尚能如此强雄。”
- 12.
斗强释义:亦作“鬭强”。 犹争强。
- 13.
索强释义:犹争强,恃强。
- 14.
赌胜释义:争强;比高下。唐 李颀《古意》诗:“男儿事长征,少小 幽 燕 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西游记》第二六回:“菩萨道:‘当年 太上老君 曾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乾,送来还我,是我插在瓶中,復得青枝緑叶,与旧相同。’”《江海学刊》1982年第1期:“相传 莫愁湖 是 南朝 时著名美女 莫愁 的旧居,而 胜棋楼 则是 明太祖 朱元璋 和他的大将 徐达 下棋赌胜的地方。”
- 15.
通水释义:⒈疏通水道。宋 苏轼《策断三》:“而 闔庐、夫差 又逞其无厌之求,开沟通水,与 齐 晋 争强。”宋 苏辙《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诗:“累石作臺秋蘚上,凿 汧 通水细渠清。”⒉引水系统开始供水。《光明日报》26:“引 黄 济 青 工程正式建成通水。”⒊谓做内应,通敌。吴天《丝场泪》第十章:“刚才你说回来叫他去庵堂,原来是通水叫他跑了,快把人交出来。”《小说月报》1981年第7期:“这一手被看破了,一个牛高马大的渔民,在他脖颈上劈了一掌,怒喊道:‘你通水!’”
- 16.
阴狠释义:⒈争强好胜。⒉阴狠毒辣。
- 17.
青唐释义:⒈即 青堂羌。 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西羌 唃氏 久盗有古 凉州 地,号 青唐,传子 董毡 死。其子弱,羣下争强,遂大患边。一曰 人多零丁,一曰 青宜结鬼章 ……擒 鬼章 之功,盖多得一时名臣文士歌咏,因大流播,然世独不知斩 人多零丁,此 青唐 所以亡也。”参见“青堂”。⒉古地名。即今 青海省 西宁市。参阅《宋史·地理志三》。
- 18.
韩卢逐逡释义:逡,狡兔名。比喻争强斗胜,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