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试 [xiào shì]
1. 考较试验。
3. 考选;考试。
校试 引证解释
⒈ 考较试验。
引《晋书·律历志上》:“泰始 十年,中书监 荀勖 、中书令 张华 出御府铜竹律二十五具,部太乐郎 刘秀 等校试,其三具与 杜夔 及 左延年 律法同。”
《南史·文学传·祖冲之》:“时有北人 索驭驎 者,亦云能造指南车, 高帝 使与 冲之 各造,使於 乐游苑 对共校试。”
⒉ 考选;考试。
引《新唐书·选举志上》:“凡贡举非其人者、废举者、校试不以实者,皆有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书画学》:“人主时出新意校试,以第其上下。”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后十餘年, 金公 以内阁学士校试 潮 嘉。”
校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卫释义:⒈唐 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新唐书·李密传》:“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⒉宋 代亦称三衙为“三卫”。《宋史·职官志六》:“博士掌教道,校试三卫所习文武之艺。”宋 欧阳修《鵯鵊词》:“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参见“三衙”。⒊明 洪武 二十二年(1389年)设 朵颜、泰宁、福余 三卫于 兀良哈 部落,通称 兀良哈 三卫,简称三卫。后又置 建州、海西、野人 三卫。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惟 朝鲜、琉球、安南 及 朵颜、三卫等受朝廷册封,贡赋惟谨,比於藩臣。”
- 2.
按试释义:⒈查考。宋 叶适《蔡知閤墓志铭》:“徙知 楚州,北神镇 少年以剽境外为业,前后不能禁。公日与钱米什伍伺察,用其豪为总首,旬一按试,两界以安。”《宋史·职官志三》:“凡军兵以名籍统隶者,閲习按试,选募迁补,及武举、校试之事,皆总之。”⒉巡视考试事宜。清 焦循《忆书六》:“戊戌秋九月,文清 按试 扬州、通州。”
- 3.
校试释义:⒈考较试验。《晋书·律历志上》:“泰始 十年,中书监 荀勖、中书令 张华 出御府铜竹律二十五具,部太乐郎 刘秀 等校试,其三具与 杜夔 及 左延年 律法同。”《南史·文学传·祖冲之》:“时有北人 索驭驎 者,亦云能造指南车,高帝 使与 冲之 各造,使於 乐游苑 对共校试。”⒉考选;考试。《新唐书·选举志上》:“凡贡举非其人者、废举者、校试不以实者,皆有罚。”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书画学》:“人主时出新意校试,以第其上下。”清 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后十餘年,金公 以内阁学士校试 潮 嘉。”
- 4.
笛律释义:检定笛音的仪器。《晋书·律历志上》:“泰始 十年,中书监 荀勗、中书令 张华 出御府铜竹律二十五具,部太乐郎 刘秀 等校试,其三具与 杜夔 及 左延年 律法同,其二十二具,视其铭题尺寸,是笛律也。”
- 5.
铜竹律释义:铜律和竹律。古代用以定音或候气的管状仪器。《晋书·律历志上》:“ 泰始 十年,中书监 荀勗 、中书令 张华 出御府铜竹律二十五具,部太乐郎 刘秀 等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