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爵 [jiā jué]
1. 进酒;劝酒。
3. 晋升爵位。
加爵 引证解释
⒈ 进酒;劝酒。
引《仪礼·特牲馈食礼》:“长兄弟洗觚,为加爵,如初仪。”
⒉ 晋升爵位。
引《孔丛子·问军礼》:“有司简功行赏,不稽于时,其用命者,则加爵受赐于祖奠之前。”
加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加释义:⒈古代男子行加冠礼,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称为三加。《礼记·冠义》:“故冠於阼,以著代也。醮於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郑玄 注:“冠者,初加緇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每加益尊,所以益成也。”《梁书·处士传·阮孝绪》:“十五,冠而见其父,彦之 诫曰:‘三加弥尊,人伦之始。宜思自勗,以庇尔躬。’”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於是天子御 文德殿,百僚在位,命官行三加礼毕,当命字,仪典甚盛。”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二》:“然则,不必三加,而未始不冠;不必六礼,而未始不婚。”⒉指三次加兵。《左传·定
- 2.
从献释义:谓古代祭祀或飨食献酒后,以燔肉或炙肝置于俎上从而荐之。凡献皆有从,加爵非献则无。
- 3.
冠醮释义:古代行冠礼的一种仪节。 行冠礼时,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宾位酌一次酒,谓之“冠醮”;每三加而总向宾位敬一次醴(甜酒),谓之“冠醴”。
- 4.
升官加爵释义:爵位是贵族等级,升官加爵就是提升职位。
- 5.
密白释义:秘密告诉;秘密禀告。《三国志·魏志·苏则传》“文帝 以其功,加 则 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曰:“则 之功效,为可加爵邑未邪?封爵重事,故以问卿,密白意,且勿宣露也。”《南史·张敬儿传》:“至镇,厚结 攸之,得其事迹,密白 高帝,终无二心。”《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然枢院机速事,则不由中书,直关门下省,谓之‘密白’,时不能改。”
- 6.
庸勋释义:⒈酬赏有功的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庸勋、亲亲、暱近、尊贤,德之大者也。”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一》:“天子裂土班爵,所以庸勋也。”⒉功勋。《后汉书·王允传》:“方欲列其庸勋,请加爵赏,而以奉事不当,当肆大戮。”《周书·晋荡公护传》:“未効庸勋,先居上将。”
- 7.
缁布冠释义:古代士与庶人常用的一种冠。 古人行冠礼,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
- 8.
胙土释义:指帝王将土地赐封功臣宗室,以酬其勋劳。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孔颖达 疏:“胙,训报也。有德之人,必有美报。报之以土,谓封之以国。”南朝 宋 谢灵运《谢封康乐侯表》:“亡祖奉国威灵,董符戎重,尽心所事,尅黜祸乱,功参盘鼎,胙土南服。”明 张四维《双烈记·策封》:“更封妻荫子,加爵封王,分茅胙土。”
- 9.
首级释义:古代指作战时斩下的人头(秦法,斩下敌人一个人头,加爵一级,后来就把斩下的敌人的头颅叫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