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征 三征的意思
sānzhēng

三征

简体三征
繁体三徵
拼音sān zhēng
注音ㄙㄢ ㄓ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zhēng,(1) 远行。【组词】:长征。征途。征夫。征人。征衣。征帆(远行的船)。(2) 用武力制裁,讨伐。【例句】:征服(用力制服)。征讨。征伐。征战(出征作战)。南征北战。(3) 召集。【组词】:征兵。征募(招募兵士)。征集兵马。(4) 收集。【组词】:征税。征粮。(5) 招请,寻求。【组词】:征求。征稿。征婚。征聘(招聘)。征询(征求意见)。(6) 证明,证验。【例句】:征引(引用,引证)。信而有征。(7) 表露出来的迹象。【组词】:特征。征候。

基本含义

指三个方面或者三个层次的考察或者审查。

三征的意思

三征 [sān zhēng]

1. 三国魏征南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的合称。

三征 引证解释

⒈ 三国 魏 征南将军 王昶 、征东将军 胡遵 、镇南将军 毋丘俭 的合称。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四年》:“是时,征南大将军 王昶 、征东将军 胡遵 、镇南将军 毋丘俭 等,各献征 吴 之计。朝以三征计异,詔问尚书 傅嘏。”
胡三省 注:“汉 置四征将军,谓征东、征西、征南、征北…… 毋丘俭 方为镇南而曰三征,史概言之。”

⒉ 朝廷三次征召。

《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前后三徵,皆以直諫不合。”
《晋书·儒林传·刘兆》:“武帝 时,五辟公府,三徵博士,皆不就。”
唐 李颀 《送刘四赴夏县》诗:“明年九府议功时,五辟三徵当在兹。”


三征(san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征是什么意思 三征读音 怎么读 三征,拼音是sān zhēng,三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