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拜爵 拜爵的意思
bàijué

拜爵

简体拜爵
繁体
拼音bài jué
注音ㄅㄞˋ ㄐ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ài bái,(1) 表示敬意的礼节。【例句】: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拜忏。礼拜。回拜。(2) 恭敬地。【组词】:拜托。拜谢。拜读。拜别。拜谒(❶拜见;❷瞻仰陵墓、碑碣)。(3) 行礼祝贺。【组词】:拜年。拜寿。(4)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例句】:拜将(jiàng)。拜相(xiàng )。拜师。拜把子。(5) 姓。

jué,(1)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2)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组词】:爵位。官爵。爵禄(爵位和俸禄)。爵士。(3) 古同“雀”。

基本含义

表示对有地位、有权势的人恭敬顺从,或者表示拜访贵族,追求高贵的地位。

拜爵的意思

拜爵 [bài jué]

1. 授以爵位。

[be knighted;]

拜爵 引证解释

⒈ 封授官爵。

《史记·秦始皇本纪》:“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旧唐书·韦巨源传》:“时序未几,邪逆执权,姦慝者拜爵於私门,忠正者降黜於藩郡。”
清 恽敬 《辨微论》:“及遇乱离,则忠主救民、策勋拜爵之心,人人所同。”


国语词典

拜爵 [bài jué]

⒈ 授予爵位。

《史记·卷三〇·平准书》:「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


拜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募民释义:征募民众。 《史记·平準书》:“於是募民能输及转粟於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汉书·武帝纪》:“﹝ 元朔 二年﹞夏,募民徙 朔方 十万口。”
    • 2.
      祖效释义:仿效,效法。 宋 程大昌《演繁露·纳粟拜爵》:“秦始皇 四年,令民纳粟千石,拜爵一级,按此即 晁错 所祖效,非 错 剏意也。”
    • 3.
      纳粟释义:⒈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宋 程大昌《演繁露·纳粟拜爵》:“秦始皇 四年,令民纳粟千石拜爵一级。按此即 晁错 之所祖效,非 错 剏意也。”按,《史记·秦始皇本纪》:“四年……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内,“纳”的古字。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卖爵》:“买官曰纳粟。”清 李渔《奈何天·虑婚》:“这是条青云路,早着鞭,不似那纳粟求官的资格浅。”⒉明 清 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称纳粟。《明史·选举志一》:“例监始於 景泰 元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
    • 4.
      请爵释义:买官。《资治通鉴·汉文帝前二年》:“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元 胡三省 注:“余谓‘请卖爵子’,犹言请爵卖子也。入粟得以拜爵,故曰请爵。”

拜爵(baij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拜爵是什么意思 拜爵读音 怎么读 拜爵,拼音是bài jué,拜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拜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