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才 [gǒu cái]
1. 亦作“狗材”。
3. 詈词。意谓不成材者,或卑劣之徒。
狗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狗材”。詈词。意谓不成材者,或卑劣之徒。
引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三折:“你在窰中等着,我如今寻那两个狗材去。”
明 汤显祖 《牡丹亭·仆侦》:“只被 陈教授 那狗才,禀过 南安府,拿了俺去。”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这狗才一时怒起,就杀了小尼。”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你这一班狗才,无事便在我这里胡闹!”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有些论者,简直是狗才,借大众语以打击白话的。”
国语词典
狗才 [gǒu cái]
⒈ 骂人是狗。也作「狗材」。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不消说了,这狗才必是谋奸小尼,老尼开门时,先劈倒了。」
狗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班释义:⒈表数量。用于人群。常含贬意。《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也有一班妒忌 魏生 少年登高科的,将这桩事,只当做风闻言事的一个小小新闻,奏上一本。”元 无名氏《度翠柳》第二折:“待我辞别那一班儿姊妹兄弟,就跟的去。”《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进到厅上,一伙人在那里围着一张桌子赌钱,潘三 駡道:‘你这一班狗才,无事便在我这里胡闹!’”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⒉古代官吏等级,品以下又分若干班,以班多者为贵;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见
- 2.
佥事释义:⒈官名。金 置按察司佥事。元 时诸卫、诸亲军及廉访、安抚诸司,皆置僉事。明 因之,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皆有僉事。清 初沿用,乾隆 时废。《元典章·刑部·枉勘死平民》:“安抚司僉事 朱国楨 枉勘平人 谢二六 身死,虽无招承,其始谋情节,众证明白。”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三》:“有明 武职之制……平时有左右都督、都指挥使、指挥使,各係以同知、僉事及千户、百户、镇抚之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二回:“宪恩深望知鼇戴,僉事威严展狗才。”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官署中的中级官员。鲁迅《坟·从
- 3.
兵马司释义:官署名。专理京城捕盗及斗殴等事。始建于 元 代。至元 九年改千户所为大都路兵马司,明 沿设五城兵马司。清 制同。清 李渔《意中缘·卷帘》:“你这狗才,不要慌,待我明日写一箇贴子,送到兵马司去,打断你的狗筋。”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碧云岩题名跋》:“宋 京师有警巡院,听讼,如 明 兵马司。”参阅《元史·百官志六》。
- 4.
恶识释义:冒犯;得罪。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二折:“我!我!我!举什么千钧鼎,恶识了西 秦。”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我则怕恶识多年旧面皮,展转猜疑。”《金瓶梅词话》第六一回:“你这歪狗才,不要恶识他便好。”《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若是而今赶逐了他去,不但恶识了,把从前好情多丢去,却怎生了结姐姐?”
- 5.
狗材释义:见“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