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准备 准备的意思
zhǔnbèi

准备

简体准备
繁体準備
拼音zhǔn bèi
注音ㄓㄨㄣˇ ㄅ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ǔn,(1) 允许,许可。【组词】:准许。准予。批准。(2) 〈介〉依照,依据。【组词】:准此处理。(3) 定平直的东西。【组词】:水准。准绳。(4) 标准,法则,可以做为依据的。【组词】:准则。标准。(5) 箭靶的中心。【例句】:准的(dì)。(6) 正确。【组词】:准确。准星。瞄准。(7) 〈副〉一定,确实。【组词】:准保。准定。(8) 鼻子。【例句】:隆准(高鼻子)。(9) 和某类事物差不多,如同,类似。【组词】:准尉。准平原。

bèi,(1) 具备;完备。【组词】:具备。完备。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2) 预备;准备。【组词】:预备。防备。准备。筹备。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备注。备忘录。(3) 设备。【组词】:设备。装备。军备。

基本含义

指准备得十分周到、万无一失。

准备的意思

准备 [zhǔn bèi]

1. 事先计划、筹备。

准备讲演稿。

[ prepare; get ready; ]

2. 预备;设想。

他准备明天出发。

[ intend; plan; ]


国语词典

准备 [zhǔn bèi]

⒈ 预备,事先安排或筹划。

《三国演义·第七回》:「他必引军来赶,汝分一百人上山,寻石子准备。」

打算

⒉ 打算。

《老残游记·第一回》:「所以城中人士往往于下午携尊挈酒在阁中住宿,准备次日未明时,看海中出日。」


准备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打算释义:⒈考虑;计划:通盘打算。你打算几时走?⒉关于行动的方向、方法等的想法;念头:在选择工作上你有什么打算?

准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哄而上释义: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同“一哄而起”。
    • 2.
      一哄而起释义: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 3.
      一应释义:指示代词。 所有一切:一应俱全。一应工具、材料都准备好了。
    • 4.
      一朝成真释义:指多年的愿望或梦想有一天突然就实现了,毫无心理准备,内心有种惊讶不可思议与与惊喜。
    • 5.
      一轰而起释义: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 6.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释义: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 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7.
      万事俱备释义: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准备好了。
    • 8.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释义: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 9.
      三严释义:唐 代皇帝御朝前搥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谓之三严。
    • 10.
      三士释义:⒈指 春秋 晋 之 狐偃、赵衰、贾佗。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文公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宋 马永易《实宾录·三士》:“晋公子 有三士足以上人……三士,谓 狐偃、赵衰、贾佗。”⒉指古之 许由、巢父、池主 三隐者。《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三国 魏 曹植《许由巢父池主赞》:“尧 禪 许由,巢父 是耻。秽其圂听,临河洗耳。池主 是让,以水为浊。嗟此三士,清足厉俗。”⒊指 春秋 齐 之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 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 景公 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
    • 11.
      三年之艾释义: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12.
      三脱四换释义:这是一种风俗,结婚至少要准备4套婚纱。 一套是在娘家出发时穿着,要“齐地”的款式,这样出门的时候走路比较方便。然后要一套主婚纱,典礼的时候穿着,要华丽一点的长“拖尾”,有气场。另外典礼之后敬酒,要准备两套敬酒礼服,这样叫做“三脱四换”。
    • 13.
      三通释义:⒈〈数量〉也说三通儿。 指(鼓)打了三次。⒉〈名〉指有三个连接口的连接零件。⒊〈动〉指工地施工前应做的三项准备工作,即通路、通水、通电。⒋〈动〉特指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实行通商、通邮和通航。
    • 14.
      三风释义:⒈指巫、淫、乱三种恶劣风气。 《南齐书·萧赤斧传》:“嗣主不纲,穷肆陵暴,十諐毕行,三风咸袭。”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山岳崩頽,江河日下;三风不儆,六逆弥臻。”详“三风十愆”。⒉指学风、党风、文风。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郭小川《痛悼伟大的领袖和导师》诗:“一九四二年,您为 日本 投降,做了最周密的准备,整顿三风。”⒊指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三种坏作风。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这次整风,就是整顿三风,
    • 15.
      上膛释义:把枪弹推进枪膛里或把炮弹推进炮膛里准备发射。
    • 16.
      上货释义:⒈为准备销售而购进货物⒉把货物放在货架上⒊营业员正在忙着上货⒋把东西装上 [运输工具]⒌到中午搬运车已上货完毕⒍上等货物。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吾常於 吴 商,知 吴 人尚饰,多漆工,漆於 吴 为上货。”
    • 17.
      下着释义:本谓下棋落子。善弈者往往先于某处下一子,以备将来之用,故亦称做准备为“下着”。《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赵春儿 ﹞教 可成 再锄下去,锄出一大瓷罈,内中都是黄白之物,不下千金。原来 春儿 看见 可成 浪费,预先下着,悄地埋藏这许多东西,终日在上面坐着绩麻,一十五年并不露半字,真女中丈夫也。”
    • 18.
      下食释义:准备食物。
    • 19.
      不告而终释义:不告诉一声就结束了。 比喻来不及预先准备好就已经结束了。
    • 20.
      不备释义:⒈不完备,不详实。⒉没有准备。

准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哄而上释义: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同“一哄而起”。
    • 2.
      一哄而起释义: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 3.
      一应释义:指示代词。 所有一切:一应俱全。一应工具、材料都准备好了。
    • 4.
      一朝成真释义:指多年的愿望或梦想有一天突然就实现了,毫无心理准备,内心有种惊讶不可思议与与惊喜。
    • 5.
      一轰而起释义: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 6.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释义: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 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7.
      万事俱备释义: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准备好了。
    • 8.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释义: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 9.
      三严释义:唐 代皇帝御朝前搥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谓之三严。
    • 10.
      三士释义:⒈指 春秋 晋 之 狐偃、赵衰、贾佗。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文公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宋 马永易《实宾录·三士》:“晋公子 有三士足以上人……三士,谓 狐偃、赵衰、贾佗。”⒉指古之 许由、巢父、池主 三隐者。《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三国 魏 曹植《许由巢父池主赞》:“尧 禪 许由,巢父 是耻。秽其圂听,临河洗耳。池主 是让,以水为浊。嗟此三士,清足厉俗。”⒊指 春秋 齐 之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 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 景公 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
    • 11.
      三年之艾释义: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12.
      三脱四换释义:这是一种风俗,结婚至少要准备4套婚纱。 一套是在娘家出发时穿着,要“齐地”的款式,这样出门的时候走路比较方便。然后要一套主婚纱,典礼的时候穿着,要华丽一点的长“拖尾”,有气场。另外典礼之后敬酒,要准备两套敬酒礼服,这样叫做“三脱四换”。
    • 13.
      三通释义:⒈〈数量〉也说三通儿。 指(鼓)打了三次。⒉〈名〉指有三个连接口的连接零件。⒊〈动〉指工地施工前应做的三项准备工作,即通路、通水、通电。⒋〈动〉特指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实行通商、通邮和通航。
    • 14.
      三风释义:⒈指巫、淫、乱三种恶劣风气。 《南齐书·萧赤斧传》:“嗣主不纲,穷肆陵暴,十諐毕行,三风咸袭。”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山岳崩頽,江河日下;三风不儆,六逆弥臻。”详“三风十愆”。⒉指学风、党风、文风。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郭小川《痛悼伟大的领袖和导师》诗:“一九四二年,您为 日本 投降,做了最周密的准备,整顿三风。”⒊指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三种坏作风。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这次整风,就是整顿三风,
    • 15.
      上膛释义:把枪弹推进枪膛里或把炮弹推进炮膛里准备发射。
    • 16.
      上货释义:⒈为准备销售而购进货物⒉把货物放在货架上⒊营业员正在忙着上货⒋把东西装上 [运输工具]⒌到中午搬运车已上货完毕⒍上等货物。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吾常於 吴 商,知 吴 人尚饰,多漆工,漆於 吴 为上货。”
    • 17.
      下着释义:本谓下棋落子。善弈者往往先于某处下一子,以备将来之用,故亦称做准备为“下着”。《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赵春儿 ﹞教 可成 再锄下去,锄出一大瓷罈,内中都是黄白之物,不下千金。原来 春儿 看见 可成 浪费,预先下着,悄地埋藏这许多东西,终日在上面坐着绩麻,一十五年并不露半字,真女中丈夫也。”
    • 18.
      下食释义:准备食物。
    • 19.
      不告而终释义:不告诉一声就结束了。 比喻来不及预先准备好就已经结束了。
    • 20.
      不备释义:⒈不完备,不详实。⒉没有准备。

准备造句

1.我们已经准备长期抗旱了,这场雨不期而然地到来,使人格外高兴。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干任何事都得事先有个准备

3.听到台风要来的消息,村里人人自危,都急忙收拾东西,做好抗台风的准备

4.他先冷眼旁观,注视一切,准备伺机而动。

5.队员们正在养精畜锐,准备迎接最后的冠亚军决赛。

6.两帮黑社会人物准备打斗,正在剑拔弩张之际,警察突至,把他们一网打尽。

7.由于准备充分,小华在面对提问时总能处变不惊,灵活应对。

8.我才准备到城里去找你商量事情,你这就来了,真是天从人愿。

9.今年虽然丰收了,但安不忘危,我们仍应做好迎接灾年的准备

10.乡民准备了山肴野蔌,热情地款待客人。

11.事前不作好准备,一旦出了问题就难免张惶失措。

12.凡事先有心理准备,遇到变故时不致张慌失措。

13.考试一过,大家都归心似箭高唱归去来兮,准备回家过年了。

14.明天就考试了,他却毫无准备,现在只能徒唤奈何!

15.星期天,我们几个意气相投的同学,准备到五台山去旅游。

16.经过三个月的集训,国家女篮意气高昂严阵以待,准备迎战欧洲强队。

17.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我们大家都做好准备,一定和东方小学足球队比出个高低来。

18.前线将士们枕戈待旦,随时准备为保家卫国而战。

19.准备隔岸观火,让双方恶斗下去,好坐收渔翁之利。

20.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磨砺以须,随时准备着抵御强敌。

准备是什么意思 准备读音 怎么读 准备,拼音是zhǔn bèi,准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准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