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子口 子口的意思
kou

子口

简体子口
繁体
拼音zǐ kou
注音ㄗˇ ㄎ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基本含义

子女的嘴巴,指子女的话语或言行。

子口的意思

子口 [zǐ kou]

1. 指器物与其盖子重叠密合之处。

[rim;]

子口 引证解释

⒈ 瓶、罐、箱、匣等器物上跟盖相密合的部分。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回生》:“[众蹲向鬼门开棺介。浄]原来钉头锈断,子口登开。小姐敢别处送云雨去了!”

⒉ 旧 中国 海关征收国内关税,以内地常关、厘卡所在地为“子口”,与“母口”(海关所在口岸)相对。参见“子口税”。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长江设关》:“内地货物復进口时,定一正税,一子口减半之税。”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查初办釐捐时,洋人之货亦在各子口征课,尚无异説。”


国语词典

子口 [zǐ kou]

⒈ 瓶罐等器物上与瓶盖相合的部分。多呈螺旋或略凹进的形状。


子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奏释义:向君王进言。臣子口头或书面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 2.
      中英烟台条约释义:又称《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9月在烟台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可派员入云南通商与调查;英人可经甘肃、青海、四川进入西藏,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在租界免征厘金,在内地只收子口税,免其他内地税。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在华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中国云南、西藏地区。
    • 3.
      去梯释义:后汉 刘表 之子 刘琦,因后母不容,问计于 诸葛亮,亮 不言。 后 琦 请 亮 登楼,去梯,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 乃劝其效 重耳 居外。见《后汉书·刘表传》。后以“去梯”为说机密话的典实。
    • 4.
      嚷骂释义:叱骂;大声责骂。《儒林外史》第四三回:“知县又把水手们嚷駡一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婊子口里也嚷駡老狐狸。”茅盾《子夜》四:“不料里边沸沸扬扬的嚷骂声中却跳出一句又尖又响的话,直钻进了 曾沧海 的耳朵。”
    • 5.
      子口税释义:旧 中国 海关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凡进口洋货运销 中国 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在口岸海关完纳值百抽五的进口税或出口税外,另缴5%的子口税,以代替沿途所经各内地关、卡应征的税、捐和厘金。这种代替内地关、卡应征的各种捐税称“子口税”。子口税的开征,始于1858年 中 英《天津条约》的规定,其目的为便于帝国主义在 中国 内地倾销洋货和掠夺原料。1931年,子口税与厘金同时废止。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有代用护照包送无运照之土货者。且同一土货,由 香港 来,则准其报半税,无釐捐,若由 粤 省来,则不
    • 6.
      巷子释义:巷:巷子口。这条巷子里住着六户人家。
    • 7.
      桃印释义:⒈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⒉谓女子口唇涂红。
    • 8.
      泼辣货释义:亦作“泼剌货”。对凶悍女人的称呼。《红楼梦》第三回:“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 所谓‘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茅盾《腐蚀·九月二十二日》:“那么,B这泼辣货即使我不怕她,至少也惹得你麻烦。”欧阳予倩《木兰从军》第二十场:“就怕差不多的男人家,也不敢娶你这样的泼剌货啊!”亦省作“泼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妇女﹞口里千蹄子,万淫妇的乱駡;婊子口里也嚷駡老狐狸,老泼货。”
    • 9.
      进次释义:犹进驻。《晋书·吕光载记》:“率步骑二万攻 酒泉,克之,进次 凉兴。”《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仲通 自将出 戎、雟州,分二道进次 曲州、靖州。”《清史稿·彰泰传》:“二十年正月,渡 盘江,破敌 沙子口,进次 腊茄坡。”
    • 10.
      龙芽草释义:亦作“龙牙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一米以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羽状复叶,小叶三至九片,大小不等,边有锯齿。夏秋开花,花黄色,成总状花序,生于茎的顶部或上部叶腋。果实有钩刺。通称仙鹤草。全草入药,有收敛、止血的功效。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马鞭草》:“龙牙草、凤颈草。”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二:“龙芽草,一名瓜香草。生 辉县 鸭子口 山野间……结青毛蓇葖,有子,大如黍粒,味甜。救飢:收取其子,或捣或磨,作麵食之。”徐珂《清稗类钞·植物·龙芽草》:“龙芽草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叶为羽状

子口(zik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子口是什么意思 子口读音 怎么读 子口,拼音是zǐ kou,子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子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