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蔽日 蔽日的意思

蔽日

简体蔽日
繁体
拼音bì rì
注音ㄅㄧˋ ㄖ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ì,(1) 遮,挡。【组词】:蔽野。遮蔽。掩蔽。(2) 隐藏。【组词】:蔽匿。隐蔽。(3) 欺骗,隐瞒。【组词】:蒙蔽。蔽美扬恶。(4) 概括。【例句】:一言以蔽之。

rì,(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8) 特指“日本国”。

基本含义

形容阴云密布或烟雾浓厚,遮蔽了太阳,使光线变得昏暗。

蔽日的意思

蔽日 [bì rì]

1. 遮蔽日光。

蔽日 引证解释

⒈ 遮蔽日光。

《楚辞·九章·涉江》:“山峻高以蔽日,下幽晦以多雨。”
《旧唐书·刘迺传》:“干霄蔽日,诚巨树也,当求尺寸之材,必后於椓杙。”
《花月痕》第八回:“﹝寺院﹞门前古槐两树,蔽日参天。”


国语词典

蔽日 [bì rì]

⒈ 遮蔽阳光。

《楚辞·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出了洛阳,行无一箭之地,但见尘头蔽日,金鼓喧天。」


蔽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给释义:⒈供给不足;匮乏。《左传·宣公十二年》:“子有军事,兽人无乃不给於鲜,敢献於从者。”《孟子·告子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旧唐书·李晟传》:“欲以诸军同神策,则财赋不给,无可奈何。”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癖嗜》:“后家不给,食馒头,又食煨茄,俱成箩以充饥。”⒉犹言不暇,来不及。宋 苏轼《始皇论》:“惴惴然朝不谋夕,忧死之不给。”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徐波》:“松栝数株,撑风蔽日,元冬霜月,萧萧而下,双童缚帚,扫除不给。斋厨爨烟,皆从此出。”
    • 2.
      五箭释义:风水家言恶风、恶水、恶土、恶石、恶木、皆如箭之伤人,谓之“五箭”。 宋 洪迈《夷坚丁志·赵三翁》:“筑室以居,既而百怪毕见,未及一年,祸变相踵。席 謁 翁,告以故,翁 曰:‘得无居五箭之地乎……峰巔岭背,陵首陇背,土囊之口,直风当门,急如激矢者,名曰风箭。峻滩急流,悬泉泻瀑,衝石走沙,声如雷动,昼夜不息者,名曰水箭。坚刚砾燥,斥岸砂磧,不生草木,不泽水泉,硬铁腥锡,虫毒蚁聚,散若坏壤者,名曰土箭。层崖叠巇,峻壁巉巖,鋭峰峭岫,拔刀攒鍔,耸齿露骨,状如浮图者,名曰石箭。长林古木,茂越丛薄,翳天蔽日,垂萝蔓藤
    • 3.
      卷层云释义:⒈一种很薄的云层。 云体常连成一片,看不出云丝或略可分辨出云丝。天空呈不均匀的乳白色,能看清日、月的轮廓,并常在日、月周围出现彩色或白色光环(晕),为风雨天气的征兆。谚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之说。⒉绢丝状透明云幕。隔云可见日月轮廓。有时云体不显,仅使天空带乳白色。蔽日、月时,常有晕出现,往往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 4.
      孤竹释义:⒈独生的竹。《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於地上圜丘奏之。”郑玄 注:“孤竹,竹特生者。”贾公彦 疏:“孤竹,竹特生者,谓若 嶧阳 孤桐。”汉 班固《东京赋》:“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雷鼓鼝鼝,六变既毕,冠华秉翟,列舞八佾。”汉 刘桢《赠从弟》诗之二:“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唐 杨炯《盂兰盆赋》:“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麒麟在郊,凤凰蔽日。”⒉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因用孤竹制成,故名。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嶧阳 孤桐,不能无絃而激哀响;大夏 孤竹,不能莫吹而吐清声
    • 5.
      尘氛释义:⒈犹言灰尘烟雾。晋 葛洪《抱朴子·畅玄》:“弃赫奕之朝华,避僨车之险略;吟啸苍崖之间,而万物化为尘氛。”《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是日也,尘氛蔽日,金 人初不测其多寡,遂相拒踰日。”清 魏源《圣武记》卷四:“贼果至,德 令於众曰:‘望其尘氛,虽不过千,然皆亡命必死之贼。’”⒉尘俗的气氛。唐 牟融《题孙君山亭》诗:“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论。”明 唐顺之《寿张通政》诗:“蚤躭玄寂谢尘氛,隐身犹嫌名可闻。”姚莹《论诗绝句》之六:“游仙诗思絶尘氛,服石餐霞气軼羣。”⒊犹言凡俗之貌。《初刻拍案惊奇
    • 6.
      席帽释义:古帽名。以藤席为骨架,形似毡笠,四缘垂下,可蔽日遮颜。
    • 7.
      干霄蔽日释义:犹干云蔽日。
    • 8.
      广厦之荫释义:高大的房子能挡风蔽日。形容使人得到保护。
    • 9.
      彗日释义:犹言扫日,蔽日。
    • 10.
      扇盖释义:古代仪仗中的扇和伞。用以障尘蔽日。
    • 11.
      扇翣释义:⒈古代仪仗中的长柄大扇,用以障尘蔽日。又称障扇或掌扇。⒉泛指一般的扇子。
    • 12.
      敌日释义:遮日,蔽日。
    • 13.
      昏天地暗释义:1、形容天色暗淡,大地昏黑。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2、比喻政治腐败,社会黑暗。3、形容气氛混乱或凄惨。
    • 14.
      柏树洞释义:泰山 风景之一。 在 泰山 斗母宫 北。山道至此盘亘而上,古柏参天,森荫蔽日,人行其间,如入洞中,故名。
    • 15.
      概日凌云释义:蔽日穿云,形容很高。
    • 16.
      横柯上蔽释义:横斜的树枝可以遮住阳光,有时也可说成 横柯蔽日。
    • 17.
      浮云释义:飘浮的云彩:浮云蔽日。
    • 18.
      淩云释义:直上云霄。战国 楚 宋玉《小言赋》:“体轻蚊翼,形微蚤鳞,聿遑浮踊,凌云纵身。”《西京杂记》卷四:“高树凌云,蟠紆烦冤。”宋 苏轼《骊山》诗:“复道凌云接金闕,楼观隐烟横翠空。”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林阜间集》:“草木生於粟粒之萌,及其长大,根茎华实,虽凌云蔽日,据山蟠地,从初具乎一萌之内,而未尝自外增益之也。”
    • 19.
      绿荫释义:指树荫:绿荫蔽日。也作绿阴。
    • 20.
      翳景释义:⒈谓遮蔽日月的光辉。景,日光。⒉指云。景,同“影”。

蔽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给释义:⒈供给不足;匮乏。《左传·宣公十二年》:“子有军事,兽人无乃不给於鲜,敢献於从者。”《孟子·告子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旧唐书·李晟传》:“欲以诸军同神策,则财赋不给,无可奈何。”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癖嗜》:“后家不给,食馒头,又食煨茄,俱成箩以充饥。”⒉犹言不暇,来不及。宋 苏轼《始皇论》:“惴惴然朝不谋夕,忧死之不给。”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徐波》:“松栝数株,撑风蔽日,元冬霜月,萧萧而下,双童缚帚,扫除不给。斋厨爨烟,皆从此出。”
    • 2.
      五箭释义:风水家言恶风、恶水、恶土、恶石、恶木、皆如箭之伤人,谓之“五箭”。 宋 洪迈《夷坚丁志·赵三翁》:“筑室以居,既而百怪毕见,未及一年,祸变相踵。席 謁 翁,告以故,翁 曰:‘得无居五箭之地乎……峰巔岭背,陵首陇背,土囊之口,直风当门,急如激矢者,名曰风箭。峻滩急流,悬泉泻瀑,衝石走沙,声如雷动,昼夜不息者,名曰水箭。坚刚砾燥,斥岸砂磧,不生草木,不泽水泉,硬铁腥锡,虫毒蚁聚,散若坏壤者,名曰土箭。层崖叠巇,峻壁巉巖,鋭峰峭岫,拔刀攒鍔,耸齿露骨,状如浮图者,名曰石箭。长林古木,茂越丛薄,翳天蔽日,垂萝蔓藤
    • 3.
      卷层云释义:⒈一种很薄的云层。 云体常连成一片,看不出云丝或略可分辨出云丝。天空呈不均匀的乳白色,能看清日、月的轮廓,并常在日、月周围出现彩色或白色光环(晕),为风雨天气的征兆。谚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之说。⒉绢丝状透明云幕。隔云可见日月轮廓。有时云体不显,仅使天空带乳白色。蔽日、月时,常有晕出现,往往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 4.
      孤竹释义:⒈独生的竹。《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於地上圜丘奏之。”郑玄 注:“孤竹,竹特生者。”贾公彦 疏:“孤竹,竹特生者,谓若 嶧阳 孤桐。”汉 班固《东京赋》:“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雷鼓鼝鼝,六变既毕,冠华秉翟,列舞八佾。”汉 刘桢《赠从弟》诗之二:“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唐 杨炯《盂兰盆赋》:“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麒麟在郊,凤凰蔽日。”⒉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因用孤竹制成,故名。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嶧阳 孤桐,不能无絃而激哀响;大夏 孤竹,不能莫吹而吐清声
    • 5.
      尘氛释义:⒈犹言灰尘烟雾。晋 葛洪《抱朴子·畅玄》:“弃赫奕之朝华,避僨车之险略;吟啸苍崖之间,而万物化为尘氛。”《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是日也,尘氛蔽日,金 人初不测其多寡,遂相拒踰日。”清 魏源《圣武记》卷四:“贼果至,德 令於众曰:‘望其尘氛,虽不过千,然皆亡命必死之贼。’”⒉尘俗的气氛。唐 牟融《题孙君山亭》诗:“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论。”明 唐顺之《寿张通政》诗:“蚤躭玄寂谢尘氛,隐身犹嫌名可闻。”姚莹《论诗绝句》之六:“游仙诗思絶尘氛,服石餐霞气軼羣。”⒊犹言凡俗之貌。《初刻拍案惊奇
    • 6.
      席帽释义:古帽名。以藤席为骨架,形似毡笠,四缘垂下,可蔽日遮颜。
    • 7.
      干霄蔽日释义:犹干云蔽日。
    • 8.
      广厦之荫释义:高大的房子能挡风蔽日。形容使人得到保护。
    • 9.
      彗日释义:犹言扫日,蔽日。
    • 10.
      扇盖释义:古代仪仗中的扇和伞。用以障尘蔽日。
    • 11.
      扇翣释义:⒈古代仪仗中的长柄大扇,用以障尘蔽日。又称障扇或掌扇。⒉泛指一般的扇子。
    • 12.
      敌日释义:遮日,蔽日。
    • 13.
      昏天地暗释义:1、形容天色暗淡,大地昏黑。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2、比喻政治腐败,社会黑暗。3、形容气氛混乱或凄惨。
    • 14.
      柏树洞释义:泰山 风景之一。 在 泰山 斗母宫 北。山道至此盘亘而上,古柏参天,森荫蔽日,人行其间,如入洞中,故名。
    • 15.
      概日凌云释义:蔽日穿云,形容很高。
    • 16.
      横柯上蔽释义:横斜的树枝可以遮住阳光,有时也可说成 横柯蔽日。
    • 17.
      浮云释义:飘浮的云彩:浮云蔽日。
    • 18.
      淩云释义:直上云霄。战国 楚 宋玉《小言赋》:“体轻蚊翼,形微蚤鳞,聿遑浮踊,凌云纵身。”《西京杂记》卷四:“高树凌云,蟠紆烦冤。”宋 苏轼《骊山》诗:“复道凌云接金闕,楼观隐烟横翠空。”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林阜间集》:“草木生於粟粒之萌,及其长大,根茎华实,虽凌云蔽日,据山蟠地,从初具乎一萌之内,而未尝自外增益之也。”
    • 19.
      绿荫释义:指树荫:绿荫蔽日。也作绿阴。
    • 20.
      翳景释义:⒈谓遮蔽日月的光辉。景,日光。⒉指云。景,同“影”。

蔽日造句

1.我从小就在船上,过惯了这种浮云蔽日的水上生活。

2.浮云蔽日终究是暂时的,冬天之后就是春天。

3.南宫大门外有许多高大的白皮松,遮天蔽日

4.森林里光线很暗,高大的古树遮天蔽日

5.抬头远望,高大的松树林遮天蔽日,缕缕阳光从树的枝叶间透下来,好看极了。

6.大树又粗又壮就像一座大山平地而起,遮天蔽日,相当威风气派。大树又粗又壮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大树又粗又壮就像一个士兵一样在校园门前站立着。

7.冬天是一个性格乖戾的少年,时而温顺伶俐,时而搞些恶作剧。他高兴时,阳光普照,和风习习。他不高兴时,乌云蔽日,雨雪交加。

8.母爱是温暖的阳光,为你抵挡冬的寒冷;母爱是跳跃的篝火,为你驱走夜的黑暗;母爱是蔽日的树荫,为你遮挡炎炎烈日。

9.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直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尝试是勇敢者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

10.树长得遮天蔽日这里简直成了树的王国。

11.望月楼高达千丈,高出云表,直插云霄,仿佛是干云蔽日,掩藏霞光。

12.旌旗蔽日,这是士兵用鲜血铸造着自己的荣誉,将军用生命换来一段段的传奇的战场。

13.一会儿的工夫,草原上扬起了遮天蔽日的沙尘。

14.避暑山庄里古木参天,遮天蔽日

15.近几年西北地区沙尘暴日益频繁,飞沙走石,黄尘蔽日,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16.村外丛树蔽日,苍翠欲滴。

17.国庆检阅,旌旗蔽日,歌声遏云,那场面可气派啦!

18.岛上的鸟儿成千上万,飞起来遮天蔽日

19.北京城里高楼林立,干云蔽日

蔽日(bir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蔽日是什么意思 蔽日读音 怎么读 蔽日,拼音是bì rì,蔽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蔽日造句子