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阙 [guò quē]
1. 过失;错误。
过阙 引证解释
⒈ 过失;错误。
引三国 魏 嵇康 《家诫》:“且俗人传吉迟,传凶疾,又好议人之过闕,此常人之议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真宗 为 寿春郡王 开府, 太宗 詔宰臣:为朕选端方纯明有德学无过闕臣僚二人为王友。”
过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出释义:⒈应时出现。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才为世出,世亦须才。”李周翰 注:“贤才为乱世而生。”《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吕延济 注:“世出,谓应时而出也。”清 吴伟业《观王石谷山水图歌》:“羡君人材为世出,盛年絶艺须难得。”⒉不时出现。宋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唐 之治,在於 贞观;开元 之际,而女祸世出;天宝 以还,纲纪微矣。”⒊指家世和生平。宋 曾巩《寿安县钱氏墓志铭》:“凝之 年七十有七,哭其妻之丧,自为状,次其妻之世出行事,来乞铭。”宋 叶适《中奉
- 2.
宣究释义:⒈完备;详尽。《汉书·地理志下》:“汉 承百王之末,国土变改,民人迁徙,成帝 时 刘向 略言其地分,丞相 张禹 使属 潁川 朱赣 条其风俗,犹未宣究,故辑而论之,终其本末著於篇。”宋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英宗 ﹞虽早遗天下,成功盛烈,未及宣究,而明识大略,足以克配前人之休。”清 谭嗣同《报贝元徵》:“前寄书有未宣究,今且即答来语,一一陈之。”⒉穷尽。谓深入推求。《汉书·宣帝纪》:“其博举吏民,厥身修正,通文学,明於先王之术,宣究其意者,各二人。”颜师古 注:“究,尽也。”⒊泛指推求研究。清
- 3.
崇侈释义:⒈奢侈。《左传·文公十八年》:“縉云氏 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汉书·地理志下》:“子男之国,虢会 为大,恃势与险,崈侈贪冒。”王先谦 补注:“崈、崇字同。”⒉谓崇尚奢侈。《旧唐书·孝友传·崔沔》:“俭,德之恭也;侈,恶之大也……是不可以越礼而崇侈于宗庙也。”⒊高大华丽。《左传·昭公八年》:“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汉 徐干《中论·亡国》:“杀戮不辜,刑罚滥害,宫室崇侈,妻妾无度。”⒋崇高伟大。宋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使休光美实,日新岁益,閎
- 4.
弃羣臣释义:帝王之死的婉词。《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古者 禹 死,将传天下於 益,启 之人因相与攻 益 而立 启 ……王不幸弃羣臣,则 子之 亦 益 也。”宋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仁宗 ﹞弃羣臣之日,天下闻之,路祭巷哭,人人感动歔欷,其得人之深,未有知其所繇然者。”王闿运《李仁元传》:“宣宗 弃羣臣,遗詔,命后世毋奉配郊。”
- 5.
涵煦释义:滋润养育。唐 张说《大唐祀封禅颂》:“菌蠢滋育,氤氲涵煦。”宋 曾巩《移沧洲过阙上殿札子》:“真宗皇帝 继统遵业,以涵煦生养,蕃息齐民。”清 刘大櫆《送倪司城序》:“我朝之有天下,休息涵煦百年之久,民之散者以聚,地之草莱荒芜者以闢。”
- 6.
舃奕释义:⒈亦作“舄奕”。 联绵不绝。《后汉书·班固传下》:“发祥流庆,对越天地者,舃奕乎千载。”李贤 注:“舃奕,犹蝉联不絶也。”唐 颜真卿《中散大夫京兆尹鲜于公神道碑铭》:“子孙舄奕,代有丕绩。”宋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故功德之殊,垂光锡祚,舄奕繁衍,久而弥昌者,盖天人之理,必至之符。”⒉光耀,显耀。汉 应瑒《文质论》:“衮冕旗旒,舃奕乎朝廷。”南朝 齐 王俭《高德宣烈乐》:“饗帝严亲,则天光大。舄奕前古,荣镜无外。”清 方苞《少司农吕公继室王夫人墓志铭》:“夫人随司农仕宦数十年,诸子皆通籍,而夫人所
- 7.
顺敍释义:⒈合乎次第;和顺不乱。三国 魏 嵇康《琴赋》:“穆温柔以怡懌,婉顺叙而委蛇。”《晋书·刘毅传》:“礼,凡卑者执劳,尊者居逸,是顺敍之宜也。”宋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至於六府顺敍,百嘉鬯遂,凡在天地之内,含气之属,皆裕如也。”⒉文章、电影等的一种艺术手法。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