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药粉 药粉的意思
yàofěn

药粉

简体药粉
繁体藥粉
拼音yào fěn
注音ㄧㄠˋ ㄈ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ào,(1) 可以治病的东西。【组词】:药材。药物。补药。毒药。草药。中药。西药。药剂。药膳。药到病除。良药苦口。(2) 有一定作用的化学物品。【组词】:火药。炸药。杀虫药。(3) 用药物救治。【组词】:不可救药。(4) 毒死。【组词】:药老鼠。(5) 同“约”,缠。(6) 草名,即“白芷”。

fěn,(1) 细末儿。【组词】:粉末。粉剂。粉尘。米粉。花粉。药粉。漂白粉。(2) 特指化装用的粉末。【组词】:香粉。粉墨登场。粉黛。扑粉。粉霜。(3) 用涂料抹刷。【组词】:粉刷。粉饰。(4) 使破碎,成为粉末。【组词】:粉碎。粉身碎骨。(5) 白色的或带粉末的。【组词】:粉墙。粉蝶。粉连纸。粉笔。(6) 用豆粉或别的粉做成的食品。【组词】:粉丝。凉粉。粉皮。粉芡(qiàn)。米粉肉。(7) 浅红色。【组词】:粉色。粉花。

基本含义

指不干净的、有害的东西。

药粉的意思

药粉 [yào fěn]

1. 粉状的药物。

[medicinal powder;]

药粉 引证解释

⒈ 粉末状的药。


国语词典

药粉 [yào fěn]

⒈ 制成粉屑状的药物。


药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丸散膏丹释义:中药的四种剂型:“丸”指圆粒状的药丸;“散”指研末的药粉;“膏”指外敷的膏药,也指内服煎熬成粘稠的成药;“丹”原指金石药炼制的成药,近代把部分精制的丸、散、锭等也称为丹。
    • 2.
      播撒释义:撒播;撒:播撒树种。播撒药粉。
    • 3.
      油丝绢释义:古代作书画用的生丝织成的平纹织物。 元 李衎《竹谱详录·矾绢》:“近年有一种油丝绢并药粉绢,先须用热皁荚水刷过候乾,依前上矾。”
    • 4.
      痱子粉释义:用滑石粉、氧化锌、水杨酸、硫磺、薄荷脑等加香料制成的一种药粉,扑在身上可以吸收汗液,防治痱子。
    • 5.
      聤耳释义:中医病症名。以耳道流脓、听力障碍为主症。多发于儿童。可分虚实两类。实证类似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虚证类似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因外感风热、污水灌耳、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经络或肝肾不足、虚火上炎等所致。治疗可根据虚实分别采取滋阴降火或祛风火、利肝胆、清湿热的方法,也可用药汁或药粉滴撒外治。
    • 6.
      胶囊释义:医药上指用明胶制成的囊状物,把味苦或刺激性大的药粉按剂量装入胶囊中,便于吞服。
    • 7.
      黄散释义:⒈指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两者同为门下省官员,晋 以后,共掌尚书奏事,故合称黄散。《晋书·陈寿传》:“杜预 将之镇,復荐之於帝,宜补黄散。”唐 卢照邻《释疾文》:“自谓明主以令僕相待,朝廷以黄散为经。”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六朝 人称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为黄散。”⒉指黄色药粉。汉 刘向《列仙传·崔文子》:“文 拥朱幡繫黄散,以徇人门,饮散者即愈,所活者万计。后去在 蜀 卖黄散。”晋 葛洪《抱朴子·杂应》:“崔文黄散、草玉酒、黄庭丸、皇符、老子领中符、赤鬚子桃花府,皆有良効者也。”《南史·

药粉(yaof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药粉是什么意思 药粉读音 怎么读 药粉,拼音是yào fěn,药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药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