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传衣 传衣的意思
chuán

传衣

简体传衣
繁体傳衣
拼音chuán yī
注音ㄔㄨㄢˊ 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uán zhuàn,(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组词】:经传。《左传》。(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组词】: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例句】:《水浒传》。(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例句】: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yī yì,(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组词】: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组词】:炮衣。糖衣。肠衣。(3) 姓。

基本含义

相互帮助,互相搀扶

传衣的意思

传衣 [chuán yī]

1. 谓传授师法或继承师业。

传衣 引证解释

⒈ 谓传授师法或继承师业。`参见“传衣鉢”。

唐 李商隐 《谢书》诗:“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 王祥 得佩刀。”
宋 黄庭坚 《题山谷石牛洞》诗:“司命无心播物,祖师有记传衣。”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何文安公挽联》:“再世获传衣,最喜缘深堪歷久;三臺期接席,那知望切竟成空。”
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三:“韩愈 一派,诗当时推 李贺 为传衣人,犹之古文当时推 李翱 为传衣人。”


传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传衣鉢释义:谓传授佛法。衣,袈裟;钵,食具。佛教禅宗自初祖至五祖皆以衣钵相传,作为传法的信证,六祖以后不再传。后亦泛称师徒传授继承。《宋史·范质传》:“﹝ 质 ﹞举进士时,和凝 以翰林学士典贡部,览 质 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贡闈中谓之‘传衣鉢’。”宋 姚宽《西溪丛语》卷下引 冯当世《赠彭器资诗》:“当时已自传衣鉢,羞媿犹为食肉僧。”
    • 2.
      传鉢袋释义:犹传衣钵。 谓继承祖业。宋 陆游《示子聿》诗:“我死汝应传鉢袋,勉持愚直报明时。”
    • 3.
      传钵袋释义:犹传衣钵。谓继承祖业。
    • 4.
      利生释义:佛教语。 利益众生。唐 慧能《坛经·付嘱品》:“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髮,説法利生三十七载。”
    • 5.
      天师释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传衣钵的人,被选为道教的首领。
    • 6.
      屈眴释义:指一种由木棉心织成的细布。传说 达摩 所传袈裟即以此布裁成。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习禅·慧能》:“其塔下葆藏屈眴布欝多罗僧,其色青黑碧縑复袷。”元 耶律楚材《戏作》诗之一:“屈眴轻衫裁鸭緑,葡萄新酒汎鵞黄。”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释加文佛生日生年俱足论》:“又 梁 时,天竺 达摩 至 中国,有 迦叶 传衣,乃西域屈眴布,木棉花心织成者。”

传衣(chuan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传衣是什么意思 传衣读音 怎么读 传衣,拼音是chuán yī,传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传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