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 [xìng lín]
1. 相传三国·吴·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使重病愈者植杏五株,轻者一株,积年蔚然成林。后因以“杏林”代指良医,并以“束林春满”、“誉满杏林”等称颂医术高明。杏树林。
杏林 引证解释
⒈ 相传 三国 吴 董奉 隐居 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使重病愈者植杏五株,轻者一株,积年蔚然成林。后因以“杏林”代指良医,并以“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称颂医术高明。参见“杏田”。
引宋 秦观 《念奴娇》词:“闻道久种阴功,杏林橘井,此辈都休説。”
明 杨珽 《龙膏记·闺病》:“丹无橘井,医无杏林,投饵全无效也。”
⒉ 杏树林。
引唐 储光羲 《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诗之一:“玄鸟双双飞,杏林初发花。”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夕阳鞭影垂杨外,春雨笛声红杏林。”
国语词典
杏林 [xìng lín]
⒈ 相传三国吴人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收钱,仅要求重病治愈者,植杏树五株,轻者一株,数年后得杏树十余万株,蔚然成林。见《太平广记·卷一二·董奉》。后以杏林指医学界。
杏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真释义: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1)相传 汉 茅盈、茅固、茅衷 兄弟隐于 茅山 得道成仙,后 晋 之 杨羲、许穆、许翙 及 唐 之 郭崇真 皆于 茅山 得道,因合称“七真”。唐 陆龟蒙《和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一:“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自注:“三 茅、二 许、一 杨、一 郭,是为七真。”唐 齐己《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2)指 张紫阳、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紫清、刘永年、彭鹤林 七人,称“南宗七真”。(3)指 马丹阳、邱长
- 2.
卖杏虎释义:传说 三国 吴 董奉 在 庐山 行医,治愈的病人,重者使种杏五株,轻者一株,数年植杏十万余株。 后杏子成熟,于杏林设一草仓,买杏的放一器穀,取一器杏。有人多取,林中就有虎出来追赶,以致倾覆,回家一量,恰如所放穀。偷杏者往往被虎咬死,然送还杏又可复活。见 晋 葛洪《神仙传·董奉》。后因以“卖杏虎”称严以律人者。元 乔吉《一枝花·杂情》套曲:“曹大家 卖杏虎,裴小蛮 学撒撇,温太真 索粧鰕。”
- 3.
南五祖释义:指道教全真道所尊的南方五位祖师,即 北宋 张用成(号 紫阳)、石泰(号 杏林)、南宋 薛道光(号 紫贤)、陈楠(号 翠虚)和 白玉蟾(号 海琼子),与道教全真道的创立者北五祖相对而称。参阅 明 王圻《续文献通考》。
- 4.
杏林春满释义:满:充满。杏林春意盎然。赞扬医术高明。
- 5.
杏林春暖释义:杏林春意盎然,用来赞扬医术高明。
- 6.
橘井释义:相传 苏仙公 修仙得道仙去之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簷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其母治疗。皆以得井水及橘叶而治愈。见 晋 葛洪《神仙传·苏仙公》。后因以“橘井”为良药之典。元 范康《新水令·乐道》套曲:“杏林中作生涯,橘井内为活计。”明 杨珽《龙膏记·闺病》:“丹无橘井,医无杏林,投饵全无效也。”
- 7.
誉满杏林释义:原指杏林春意盎然。现在用来赞扬医术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