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泰然 泰然的意思
tàirán

泰然

简体泰然
繁体
拼音tài rán
注音ㄊㄞˋ ㄖ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ài,(1) 平安,安定。【例句】: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2) 佳,美好。【组词】:泰运。否(pǐ)极泰来。(3) 极。【例句】:泰西(旧指欧洲)。(4) 骄纵,傲慢。【例句】:泰侈(骄纵奢侈)。骄泰。(5) 通。【组词】:天地交泰。

rán,(1) 对,是。【组词】:然否。不然。不以为然。(2) 以为对,答应,信守。【例句】: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3) 这样,如此。【组词】:当然。然后。然则。(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组词】:显然。忽然。飘飘然。(6) 同“燃”。

基本含义

泰然意为从容不迫,心境平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泰然的意思

泰然 [tài rán]

1. 安然;不以为意。

[calm; composed; self composed sessedly;]

泰然 引证解释

⒈ 安然。形容心情安定。

《庄子·庚桑楚》“宇泰定者,发乎天光” 晋 郭象 注:“夫德宇泰然而定,则其所发者天光耳,非人耀。”
唐 权德舆 《丙寅岁苦贫戏题》诗:“中忆 裴子野,泰然倾薄糜。”
《云笈七籤》卷六四:“心既泰然,不寿何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实由於食贫居贱之有素;汔可小康,即处之泰然,不復求多也。”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一:“什么样的日子都能泰然的过下去,几十年来都是这样的生活着,他全家人都劳动,都吃不饱,但也饿不死。”


国语词典

泰然 [tài rán]

⒈ 闲适自若的样子。

《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惊骇


泰然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恬然释义:满不在乎的样子:处之恬然。恬然不以为怪。

泰然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惊骇释义:惊慌害怕。

泰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受之坦然释义: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毫不在意的样子。
    • 2.
      坦笑释义:泰然自若地笑。
    • 3.
      处之夷然释义:同“處之泰然”。 《晋书·王承传》:“承 每遇艱險,處之夷然。”
    • 4.
      处之怡然释义:同“處之泰然”。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至日,乃往 荆州 門下書佐家,處之怡然。”
    • 5.
      处之晏然释义:同“處之泰然”。宋 秦观《圆通禅师行状》:“事雖交至錯出,處之晏然。”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祖开宝六年》:“樞密副使 沈義倫 居第卑陋,處之晏然。”
    • 6.
      处之泰然释义:也说泰然处之。形容对困难或异常情况都能用不慌不忙的态度来对待。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雍也》:“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
    • 7.
      夷然不屑释义:夷然:泰然;不屑:轻视。 心中泰然,毫不在意。
    • 8.
      安之若泰释义: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 9.
      安然恬淡释义:什么事都泰然相对。
    • 10.
      心安神泰释义:心神安宁,泰然自如。
    • 11.
      恬不为意释义:处之泰然,满不在乎。
    • 12.
      恬如释义:⒈安然,泰然。⒉恬淡貌。
    • 13.
      挥麈雍容释义:比喻泰然、悠闲的态度(含有一定贬义)。
    • 14.
      旷旷释义:⒈广大貌。⒉光明貌;明亮貌。⒊犹坦坦。泰然自得貌。
    • 15.
      泰然释义:心神安定的样子:处之泰然。泰然自若。
    • 16.
      泰然处之释义: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 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 17.
      泰然居之释义:泰然: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
    • 18.
      泰然自若释义: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他临危不惧,神情泰然自若。
    • 19.
      辩善释义:谓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处之泰然。辩,通“徧”。
    • 20.
      逊朝释义:犹逊 清。郭沫若《蜩螗集·团结一致》:“‘民国’已经成立了十有三年,有些人的头上依然拖着发辫,逊朝的儿皇帝也仍旧依然和泰然。”

泰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受之坦然释义: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毫不在意的样子。
    • 2.
      坦笑释义:泰然自若地笑。
    • 3.
      处之夷然释义:同“處之泰然”。 《晋书·王承传》:“承 每遇艱險,處之夷然。”
    • 4.
      处之怡然释义:同“處之泰然”。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至日,乃往 荆州 門下書佐家,處之怡然。”
    • 5.
      处之晏然释义:同“處之泰然”。宋 秦观《圆通禅师行状》:“事雖交至錯出,處之晏然。”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祖开宝六年》:“樞密副使 沈義倫 居第卑陋,處之晏然。”
    • 6.
      处之泰然释义:也说泰然处之。形容对困难或异常情况都能用不慌不忙的态度来对待。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雍也》:“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
    • 7.
      夷然不屑释义:夷然:泰然;不屑:轻视。 心中泰然,毫不在意。
    • 8.
      安之若泰释义: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 9.
      安然恬淡释义:什么事都泰然相对。
    • 10.
      心安神泰释义:心神安宁,泰然自如。
    • 11.
      恬不为意释义:处之泰然,满不在乎。
    • 12.
      恬如释义:⒈安然,泰然。⒉恬淡貌。
    • 13.
      挥麈雍容释义:比喻泰然、悠闲的态度(含有一定贬义)。
    • 14.
      旷旷释义:⒈广大貌。⒉光明貌;明亮貌。⒊犹坦坦。泰然自得貌。
    • 15.
      泰然释义:心神安定的样子:处之泰然。泰然自若。
    • 16.
      泰然处之释义: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 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 17.
      泰然居之释义:泰然: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
    • 18.
      泰然自若释义: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他临危不惧,神情泰然自若。
    • 19.
      辩善释义:谓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处之泰然。辩,通“徧”。
    • 20.
      逊朝释义:犹逊 清。郭沫若《蜩螗集·团结一致》:“‘民国’已经成立了十有三年,有些人的头上依然拖着发辫,逊朝的儿皇帝也仍旧依然和泰然。”

泰然造句

1.历史上的忠臣义士,临危时无不处之泰然;奸臣大恶,则无不惶惶不可终日。

2.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后,她处之泰然,和过去不同的是她学习更加勤奋了,工作更加努力了。

3.他临危不惧,泰然自若。

4.面对敌人的屠刀,刘胡兰泰然自若,从容就义。

5.面对这场难解难分的争吵,他处之泰然,丝毫没有惊慌之色。

6.即使到了最危急的时候,他也处之泰然没有显露出任何惊慌之色。

7.对于昨天所发生的事,他泰然处之,一点也没有放在心里。

8.对恐怖事件他泰然处之。

9.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好玩极了,那么多观众鼓掌叫好,它都泰然处之,毫不理会。

10.她看到领导那种泰然自若行若无事的样子,自己也就镇定下来了。

11.漠不关心:说话人看似泰然自若,实则撒谎。

12.小炉匠押来了,他故意装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

13.人要是不那么死心眼,不那么执着地去追忆往惜的不幸,会更多的考虑如何对现时处境泰然处之,那么人的苦楚就会小的多。

14.平时别看她泰然自若守着小书摊,其实脑子里的神经比弹棉弓上的牛筋还绷得紧巴,心里头就像是米老鼠踩转轮,一直安定不下来。

15.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16.失意时茫然,得意时泰然,一切都是坦然。

17.当一片收割完毕的田,泰然地仰望天空,不肯离去,等待春回,我感到幸福。

18.小炉匠押来了,他故意装出一副泰然自若的神气。

1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20.乒坛名将乔红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仍然泰然自若,沉着应战。

泰然(tair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泰然是什么意思 泰然读音 怎么读 泰然,拼音是tài rán,泰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泰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